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体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77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体混合装置(1),是具备有:混合器(4),是具有圆筒(2)及粉体混合室(3);旋转轴(5),是配置于混合室(3)的水平方向,支持混合器(4)、使其可以旋转;第1搅拌桨(8a)~第4搅拌桨(8d),是由搅拌叶(7a~7d)所构成,所述搅拌叶(7a~7d)是装设于突出于旋转轴(5)半径方向的4根机臂(6a~6d)。搅拌桨(8a)~搅拌桨(8d)沿旋转轴(5)轴线设置,圆筒(2)的中央部(20)为圆筒形,侧部(21)连接于中央部(20)两侧,并由下方平面(22)与垂直面(23)所构成,以旋转轴(5)为轴心,呈截头圆锥形,两搅拌叶(7a)及(7d)的驱动侧端面(7e)及(7f)配合下方平面(22)的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粒体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粒体混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藉由搅拌桨执行粉粒体混合 处理的粉粒体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如专利文献l、 2所示,本案申请人提出一种粉粒体混合装置的单搅拌桨、双 搅拌桨构造。如专利文献l、 2所示,粉粒体混合装置是具备有圆柱状圆筒及搅拌桨,所述搅拌桨是由以下所构成突出于旋转轴半径方向的搅拌桨机臂,及装设于所述机臂的搅拌叶。所述搅拌桨是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多根。若为双搅拌 桨,同轴并具备有搅拌叶及诱导叶,所述搅拌叶是设于搅拌桨机臂的半径方向内 侧、进行粉粒体搅拌,所述诱导叶是设于搅拌桨机臂的半径方向外侧,除进行粉 粒体搅拌,同时并将粉粒体导向粉粒体排出口。0003专利文献1特开2002 — 33667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 — 3380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0004然而,圆筒为圆柱状,多根搅拌桨的搅拌叶端面亦为同样形状,因此形成单 调的混合流,难以扩大混合流域,还有混合时间变长、对茶叶等混合物产生伤害, 以及对比重差、粒度差大的粉粒体混合的对应方式很少,此皆为问题所在。另外, 实际上无法消除位于圆筒两端、搅拌叶前端与圆筒内面的空隙,因而产生死角, 使得粉粒体容易因重力而滞留。因此产生种种问题,如圆筒部两端的圆角底部的残留混合物或污染问题、圆筒两端的圆角底部排水不良,难以清扫或水洗,以及 排出时间过长等。解决课题的手段0005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粉粒体混合装置是具备有本体部,是具有圆柱 状圆筒与粉粒体混合室;旋转轴,是配置于前述粉粒体混合室的水平方向,使前 述本体部可以旋转;搅拌桨,是由搅拌桨机臂与搅拌叶所构成,所述搅拌桨机臂 是突出于所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所述搅拌叶是装设于搅拌桨机臂,所述搅拌桨 是沿前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多根。所述粉粒体混合装置的特征为设定前述 圆筒具有中央部及与所述中央部连接的侧部,且前述侧部下方平面的半径为自前述轴线方向向外侧减少,且对应于前述中央部的搅拌桨半径方向长度,比对应于 前述侧部的搅拌桨半径方向长度为长。另外,更进一步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粉粒体混合装置,设定为对应于前述侧部的 搅拌桨,其搅拌叶的端面配合前述下方平面倾斜而倾斜。专利技术效果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获得以下效果。(1) 圆筒两端部形成有截头圆锥状的倾斜面,藉由所述倾斜部,可使粉粒体 产生重力崩塌,且因内外侧搅拌桨半径方向全长的差异,形成搅拌桨周速的差距, 藉此于机内全局形成粉粒体的三次元无秩序混合流,使得混合区域扩大。(2) 可縮短混合时间。例如仅需2 5分钟(依种类不同而有1 3分钟的差 距)的混合时间。(3) 对茶叶等混合物的伤害极小。(4) 依旋转轴的正转、逆转,可得相异的粉粒体混合流,藉此可得多样化的 混合流,在混合比重差、粒度差大的粉粒体时,也可有广泛的对应方式。(5) 残留混合物及污染少,适于清扫及水洗。(6) 可缩短混合物的排出时间。