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38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隔成几个单独的子空间(腔室),从而向每个子空间供应空气混合物,并且将空气混合物中的灰尘均匀收集在蜂窝型除尘器的每个子空间中。因此,改进了除尘器的效率,其容量自然增大。除尘器具有外壳内部空间,并且外壳具有被分隔壁分隔的多个外壳子空间、装在外壳前侧的空气入口、将空气混合物引导到外壳内的多个入口导管、蜂窝型灰尘收集器、多个放电电极、出口导管以及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含有灰尘的空气混合物分开输送到外壳的每个单独空间内的电除尘器,,其中灰尘是通过蜂窝结构的灰尘收集电极收集到所述外壳,从而将无灰尘的空气从外壳排放到大气中。
技术介绍
除尘器(dust collector)一般将工业场地产生的各种灰尘,例如日常灰尘、氧化锌、木头、石头、原棉、谷物、皮毛和铅粉,与空气分开,并将无灰尘的清洁空气排放到大气,使大气不会被灰尘污染。这些除尘器根据它们的灰尘收集方法分类成电子型和过滤器型。电除尘器利用电极性将灰尘从空气中分离开,而过滤器型除尘器利用过滤器网将灰尘从空气中分离开。在所述除尘器中,下面参考图1到图5解释现有技术的电除尘器。中空外壳1被提供用于形成内部空间。入口2形成于外壳1的一个末端,用于将含有灰尘的空气混合物吸入外壳1内部空间。在外壳内装有多个灰尘收集电极板3,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当通电时极化为正极(+),在灰尘收集板3之间放有多个放电电极4,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当通电时极化为负极(-),以及出口5形成于外壳1的另一端,用于排出在外壳1的内部空间中已经脱除灰尘的干净空气。下面解释具有上述结构的电除尘器的灰尘收集过程。在工业场地中产生的并扩散到空气中的灰尘通过形成在外壳1一端的入口吸入外壳1的内部空间。在吸入的空气混合物经过装在外壳1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灰尘收集电极板3时,利用灰尘收集电极板3与放电电极之间的电作用收集灰尘。因此,仅有无灰尘的干净空气通过形成在与入口2相反一端的出口5排放到大气中。进一步的详细解释按顺序如下。当通过入口2吸入外壳1内部空间的空气混合物通过连续运转的风扇被强制流向出口5时,空气混合物经过装在外壳1内部空间的灰尘收集电极板。由于灰尘收集电极板具有(+)电压,并且在灰尘收集电极板之间的放电电极4具有(-)电压,经过灰尘收集电极板3的空气混合物中的灰尘颗粒被放电电极4的(-)电压充上负电,从而使这些具有(-)极性的灰尘颗粒吸附到具有(+)极性的灰尘收集电极板3。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含有灰尘的空气混合物经过入口2吸入外壳1内,并且仅使外壳1内脱除灰尘的干净空气通过出口5排出,必须在入口2或出口5中的任何一个末端上装有风扇(未在图中显示)。因此,由于经过收集电极板3的空气是无灰尘的干净空气,因此外壳(1)排出的空气不会污染大气,尽可能地减小了环境污染。经过一段时间的灰尘收集之后,由于积累在灰尘收集电极板上的灰尘数量达到饱和,灰尘收集效率极剧下降,并且产生的噪音变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水清洗灰尘收集电极板,去除积累的灰尘,因此需要在外壳1的内部空间中提供单独的清洗装置。但是,这种清洗装置未在附图中显示。将灰尘收集电极板3电力地连接施加(+)电压并且放电电极4电力地连接施加(-)电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电气连接装置未在附图中显示。由于这些现有技术中的电除尘器具有平板型的灰尘收集电极,它们同时可以处理大量的空气混合物,因此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工业领域。但是,它们具有如下所述的由这种平板型灰尘收集电极产生的缺点。首先,由于每块放电电极4周围形成的电场是圆形的,因此电场不能达到灰尘收集电极板的某些区域。因此,由于电场未达到的收集电极板3的这些区域对收集灰尘没贡献,因此灰尘收集能力减弱。其次,如果入口2尺寸太大,由于入口处空气混合物的流速太低,需要将入口2的截面尺寸相对小于外壳1的截面尺寸。因此,由于对应于入口2区域的中心区域的局部流速与周围区域的流速明显不同,因此灰尘收集能力不均匀,而是随着外壳1内的区域而明显不同。考虑到为得到充分的灰尘收集面积使除尘器的尺寸趋于变大,并且空气混合物中含有的灰尘随着组成灰尘的物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比重,因此不同区域的灰尘收集能力差异变得更大。第三,由于收集空气混合物中的灰尘的外壳1内部空间是整体的,因此即使一部分外壳1或有些构件失效并且需要维修或替换,也必须停止整个设备的工作。为了克服平板型灰尘收集电极的缺点,有人试验了蜂窝结构灰尘收集电极代替灰尘收集电极板并且在蜂窝结构灰尘收集电极之间放置放电电极。这使灰尘收集电极面积增大并且提高了灰尘收集能力,因为由放电电极形成的电场可以达到灰尘收集电极的所有区域。但是,由于内部空间尺寸不能不现实地增大,因此具有蜂窝结构灰尘收集电极的除尘器不能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场所,而只能被有限的用于小的车间或家庭使用。