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百叶窗式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49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百叶窗分离装置,适用于气固、气液特别是高浓度固体颗粒与高速气体的分离。特征是平板型或波纹型栅片背风边缘带一折边,或在栅片背风边缘附近加一条折边,折边可以是角形或圆形,长度可与栅片宽度一致或相近,折边可设置于背风边缘与上一层栅片迎风边缘在该栅片上投影线之间,此折边可以对被夹带的固体颗粒起拦截作用,使绕流气体内固颗粒夹带大大减少,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百叶窗式分离装置,适用于气固、气液的分离,特别是高浓度固体颗粒与高速气体的分离。百叶窗式分离装置是一种惯性分离装置。它的分离原理是,顺着入口气流的方向设置一系列百叶窗栅片,栅片与入口气流方向呈一定角度,当含有颗粒的气体由栅片的一侧绕流过栅片时,颗粒被档在一侧,达到颗粒与气体分离的目的。现有的百叶窗式分离装置的栅片一般为平直的板条或角钢组成。它的缺陷是,颗粒在分离过程中会被绕流气体夹带,从而影响分离,特别当气体中颗粒含量浓度较高或绕流气体速度比较高或两者均较高时,这种夹带会更严重,分离效率很低。本专利技术人在技术专利ZL91223648.5中提供了一种波纹状百叶窗分离装置,即用波纹状栅片取代一般百叶窗式分离装置中的平板型或角钢型栅片,这种分离装置的栅片波峰与波峰对齐,波谷与波谷对齐,这种波纹状栅片的分离装置特别适用于固体颗粒浓度比较高时的固体颗粒与气体的分离,当颗粒与气体在波纹状栅片上分离时,颗粒会向栅片的波谷处汇聚,而气体则沿栅片的波峰绕流,这样,通过固体颗粒与气体自动分流,减少了气体对颗粒的夹带,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但这种波纹状分离装置较适用于高固体颗粒浓度的气体的分离,而当分离气体速度必较高时,其分离效果则不理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气体的气固、气液分离的新型百叶窗式分离装置。本技术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即上述平板型或波纹型栅片的背风边缘带一折边,或在栅片上背风边缘附边处加一条边,此折边对被夹带的颗粒可以起拦截作用,从而使绕流气体对固体颗粒夹带大幅度地减少,分离效率提高。其折边与栅片之间可以呈角形或半园形状,折边长度可以和栅片宽度一致或相近,其位置可设置于栅片的背风边缘与上一层栅片迎风边缘在该栅片上的投影线之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折边的平板型栅片百叶窗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及气、固分离流向图,图2是栅片为平板的分离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分离原理图。其中(1)为入口,(2)为含有固体颗粒(3)的气体(3)为分离前的固体颗粒(4)为栅片(5)为分离后的固体颗粒(6)为固体颗粒出口(7)为气体出口(8)为净化后的气体(9)、(10)、(12)为反弹固体颗粒(11)为栅片表面(13)为固体小颗粒(14)为折边(15)为正投影线(16)为框架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折边的平板型栅片百叶窗式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及气固分离流向图。由框架(16)和一组上下平行排列与气体(2)流动方向是20°-40°夹角的栅片(4)组成,栅片(4)为背风边缘带直角折边的平板型栅片,当含有颗粒(3)的气体(2)由入口(1)进入百叶窗分离装置时,气体(2)绕流栅片(4)时与颗粒(3)分离,被净化的气体(8)由栅片(4)的另一侧经出口(7)离开分离装置,此时,由于栅片背风边缘带有与栅片呈一定角度的折边,被净化的气体(8),夹带的小颗粒被折边栏截,而使气体(8)进一步净化。附图2为平板型栅片的分离原理图,附图3为带折边的平板型栅片分离原理图,分离效果通过比较分析一目了然。由图2知,气体(2)绕流平板型栅片时,其高速气流区紧贴近栅片表面(11),使得反弹颗粒(9)容易被气体夹带,而采用本技术结构,如图3所示,即在平板型栅片的背风边缘加一折边,由于平板栅片背风边缘带有折边(14),即可使绕流气体(2)的高速区远离栅片表面(11),这样,绕流对反弹颗粒(12)的影响减少。同时,折边(14)又起到了拦截部分小颗粒(13)的作用。这两种作用,便减少了绕流对颗粒的夹带,使其分离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当被分离的气体气流速度比较高时,采用背风边缘带折边的平板栅片的分离装置,分离效果最好;当被分离的气体中固体颗粒浓度比较高时,采用波纹状栅片分离装置,分离效率最好,(本专利技术人在技术专利ZL91223648有详细描述);而当被分离的气体速度比较高,同时固体颗粒浓度也很高时,采用背风边缘带折边的波纹状栅片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则最为理想。由于上述改进仅涉及栅片,因而所有百叶窗式分离装置均可采用这种加折边的方法提高分离效率,简便易行且宜于推广。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图中A=0.12米,B=0.7米,C=0.02米,D=30°,E=0.01米,F=0.02米,G=0.01米,H=0.03米。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气固、气液分离的百叶窗分离装置,由框架、平板型或波纹状百叶窗栅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平板型或波纹状百叶窗栅片的背风边缘带一折边,或在栅片背风边缘附近加一条折边;。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边可以呈角形或半园形状,其长度可和栅片宽度一致或相近;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百叶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折边可设置于背风边缘与上一层栅片迎风边缘在该栅片上投影线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百叶窗分离装置,适用于气固、气液特别是高浓度固体颗粒与高速气体的分离。特征是平板型或波纹型栅片背风边缘带一折边,或在栅片背风边缘附近加一条折边,折边可以是角形或圆形,长度可与栅片宽度一致或相近,折边可设置于背风边缘与上一层栅片迎风边缘在该栅片上投影线之间,此折边可以对被夹带的固体颗粒起拦截作用,使绕流气体内固颗粒夹带大大减少,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文档编号B01D45/08GK2154118SQ9321428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那永洁, 吕清刚, 王达三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固、气液分离的百叶窗分离装置,由框架、平板型或波纹状百叶窗栅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平板型或波纹状百叶窗栅片的背风边缘带一折边,或在栅片背风边缘附近加一条折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永洁吕清刚王达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