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49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对工业烟气进行净化的电除尘器。它是在除尘室内设置了一个或数个由集尘极和电晕极构成的高压电场区,各高压电场区被板式集尘极分成若干通道,电晕极位于通道中间。在上述各电场区中至少有一个电场区的通道中增设有翼缘管第三电极。这样可使平均电场强度明显提高,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因此可高效地捕集比电阻大于5×10↑[10]欧姆一厘米的烟气粉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高压电场对工业烟气进行净化的电除尘器。现有的电除尘器是在除尘室内设有高压电场区,该电场区被多个平行的板式集尘极分成多个通道,每个通道的中间设有负高压的电晕极。烟气在通过电场区的过程中其尘粒荷电成为带电粉尘,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板驱进,最后被捕集到极板上。但这种两极结构的电除尘器的平均电场强度较低,电流密度不均匀,不能使烟气粉尘获得较高的驱进速度。特别是当粉尘的比电阻较高时,在电流密度集中处容易产生局部击穿的反电晕现象,导致工作电压下降,收尘效率降低。所以目前的电除尘器只适用于粉尘比电阻为104~5×1010欧姆一厘米的烟气。对于比电阻较高的粉尘,如烧结粉尘,其比电阻高达1012欧姆一厘米,用现有的电除尘器除尘,其效率较低。另外,对于粒径很小的微细粉尘,现有的电除尘器也不能高效地捕集。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捕集粉尘的范围较大的电除尘器,该电除尘器特别可以有效地捕集高比电阻的烟气粉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电除尘器具有一个除尘室,在除尘室内设有由集尘极和电晕极构成的高压电场区,该电场区被前述的板式集尘极分成多个平行的通道,电晕极位于通道的中间,在上述所说的高压电场区中至少有一个电场区的通道中间增设有与电晕极等电位的翼缘管第三电极。由于增设了第三电极,便形成集尘极与电晕极、集尘极与第三电极间的两个电场区,使大部电场长度成为匀强电场区。由于采用翼缘管作第三电极,便使得这一电场区内有微电流存在,这样不但使荷电粉尘的驱进速度明显提高,而且可使运行工作电压稳定,电场工作在无火花状态下,并能有效地捕集高比电阻粉尘和微细粉尘,从而提高了除尘效率。本除尘器中电场的两集尘极极距一般可为350~450mm之间。当烟尘为浓度较大、比电阻较高的烧结烟气,上述的高压电场区可由三个电场组成,其中第一电场为集尘极和电晕极两极配置极,第二电场、第三电场为集尘极、电晕极和翼缘管第三电极三极配置,各电晕极为芒刺型电晕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设置了翼缘管第三电极,平均电场强度明显提高,电场内的电流密度分布比较均匀,并且也抑制了反电晕发生,因而提高了除尘效率,特别是能够有效捕集比电阻大于5×1010欧姆一厘米的粉尘。另外,由于除尘效率提高,从而可减小除尘器的体积,减轻重量,降低造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予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第一电场极配图。图5是实施例的第二、三电场极配图。图6是实施例的电晕极结构图。图7是第三电极的结构图。如图1~图3所示除尘室1为卧式方筒,它置于支架2上,其下方设有集尘斗3。除尘室内设有三个电场区,其中第一电场41为集尘极5、电晕极7两极配置,第二电场42、第三电场43结构相同,均为集尘极、电晕极和第三电极11三极配置。上述各电场区的集尘极7为板式结构,它们相互平行,将除尘室内腔分隔为若干个通道。烟气进入除尘室后被分流到各通道,粉尘在前进过程中荷电成为带电粉尘,并在电场力作用下被捕集到集尘极板。第一电场的结构如图4所示集尘极5由数个两端带钩的极板6串联而成,每一对极板的对称中心处设有一根电晕极7,它与极板6平行,且垂直于烟气方向。电晕极7的结构如图6所示它由两个带缘边的半圆管8及芒刺9焊合而成。芒刺9的两个芒尖10与半圆管8的轴线垂直,上下两排芒刺交错排列。第二、第三电场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集尘极5和电晕极7的结构与第一电场相同。在两个相邻电晕极之间设有数个第三电极11,它们与电晕极7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三电极11的结构如图7所示它是由两个带翼缘12的半圆管13对焊而成。当第三电极加上负高压后,在第三电极与极板6之间形成一附加电场,并有微电流存在,弥补了由于相邻两电晕极相距较远而导致电场不均匀的缺陷。本除尘器的模拟试验情况如下烟气粉尘的比电阻为1012欧姆一厘米,入口含尘浓度为98g/Nm3。除尘后的出口排放浓度为21~23.8mg/Nm3,远低于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3的国家标准,其除尘效率约为99.7%。而用现有电除尘器对上述烟气进行除尘,其效率仅为97%。权利要求1.一种电除尘器,具有一个除尘室(1),在除尘室(1)内设有由集尘极(5)和电晕极(7)构成的高压电场区,该电场区被前述的板式集尘极(5)分成多个平行的通道,电晕极(7)位于通道的中间,其特征是所说的高压电场区中至少有一个电场区的通道中间增设有与电晕极(7)等电位的翼缘管第三电极(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说的集尘极(5)的极距为350~450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说的高压电场区由三个电场组成,其中第一电场(41)为集尘极(5)和电晕极(7)两极配置,第二电场(42)、第三电场(43)为集尘极(5)、电晕极(7)和翼缘管第三电极(11)三极配置,各电晕极(7)为芒刺型电晕极。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对工业烟气进行净化的电除尘器。它是在除尘室内设置了一个或数个由集尘极和电晕极构成的高压电场区,各高压电场区被板式集尘极分成若干通道,电晕极位于通道中间。在上述各电场区中至少有一个电场区的通道中增设有翼缘管第三电极。这样可使平均电场强度明显提高,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因此可高效地捕集比电阻大于5×10文档编号B01D49/00GK2155936SQ9321427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潘大洸, 徐国胜, 党小庆, 刘铁成 申请人:机械电子工业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除尘器,具有一个除尘室(1),在除尘室(1)内设有由集尘极(5)和电晕极(7)构成的高压电场区,该电场区被前述的板式集尘极(5)分成多个平行的通道,电晕极(7)位于通道的中间,其特征是所说的高压电场区中至少有一个电场区的通道中间增设有与电晕极(7)等电位的翼缘管第三电极(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大徐国胜党小庆刘铁成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电子工业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