换言之,如果外壳变大,从制造角度考虑,很难用蜂窝结构灰尘收集电极填充所有的内部空间。因此,增高的制造成本使其不能获得商业应用。而且,由于灰尘收集电极的蜂窝结构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干扰力,在较大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混合物的流速变得太低,从而灰尘收集能力不能随着给定外壳尺寸大小而同等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蜂窝结构灰尘收集电极的电除尘器,它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具有灰尘收集电极板的电除尘器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电除尘器中,外壳的内部空间被分成多个子空间。并且,由于空气混合物中的灰尘被每个子空间内的所有蜂窝灰尘收集电极均匀和有效地捕获,因此可以制造大容量除尘器增强灰尘收集能力。达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电除尘器,其中空气混合物通过入口吸入并引导到外壳内部空间中,空气混合物中所含的灰尘按照灰尘收集电极和放电电极的电极性而被吸附到灰尘收集电极上,并且在外壳内部空间中脱除灰尘得到的无灰尘干净空气通过出口排放到大气,其特征在于安装分隔壁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子空间;分隔子空间的底端通过多个入口导管连接到入口,入口导管将吸入的空气混合物分流并沿不同路径分别引导到每个子空间;在外壳的每个子空间中,在供电时为(+)极性的多个蜂窝灰尘收集电极与供电时为(-)极性并置于灰尘收集电极之间的多个放电电极一起垂直排列;分隔子空间的顶端通过分别引导每个分隔子空间内脱除灰尘的干净空气的多个出口导管连接到出口;每个入口导管从连接入口的一端到连接外壳的另一端形成直角弯曲,但所述弯曲是平滑圆弧,以使空气混合物平稳流动;以及多个导向叶片沿流动方向安装在入口导管弯曲部分的内部,将空气混合物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流动截面上。因此,由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除尘器中,外壳11的内部空间被分隔成单独的子空间,每个单独的子空间可以安装具有优越的灰尘收集能力的蜂窝结构的灰尘收集电极15以及与灰尘收集电极相互电作用的放电电极16。而且,由于大量空气混合物可以吸入外壳11中,并且通过将空气均匀分布在外壳11中,有效地捕获空气中的灰尘。本专利技术除尘器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场所。并且,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除尘器的效率在给定容量下远高于平板型除尘器,因此将更加干净的空气排入大气中,防止环境污染。在本专利技术的除尘器中,当一部分外壳11或一些内部构件损坏时,不需要停止整个系统的工作进行局部维修或替换。因此,可以预计具有提高生产速率的作用。如上所述,由于在外壳11的单个子空间内通过与放电电极16交互电作用收集灰尘的灰尘收集电极15是蜂窝结构的,因此不但灰尘收集电极的收集面积变宽,而且放电电极16周围形成的电场可以到达所有收集区域。因此,由于对于给定处理容量灰尘收集能力大大提高,与大平板型除尘器相比可以收集更加细小的灰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除尘器的透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电除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除尘器,其中空气混合物通过入口吸入并引导到外壳内部空间中,空气混合物中所含的灰尘按照灰尘收集电极和放电电极的电极性而被吸附到灰尘收集电极上,并且在外壳内部空间中脱除灰尘得到的无灰尘干净空气通过出口排放到大气,其特征在于:安装分 隔壁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子空间;分隔子空间的底端通过多个入口导管连接到入口,入口导管将吸入的空气混合物分流并沿不同路径分别引导到每个子空间;在外壳的每个子空间中,在供电时为(+)极性的多个蜂窝灰尘收集电极与供电时为(-)极性并置于灰尘收集电极之间的多个放电电极一起垂直排列;分隔子空间的顶端通过分别引导每个分隔子空间内脱除灰尘的干净空气的多个出口导管连接到出口;每个入口导管从连接入口的一端到连接外壳的另一端形成直角弯曲,但所述弯曲是平滑圆弧,使空气混合物平稳流动;以及多个导向叶片沿流动方向装在入口导管弯曲部分内部,将空气混合物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流动截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友宋浩圭孙秉硕金钟杓河雄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恩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