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550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铰链。本汽车车门用铰链包括车身部件和车门部件,还包括将车身部件和车门部件连接在一起的销轴,车身部件上设有限位件,车门部件上设有与限位件相配合以对车门部件和车身部件之间的转动角度做限定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限位件和限位机构相配合实现了等同于车门限位器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中设有自润滑滚轮,自润滑滚轮的耐磨性好,摩擦系数低,从而降低了铰链的使用和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铰链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连接装置通常设计为车门铰链和车门限位器,车门铰链主要起到连接车门与车身并起到支撑车门的作用,车门以门铰链销轴轴线为旋转轴实现开关门功能。车门限位器的连接作用次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运行制动力起到定位车门并限位车门的作用。传统的车门铰链与限位器的安装方式通常为上下铰链结构,而将限位器安装在上下铰链的中间位置,此种安装方式中上下铰链以及限位器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连接装置, 也即一个车门上必须考虑三处安装位置来放置此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装配顺序为先在焊装车间将门铰链安装在车门上,然后将车门通过上下铰链固定在车身上,通过涂装工序进入整车的最终装配,此时开始在车门上安装限位器,也即最终装配时限位器的车门限位作用才开始执行,而在此之前的工序,车门是处于悬挂在车身上的自由状态,则在白车身整车涂装过程中,为防止车门自由转动造成车门与车身碰撞损坏喷涂表面,必须在车门与车身之间设置挡块来避免此缺陷的发生,并防止由此造成的返工损失。通过以上事实描述, 可判断现有的连接装置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一、上下铰链安装时,因为车身及车门的制造误差以及铰链本身的制造误差,为保证车门周边缝隙的一致性,通过调整门隙会使上下铰链的轴线不重合,即使使用自动定位安装夹具,也不能消除此种误差所带来的副作用,即造成限位器异响。随着车门的反复开启,由于车门自重原因,车门会下垂,此结果将直接导致限位器的连接杆扭转,造成磨损不均勻或者产生限位器噪音。二、车门及车身安装空间的考虑上下两个铰链连带限位器结构,车身及车门上设计必需考虑此三处空间的设置与避让,直接导致车身及车门工艺成本增加。三、连接装置在整车装配工序中的限位作用不能全程体现因车门限位器是成品件,无需随白车身进行后处理,所以在限位器未装配到车门上以前,车门与车身通过上下门铰链连接并处于可随自重自由旋转的状态,故在涂装过程中,为保证车门与车身不碰撞,同时为保证铰链和白车身白车门全面均勻喷涂,必须使用一个限位装置作为辅助支撑将车门开启并固定于某一角度,此作为辅助支撑的限位装置势必增加工艺成本。四、上下门铰链一般有最大开启角度的设计要求,并且此要求对于上下铰链是一致的,但是在铰链的加工过程中,不可能保证所有门铰链的打开角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上下铰链的开启角度中谁的角度小,谁就是起到最大开启角度的作用的铰链,而另一个铰链的开启角是失效的,表象为铰链止档面不接触,所以从加工工艺的角度考虑,另一个铰链是不需要加工限位面的,而目前的技术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此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造成重复加工,其结果是工艺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车门的铰链,其结构简单且具有限位功能,便于安装和维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用铰链,包括用于和车身相连的车身部件以及用于和车门相连的车门部件,还包括将所述车身部件和车门部件连接在一起的销轴,所述车身部件上设有限位件,所述车门部件上设有与限位件相配合以对车门部件和车身部件之间的转动角度做限定的限位机构。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弯折状的扭簧,扭簧固接在车身部件上;所述车门部件上设有向车身部件一侧平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扭簧本体的板边处设有与扭簧相配合的限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的一端铆接固定在车身部件的测孔中,扭簧与所述测孔相连的铆接端向上延伸后呈倒U形向下延伸得到直杆段,扭簧的直杆段穿过开设在车身部件表面上的卡槽向下延伸,所述直杆段穿过卡槽后的下端呈U形向上延伸得到与限位机构相配合的限位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限位板板边处的滚轮销,滚轮销上固定套设有与扭簧的限位端构成滑动配合的自润滑滚轮,所述自润滑滚轮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扭簧限位端的位置的凹槽;滚轮销和自润滑滚轮共同构成一个限位档块,且所述限位挡块沿限位板的板边布设有多个。优选的,所述滚轮销与限位板相连的一端设置为花键段,滚轮销通过此花键段与限位板上的花键孔构成固接;所述滚轮销套设有滚轮的一端设置为光面段,滚轮销通过此花键段与滚轮构成滚动配合;且滚轮销在花键段和光面段之间设有抵靠在限位板板面上的环状的凸台;所述滚轮销在光面段远离花键段的一侧设有轴颈段,轴颈段的外侧套设有挡片,所述轴颈段伸出在挡片外侧的部分形成为防止滚轮窜动的轴头。所述滚轮销在其光面段上套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设置在滚轮和环状的凸台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的铰链为装配铆接结构,车身部件固定在车身立柱上,车门部件固定在车门上,车门部件通过围绕销轴旋转并带动车门实现开启功能。本技术中的扭簧和滚轮相配合实现了等同于车门限位器的功能。本技术中的三个滚轮分别被铆接在限位板上的不同的位置上,扭簧随着车门部件的转动在滚轮上滑行,三个滚轮相当于车门的三个限位档,扭簧通过在滚轮之间滑行以实现车门档位的切换和车门的限位功能。2、本技术中采用自润滑滚轮,自润滑滚轮的耐磨性好,摩擦系数低。所述自润滑是指滚轮的材料为现有复合材料Sint-Doo,通过高压烧结工艺制作而成,其本身均有自润滑功能,无需表面做防腐蚀处理,从而使得滚轮与挡片之间无需添加油脂进行润滑,从而降低了铰链的使用和维护成本。3、本技术将限位器的功能结合在门铰链上,使得车门连接装置的整体性和紧凑性更完美,连接部位更简单美观,使用功能也更为完备。本技术的工艺成本低,操作性和维护性也较为简单化和实用化,同时整个车门连接装置的使用耐久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件分解图;图3是车身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车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0-车门部件11-限位板12-止挡件20-车身部件21-卡槽30-销轴40-扭簧41-铆接端42-直杆段43-限位端50-限位机构51-滚轮销52-自润滑滚轮53-挡片54-弹簧垫片511-花键段512-光面段513-凸台514-轴颈段60-耐磨衬套70-弹簧夹80-翻边衬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汽车车门的铰链,包括用于和车身相连的车身部件20以及用于和车门相连的车门部件10,还包括将所述车身部件20和车门部件10连接在一起的销轴30,所述车身部件20上设有限位件,所述车门部件10上设有与限位件相配合以对车门部件10和车身部件20之间的转动角度做限定的限位机构50,且车门部件10上还设有与限位件相配合以限制车门最大开启角度的止挡件12。如图1 3所示,所述限位件为弯折状的扭簧40,扭簧40固接在车身部件20上; 所述车门部件10上设有向车身部件20 —侧平伸的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靠近扭簧本体的板边处设有与扭簧40相配合的限位机构50 ;所述止挡件12呈板状,且此止挡件12的板面垂直于限位板11的板面,所述止挡件12设置在限位板11远离车身部件20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扭簧40的一端铆接固定在车身部件20的测孔中,扭簧40与所述测孔相连的铆接端41向上延伸后呈倒U形向下延伸得到直杆段42,扭簧40的直杆段42穿过开设在车身部件20表面上的卡槽21向下延伸,所述直杆段42穿过卡槽21后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德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