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微米级二氧化硅合成的水溶性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5773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微米级二氧化硅合成的水溶性消泡剂,由粒径为5~2000nm未经疏水处理的二氧化硅、分子量为800~2000的共聚体、分子量为15000~60000的二甲基硅油、聚氧乙烯(4~10)辛基酚醚、分子量为1200~2600的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组成;上述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二氧化硅进行高温处理;将高温处理后的二氧化硅与二甲基硅油搅拌反应,然后加入共聚体,继续反应后抽去反应生成的水和乙醇;加入聚氧乙烯(4~10)辛基酚醚和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继续反应后抽去反应生成的水和乙醇,自然降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消泡效果好,性能稳定,特别适宜在高效切削磨削冷却液中应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泡剂技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在发酵工业、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石油炼制、涂料加工、印染工业及化工喷淋设备(清洗塔、吸收塔)等操作过程中都会产生有害泡沫,必需添加相应的消泡剂以保证正常运作。为了消除有害泡沫,科学工作者已经针对不同类型起泡介质研制并生产了上百种消泡剂,多数采用本体型、掺合型和有机硅复合型乳液作为消泡剂,这些消泡剂多为短期消泡、一次性消泡,或连续添加消泡。目前,机械加工设备以新型高效率机床为主体,如高速切削磨削加工自动线、缓进给强力磨削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磨削速度快,加工效率高,这类新型机床的发热量是非常大的。为了确保加工精度,这类机床用的冷却液需含有高效能极压润滑添加剂;为了防止切屑粘附刀具和砂轮,冷却液中还需含有具清洗性能的表面活性剂;这种润滑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都是分子量较大的易起泡物质。此外,为保证充分的润滑冷却,还必须加大冷却液的循环量和供液压力(通常达100~300升/分,0.5~1.5MPa),以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冷却液进入切削磨削区,在如此剧烈的液流搅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微细稳定泡沫的堆积并溢出水箱。这些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微米级二氧化硅合成的水溶性消泡剂,包括以下组分:(1)粒径为5~2000nm的未经疏水处理的二氧化硅,其含量是10~21重量份;(2)分子量为800~2000的共聚体,其含量是40~68重量份,所述共聚体为硅氧烷和 聚环氧乙烷和/或分子量为600~1000的聚环氧丙烷低聚物的共聚体;(3)分子量为15000~60000的二甲基硅油,其含量是350~620重量份;(4)聚氧乙烯(4~10)辛基酚醚,其含量是6~18重量份;(5)分 子量为1200~2600的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其含量是380~63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淦珍刘长期薛中王永生王毓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