附图说明图la是装设于本专利技术实施型态中粉体混合装置旋转轴的搅拌桨右侧面图,图 lb为同正面图;图2为同搅拌桨的平面图;图3a为同第1、第4搅拌桨的正面图、图3b为同第2、第3搅拌桨的正面图; 图4a是表示同装置正转时,侧部下层的粉体流通方向的一例的正面图,图 4b是表示同装置逆转时,侧部下层的粉体流通方向的一例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同装置正转时,混合流流动方向的一例的右侧面图;图6a是同装置的实机的相片摄影图,图6b是表示混合状况的斜视图;图7是同装置的外观平面图; 图8是同装置的外观正面图;图9是同装置的外观左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l...粉体混合装置2...圆筒20...中央部21...侧部22...下方平面23... 垂直面3...粉体混合室4...混合器40...上层外盖41...第1接收部42...第 2接收部 43a...检查门 43b…检査门 44...控制装置 45...排出口 46a...驱动 侧轴承单元 461 ...从动恻轴承单元 47...马达 48...架台 5...旋转轴 6a 6d…机臂 7a 7d…搅拌叶 7e…驱动侧端面 7f…从动侧端面 8a…第1搅拌 桨8b…第2搅拌桨8c.,.第3搅拌桨8d…第4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0007以下参照图la 图9,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型态的粉体混合装置。粉体混合 装置l是具备有混合器4,是具有圆柱状圆筒2与粉体混合室3;旋转轴5,是 配置于粉体混合室3的水平方向,使混合器4可以旋转;第l搅拌桨8a 第4搅 拌桨8d,是由向旋转轴5半径方向突出的4根机臂6a 6d,以及分别装设于4根 机臂6a 6d的搅拌叶7a 7d所构成。第1搅拌桨8a 第4搅拌桨8d是沿旋转轴 5的轴线方向X设置4根。圆筒2的中央部20为圆筒形。侧部21连接于中央部 20两侧,所述侧部21由下方平面22与垂直面23所构成,以旋转轴5为轴心, 呈截头圆锥形。对应于下方平面22设置的2根第1搅拌桨8a及第4搅拌桨8d, 其分别装设的搅拌叶7a及7d的驱动侧端面7e及从动侧端面7f,是配合下方平面 22的倾斜而倾斜。亦可于下方平面22的上层设置圆形。以下详细说明之。 0008 J旋转轴5的正旋转,是使粉体旋转,向内侧(中央部)移动。第1搅拌桨8a 第4搅拌桨8d装设于旋转轴5即为此目的。0009旋转轴5的外径面设有第1搅拌桨8a 第4搅拌桨8d,是于所述旋转轴5的 长度方向依固定间隔或适当间隔、突出于旋转轴5的半径方向(与旋转轴轴向直 交的方向)装设。机臂6a 6d是与旋转轴5直交配置,贯通于旋转轴5的贯通孔(图示略)并固定于旋转轴5。搅拌叶7a 7d是撞木鲛头或铁锤头形状的薄板, 宽度为固定,其基部比前端部更窄,固定于所对应的机臂6a 6d前端部。机臂 6a 6d延伸至搅拌叶7a 7d的中央部附近。第1搅拌桨8a装设于旋转轴5的驱 动侧端部,相对于所述第1搅拌桨8a,第2搅拌桨8b以从驱动侧看顺时针方向 90度的角度差装设于旋转轴5,相对于所述第2搅拌桨8b,第3搅拌桨8c以从 驱动恻看顺时针方向180度的角度差装设,相对于所述第3搅拌桨8c,第4搅拌 桨8d以逆时针方向90度的角度差装设于从动侧端部。相对于第l搅拌桨8a,第 4搅拌桨8d以180度的角度装设。又,搅拌桨的根数或形状可视粉体种类、圆筒 2容量等做适当变更。另外,搅拌叶7a 7d是依对轴线方向的固定角度(在此为 45°)倾斜配置。0010如图lb所示,由正面观之,位于旋转轴5两端部的第l搅拌桨8a与第4搅 拌桨8d为倾斜配置,同样地,位于旋转轴5中间部的第2搅拌桨8b与第3搅拌 桨8c,是依对旋转轴5轴向的固定角度(图中为45。)倾斜配置于驱动侧。0011如图3a所示,第l搅拌桨8a (第4搅拌桨8d),其外侧(图中为上层)端 面7e(7f)的接线T1与水平基线S形成角度ei (图中为20度),内侧端面7g 的接线T2与水平基线S形成角度e2 (图中为13度)。前述角度设定为ei>02。 自旋转轴5轴心到搅拌叶7a (7d)前端部的长度,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设定为 Pl、 P2。机臂6a (6d)的长度设定为L1。0012另一方面,第2搅拌桨8b及第3搅拌桨8c,如图3b所示,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粒体混合装置,是具备有:    本体部,是具有圆柱状圆筒与粉粒体混合室;    旋转轴,是配置于前述粉粒体混合室的水平方向,使前述本体部可以旋转;    搅拌桨,是由突出于所述旋转轴半径方向的搅拌桨机臂,及装设于所述搅拌桨机臂的搅拌叶所构成,所述搅拌桨是沿前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多根;    所述粉粒体混合装置其特征为:    前述圆筒具有中央部及与所述中央部连接的侧部;    前述侧部的下方平面半径,是设定为由前述轴线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减少;    对应于前述中央部的搅拌桨半径方向长度,是设定为比对应于前述侧部的搅拌桨半径方向长度为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知嘎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