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汉祥专利>正文

多相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88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相反应器,其包括有反应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壳体里安置有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的锥式内置构件结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器
,尤其是涉及气液固三相、或气液、气固、液固之间的多相反应器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种多相反应器,其包括有反应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壳体里安置有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的锥式内置构件结构。上所述锥式内置构件结构可以在反应器的器壁固定有锥形圈,锥形圈锥面口径从上到下是缩径,对应地在锥形圈下方设置有锥体,其锥顶对着锥形圈,锥体底面直径不小于锥形圈小口直径;也可以为在反应器的器壁固定有双锥形锥形圈,锥形圈锥面口径从上到下是缩径后再扩径,对应地在锥形圈下方设置有双锥形锥体,其锥顶对着锥形圈,锥体底面直径不小于锥形圈小口直径。上述锥形圈与锥体是从上至下多组配合安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锥形圈与锥体结合结构,在反应器中不容易形成死角,而且通道面积较大,从而使固体物质不容易沉积和堵塞通道,一定程度上为减少腐蚀和磨损创造条件;2、在锥形圈小口和锥体底边形成不同直径的多道环形水幕墙,同时渣浆撞击锥形圈和锥体产生飞溅,促进液相雾化,从而增强与气相接触的机会,由于这种构件的存在,能改变反应器的直径,迫使气流改变流速和方向,能有效地改善气液固三相接触状况,强化它们相间反应;3、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生产成本低,适合在气液固三相、或气液、气固、液固之间反应的反应器中使用。实施例1,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意,该种多相反应器,其包括有反应器壳体,壳体可以做成长长塔形,塔内呈圆形,然后在反应器壳体里安置有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的锥式内置构件结构,这种锥式内置构件结构可以为在反应器的器壁1固定有锥形圈2,其上边与器壁连接在一起,锥形圈锥面口径从上到下是缩径,在其下边与器壁之间连有加强支撑板,对应地在锥形圈下方设置有锥体3,其锥顶对着锥形圈,锥体3底面直径B要不小于锥形圈2小口直径A,以加强气流速率变化,提高传质速率,在反应器中可以从上到下安置多组的这种构件,提高使用效果,这种结构适合渣浆和气流同时从上而下顺流的场合,也适合气流由下而上而渣浆由上至下逆流的场合。实施例2,如图2所示意,该种多相反应器,其包括有反应器壳体,壳体可以做成长长塔形,塔内呈圆形,然后在反应器壳体里安置有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的锥式内置构件结构,这种锥式内置构件结构可以为在反应器的器壁1固定有双锥形锥形圈2,其上边与器壁连接在一起,锥形圈锥面口径从上到下是缩径,经过最小口部后,又逐渐扩径的,其下边也与器壁之间连接在一起,对应地在锥形圈下方设置有双锥形锥体3,其锥顶对着锥形圈,锥体3底面直径B要不小于锥形圈2小口直径A,以加强气流速率变化,提高传质速率,在反应器中可以从上到下安置多组的这种构件,提高使用效果,这种结构适合渣浆和气流同时从上而下顺流的场合,也适合气流由下而上而渣浆由上至下逆流的场合。作为实际应用的例子,宁波东方铜业总公司的冶炼厂,设置了本专利技术的吸收塔,用磨细的炼铜鼓风炉渣和水配制成渣浆吸收烧结机烟气中的SO2.,吸收塔为串联两级,内置本专利技术的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的构件六组,在烟气量150000NM3/h,SO2浓度为1.5%,渣浆量75M3/h,渣浆浓度160g/l等条件下,SO2浓度下降为0.01%以下,吸收率达99.3%,运行一个月,停车检查,塔内无堵塞,运行良好。铜材厂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洗涤塔,用稀硫酸洗涤熔炼电炉中烟气,稀硫酸与烟气中的氧化锌反应,制得硫酸锌,该洗涤塔运行几年,运行正常。本实施例,仅仅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最佳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在该基础上进行一些等效技术变换如将锥面做成一定弧形的,凡此等等均将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相反应器,其包括有反应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壳体里安置有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的锥式内置构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式内置构件结构为在反应器的器壁(1)固定有锥形圈(2),锥形圈锥面口径从上到下是缩径的,对应地在锥形圈下方设置有锥体(3),其锥顶对着锥形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3)底面直径B不小于锥形圈(2)小口直径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式内置构件结构为在反应器的器壁(1)固定有双锥形锥形圈(1),锥形圈锥面口径从上到下是缩径后再扩径,对应地在锥形圈下方设置有双锥形锥体(3),其锥顶对着锥形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3)底面直径B不小于锥形圈(2)小口直径A。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圈(2)与锥体(3)是从上至下多组配合安置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多相反应器
,是为消灭死角、防止固相沉积堵塞通道而设计的。它是在反应器壳体里安置有锥形圈与锥体组合成锥式内置构件结构,反应器的器壁固定有锥形圈,锥顶对着锥形圈,锥体底面直径不小于锥形圈小口直径,并且锥体和锥形圈可以是双锥形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的优点。适合在环保、化工、冶金等行业上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01D53/80GK2532908SQ0223826公开日2003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史汉祥 申请人:史汉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汉祥
申请(专利权)人:史汉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