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065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装置,它包括滑轨(1)、与所述的滑轨(1)滑动连接的固定座(2)、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固定座(2)下端的可绕所述的固定座(2)旋转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承载片(3)、局部覆盖于所述的承载片(3)的压载片(4),且所述的压载片(4)底端与所述的承载片(3)相邻位置设置有夹紧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引线装置较传统引线装置而言,其中本体可旋转,可提前引线,不需将本体移至所需穿线的上方,可减少生成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机械能,为整个生产过程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织布机械的引线装置
技术介绍
近代,人们对纤维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因而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工艺方法,这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纤维和织物的特性。为了配合这个发展,现代纺织机械运用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特别是弱电技术创造出门类繁多、性能各异的加工机器。例如, 工业用涂层织物的制备工艺有涂布法、辊压法和层压法三种,设计的机器也相应地有三种不同结构。工艺性、连续性、成套性;高速度、高效率、省维护;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低能耗、低噪声、低公害,是现代纺织机械的特点和方向。现代纺织机械的一个主要发展特征是不断提高机器的运转速度,从而获得高产量,以减少设备的配台数。但是,当要提高转速的活的高产量的同时,会以消耗机械能为代价,在织布机械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机械能,但如何能使得节省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能,成为一个很关注的问题;同时,在生产时会有一步穿线的过程,现阶段生产的织布机械都会发生纱线脱离穿线装置的现象,使得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纺织机械穿线、且能节省生产所需的机械能的引线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滑轨、与所述的滑轨滑动连接的固定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固定座下端的可绕所述的固定座旋转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承载片、局部覆盖于所述的承载片的压载片,且所述的压载片底端与所述的承载片的相邻位置设置有夹紧部件。优选地,所述的本体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器。优选地,所述的导向器由倾斜连接于所述的本体一侧并向下自由延伸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导向杆另一端并垂直于所述的导向杆的圆柱体组成。优选地,所述的承载片与所述的压载片通过设置于所述的承载片与所述的压载片的上端中间位置的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承载片与所述的压载片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镂空,且所述的镂空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夹紧部件由形成于所述的承载片的镂空下端的上表面的凸起以及所述的压载片镂空下端的上表面的凹槽构成。优选地,所述的本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的固定座中部的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本体绕所述的转轴在所述的本体所在的平面内的最大旋转范围为18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引线装置较传统引线装置而言,其中本体可旋转,可提前引线,不需将本体移至所需穿线的上方,可减少生成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机械能,为整个生产过程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附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线装置的未引线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线装置的引线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线装置呈旋转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轨;2-固定座;21-转轴;3-承载片;31-凸起;4_压载片;41-凹槽;5-导向器;6-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线装置,它包括滑轨1、与滑轨 1滑动连接的固定座2、以及设置于固定座2下端的可绕固定座2旋转的本体,本体上设置有承载片3、局部覆盖于承载片3的压载片4,且压载片4底端与承载片3的相邻位置设置有夹紧部件。此外,本体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器5,且导向器5由倾斜连接于本体一侧并向下自由延伸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导向杆另一端并垂直于导向杆的圆柱体组成。其中,承载片3与压载片4通过设置于承载片3与压载片4的上端中间位置的螺钉6固定连接,承载片3与压载片4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镂空,且镂空相对应。夹紧部件由形成于承载片3的镂空下端的上表面的凸起31以及压载片4镂空下端的上表面的凹槽41构成。另外,本体通过设置于固定座2中部的转轴21转动连接,且本体绕转轴21在本体所在的平面内的最大旋转范围为180°。以下详述本专利技术引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当引线装置工作时,其中纱线通过引导器5引导,改变了纱线应有的方向,且被引导器5引导的纱线先穿过压载片4的上表面,再传过压载片4底端且与承载片3相邻位置设置有夹紧部件中,这样就起到了固定纱线的作用,当本体通过固定座2在滑轨1中来回滑动,此时,夹紧部件将从引导器5中引入的线扣入所需的待引入的针内,由于本体是通过设置于与固定座2的中间位置的转轴21相旋转连接的,所以在将纱线穿入所需引入的针内时,本体可以向左或向右提前将纱线扣入针内,总体而言,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所需的机械能。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滑轨(1)、与所述的滑轨(1)滑动连接的固定座 O)、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固定座( 下端的可绕所述的固定座( 旋转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承载片(3)、局部覆盖于所述的承载片( 的压载片G),且所述的压载片(4)底端与所述的承载片( 的相邻位置设置有夹紧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器(5)由倾斜连接于所述的本体一侧并向下自由延伸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导向杆另一端并垂直于所述的导向杆的圆柱体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片(3)与所述的压载片 (4)通过设置于所述的承载片(3)与所述的压载片的上端中间位置的螺钉(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片(3)与所述的压载片 (4)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镂空,且所述的镂空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部件由形成于所述的承载片(3)的镂空下端的上表面的凸起(31)以及所述的压载片(4)镂空下端的上表面的凹槽(41)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通过设置于所述的固定座O)中部的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本体绕所述的转轴在所述的本体所在的平面内的最大旋转范围为18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装置,它包括滑轨(1)、与所述的滑轨(1)滑动连接的固定座(2)、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固定座(2)下端的可绕所述的固定座(2)旋转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承载片(3)、局部覆盖于所述的承载片(3)的压载片(4),且所述的压载片(4)底端与所述的承载片(3)相邻位置设置有夹紧部件。本专利技术引线装置较传统引线装置而言,其中本体可旋转,可提前引线,不需将本体移至所需穿线的上方,可减少生成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机械能,为整个生产过程节约成本。文档编号D04B15/54GK102400274SQ201010281239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沈志荣 申请人:吴江华利针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华利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