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铵盐的水产品酶解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0373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8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铵盐的水产品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水产品先进行急速冷冻,再在冷冻状态下处理成肉浆乳化液;2)酶解:将肉浆乳化液进行酶解,酶解过程中在连续搅拌状态下间歇通入净化空气或氧气;3)后处理: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进行升温灭酶、灭菌处理,然后离心除渣、除油,获得水产品酶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铵盐的水产品酶解液的制备方法通过水产品原料的急速冷冻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水产品原料的微生物水平,因此在酶解过程中,采用酶解过程间歇通气的方法,既可有效抑制或杀灭厌氧菌,避免酶解过程的腐败变质,同时又解决连续通气造成鱼油脂氧化、高能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物技术中的水产品蛋白酶解中的风味质量控制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以鲜蚝、贝类、低值鱼等各种水产品为原料,通过现代酶解技术制备调味基料是实现水产品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显著提高水产品类加工的经济效益。但水产品表面和内脏器官存在一定量的微生物,其中的厌氧类微生物容易引起水产品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发生变质、腐败,导致利用水产品进行酶解时微生物容易快速繁殖,产生大量的铵盐等腥臭味物质,造成酶解液腥味重、鲜味减弱,大大降低了酶解液品质。因此,控制酶解过程微生物繁殖,降低酶解液铵盐含量,是提升水产品酶解液的难点和关键。现有技术中解决微生物繁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化学杀菌法进行冷杀菌以控制酶解液的铵盐含量,但该法有可能产生对酶制剂活性的抑制以及化学杀菌剂残留等的问题;二是采用热杀菌法进行灭菌,但该法会导致水产品蛋白变性以及内源蛋白酶的失活,导致原料蛋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公开号为CN 1271939C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在酶解过程中连续通入净化空气或氧气抑制酶解过程腐败作用的方法,但长时间连续通入净化空气或氧气会导致部分蛋白酶活性中心氧化,丧失催化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伯林陈志锋范蕴莹罗文黄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