显微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6083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显微镜装置,其能与成像光学系统的观察倍率无关地用照明光填满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且能用遮光元件适当地限制光瞳共轭像。显微镜装置(1)具有:照明装置(2),包括具有作为面状发光区域的发光面的面发光体(导光板21),对样品(S)照射从该导光板(21)发射的光;物镜(31),聚集来自样品(S)的光;及成像光学系统(3),包括变焦并形成样品(S)的像的变焦透镜组(32)。其中,照明装置(2)具有:遮光板(22),配置于导光板(21)的发光面的样品侧而将从发光面发射的光束的一部分遮光;及光扩散元件(23),与该遮光板(22)相比配置于样品侧,将来自导光板21的光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微镜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显微镜装置中,采用柯拉(K0hler)照明,通过卤素灯等光源、聚光透镜、 偏转镜和投影透镜而将光源像形成于物镜的光瞳共轭位置附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将遮光元件配置于物镜的光瞳共轭位置附近而切换明视场照明以及暗视场照明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1333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显微镜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问题,S卩,若具有成像光学系统的光瞳位置因观察倍率而移动的变焦透镜组,则在以物镜的光轴为法线的一个面内移动的遮光元件中,无法适当地限制因变焦而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光瞳共轭像, 因此能够斜射照明的变焦区域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显微镜装置,其能够与成像光学系统的观察倍率无关地用照明光填满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 并且能够用遮光元件适当地限制光瞳共轭像。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微镜装置构成为具有照明装置,包括面发光体,并对样品照射从该面发光体发射的光,其中,该面发光体具有作为面状发光区域的发光面;物镜,聚集来自上述样品的光;以及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变焦并形成样品的像的变焦透镜组。另外,照明装置具有遮光元件,配置于面发光体的发光面的样品侧,而将从发光面发射的光束的一部分进行遮光;以及光扩散元件,与该遮光元件相比配置于样品侧,将来自面发光体的光进行扩散。这种显微镜装置优选,在将遮光元件和光扩散元件的间隔设为D时,满足下式的条件D <34。另外,这种显微镜装置优选,在将作为光扩散元件上形成的扩散面的光学特性的、 平行光透过率设为]、雾度设为]时,满足下式的条件50 < T < 9510 < H < 98ο另外,在这种显微镜装置中优选,照明装置具有聚光透镜,该聚光透镜将从面发光体发射的光进行聚光并对样品进行照射。此时,优选聚光透镜至少具有一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面。或者,优选聚光透镜由将多个透镜配置成阵列状的透镜阵列构成。另外,在这种显微镜装置中优选,面发光体由光源和导光板构成,其中,该导光板具有发光面,并从发光面发射从光源发射出的光。此时,优选光源由多个白色LED构成。或者,优选光源由具有不同峰值波长的多个LED构成。再有,在这种显微镜装置中优选,面发光体以及聚光透镜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沿着光轴移动。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构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微镜装置,能够与成像光学系统的观察倍率无关地用来自照明装置的照明光填满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并且能够用遮光元件适当地限制光瞳共轭像而进行斜射照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显微镜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显微镜装置的光学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照明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共轭像和遮光板的关系的说明图,(a)表示使用矩形遮光板的情况;(b)表示使用具有圆形开口的遮光板的情况;(c)表示使用具有狭缝开口的遮光板的情况。图5是表示遮光板的插入方向和遮光率的关系的图表,(a)是表示使用具有均勻遮光率的遮光板的情况;(b)表示使用具有两级遮光率的遮光板的情况;(C)是表示使用具有连续变化的遮光率的遮光板的情况。图6是用于说明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共轭像的位置的说明图,(a)表示变焦透镜组为低倍率时;(b)表示变焦透镜组为高倍率时。图7是用于说明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共轭像的位置的说明图,是将光扩散元件配置于样品面附近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8是用于说明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共轭像的位置的说明图,是将扩散元件配置成远离样品面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上述照明装置中设置有聚光透镜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光瞳共轭像的位置的说明图,(a)表示变焦透镜组为低倍率时;(b)表示变焦透镜组为高倍率时。图10是在上述照明装置中替代聚光透镜而使用透镜阵列的情况下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 显微镜装置;2:照明装置;21 导光板(面发光体);21a 发光面;22,26 遮光板(遮光元件);23:光扩散元件;24 聚光透镜;25 透镜阵列;25a 显微透镜;3 成像光学系统;31 物镜;32 变焦透镜组;S 样品;PI,PIa 成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共轭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首先,使用图1以及图2说明具有变焦机构的平行光体视显微镜装置的构成。这些图1以及图2表示作为体视显微镜装置一例的、单筒接物双目体视显微镜装置(以下,称为“显微镜装置1”),该显微镜装置1的光学系统具备将由照明装置2照明而透过样品(样品面幻的光进行聚光而形成该样品(样品面 S)的初像(primary image)的成像光学系统3 ;和用于放大观察由该成像光学系统3形成的初像的目镜4。另外,成像光学系统3具有将透过样品面S的光束聚光并转换为平行光束的物镜31 ;将从该物镜31射出的平行光束聚光并改变(变焦)样品的像的观察倍率的变焦透镜组32 ;和形成样品的初像的成像透镜33。该显微镜装置1具有内置有照明装置2的底部101 ;变焦透镜镜筒103,安装有物镜31以及目镜4,在内部具有变焦透镜组32以及成像透镜33 ;和对焦装置105。另外,在底部101的上面设置有埋入有透明部件的样品放置台102,对放置于该样品放置台102上的样品从下方通过照明装置2照射照明光。此外,物镜31安装在变焦透镜镜筒103下部设置的物镜安装部106上。该物镜安装部106存在以下情况,S卩,能够从预先确定的多个低倍率的物镜以及多个高倍率的物镜中选择一个而安装的情况、和从预先确定的多个低倍率的物镜以及多个高倍率的物镜中选择多个而安装的情况。另外,目镜4存放在目镜镜筒104内并安装于变焦透镜镜筒103的上部。在变焦透镜镜筒103的内部分别配置有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变焦透镜组32以及成像透镜33,在该变焦透镜镜筒103的外侧配置有变焦旋钮107。变焦透镜组32中包含有用于变焦的可动组,通过变焦旋钮107的旋转而按照预先确定的移动量向光轴方向移动。另夕卜,变焦透镜组32中包含有可变光圈(孔径光阑),在变焦透镜镜筒103中设置有该可变光圈的调节机构。另外,对焦装置105具有对焦旋钮108、和伴随着该对焦旋钮108的旋转而使变焦透镜镜筒103沿轴上下移动的机构部(未图示)。如图3所示,内置于底部101的照明装置2通过将导光板21、遮光板22和光扩散元件23按照该顺序排列而构成,其中,该导光板21是将多个白色LED或多个在不同波长上具有峰值的LED作为光源、并具有作为面状发光区域的发光面21a的面发光体,该遮光板22 是对从面发光的导光板21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进行遮光的遮光元件,光扩散元件23具有使未被遮光板22遮住而通过的光束扩散的扩散面。在此,导光板21使用LED等点光源、冷阴极管等线光源等各种光源来面发光。例如,在具有某种结构的丙烯酸板的端面配置光源而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在该丙烯酸板中反复进行反射从而消除不均,并使成为全反射角以下的光从表面(发光面21)射出。这种导光板21可以制作成非常薄,并且能够获得无不均且非常明亮的面发光。对于这种导光板21,若对光源使用白色LED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田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