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玉倩专利>正文

一种穿针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80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穿针引线器,在结构上包括:壳体(9)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由弹簧(3)顶托的拨动杆(1)组成;还包括:A.用于将缝衣针(8)插入的并位于壳体(9)顶部右端的第一针孔(5);B.由拨动杆(1)驱动的钩线针(4)以及在壳体(9)的右侧面为钩线针(4)伸出壳体而设置的第二针孔(6)。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将缝衣针(8)从第一针孔(5)处插入,向右推动拨动杆(1)使钩线针(4)伸出第二针孔(6)后在钩线针(4)上设置缝衣线;再松开拨动杆(1)让弹簧(3)反弹拨动杆(1)复位;此时,该装置已经实现了对缝衣针(8)的穿线过程。本项目具有:使用方便和快速高效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针引线技术。技术背景-目前,传统的穿针方法为人一手拿针, 一手拿线,用线对准针孔穿过即可。 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将线穿过针孔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对于老年人或视力较差 的人而言,是比较困难且费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解决上述不足问题的技术。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由弹簧顶托的拨动杆和连接在 拨动杆上的钩线针,还包括-A. 用于将缝衣针插入的并位于壳体顶部右端的第一针孔;B. 由拨动杆驱动的钩线针以及在壳体的右侧面为钩线针伸出壳体而设置的第二针孑L;本发^的操作步骤包括A. 首先,将缝衣针设置穿线孔的一端从第一针孔处插入;B. 然后,手向右推动拨动杆使得钩线针向右伸出壳体上的第二针孔,再在 钩线针上设置缝衣线;C. 最后,手动松开拨动杆,让弹簧反弹拨动杆复位;D. 此时,钩线针已经引导缝衣线实现了对缝衣针的穿线过程,当从第一针 孔中拔出缝衣针后,即可使用此时的缝衣针缝制衣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使用方便和快速高效。附图说明图1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实施例(缝衣针设置穿线孔的那端位于壳体的底部)。图2是图1的俯视图。1:拨动杆;2:长孔;3:弹簧;4:钩线针;5:第一针孔;6:第二针孔; 7:穿线孔;8:缝衣针;9:壳体;10:倒锥形凹坑。具体实施方式该装置的主体由壳体9,设置在壳体9中的拨动杆1和顶托该拨动杆1的弹 簧3以及连接在拨动杆上的钩线针4组成,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还包括在壳体9右端的顶部,设置了第一针孔5 (其直径可以等于最粗的缝衣针4 的外径),专用于将缝衣针8上设有穿线孔7的那头从中插入的,当缝衣针8插 入到碰及壳体9底部(正对于第一针孔5下方)的凹坑10 (深约1毫米一以不 挡住最小的缝衣针8的穿针孔7为准)时,也就是让拨动杆1上的钩线针4正好 对准缝衣针8上的穿线孔7之时,此时,只要从左向右推动拨动杆l,即可让钩 线针4从穿线孔7中通过,并一直伸出到壳体9右下端的第二针孔6的外侧。这时,就可以将缝衣线方便地从壳体9外钩挂到钩线针上。当让手松开拨动 杆1时,弹簧3就能够通过反弹拨动杆1,让钩线针4牵引着缝衣线穿过缝衣针 8上的穿线孔7,此时,将缝衣针8从第一针孔5中拔出,即完成整个对缝衣针 8的穿线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穿针引线器,在结构上包括壳体(9)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由弹簧(3)顶托的拨动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 用于将缝衣针(8)插入的并位于壳体顶部右端的第一针孔(5),为配用第一针孔(5)而在壳体(9)内侧正对第一针孔(5)的位置再设置倒锥形凹坑(10);B. 由拨动杆(1)驱动的钩线针(4)以及在壳体(9)的右侧面为钩线针(4)伸出壳体而设置的第二针孔(6)。专利摘要一种穿针引线器,在结构上包括壳体(9)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由弹簧(3)顶托的拨动杆(1)组成;还包括A.用于将缝衣针(8)插入的并位于壳体(9)顶部右端的第一针孔(5);B.由拨动杆(1)驱动的钩线针(4)以及在壳体(9)的右侧面为钩线针(4)伸出壳体而设置的第二针孔(6)。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将缝衣针(8)从第一针孔(5)处插入,向右推动拨动杆(1)使钩线针(4)伸出第二针孔(6)后在钩线针(4)上设置缝衣线;再松开拨动杆(1)让弹簧(3)反弹拨动杆(1)复位;此时,该装置已经实现了对缝衣针(8)的穿线过程。本项目具有使用方便和快速高效的特点。文档编号D05B87/02GK201195788SQ20082008756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彭玉倩 申请人:彭玉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针引线器,在结构上包括:壳体(9)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由弹簧(3)顶托的拨动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用于将缝衣针(8)插入的并位于壳体顶部右端的第一针孔(5),为配用第一针孔(5)而在壳体(9)内侧正对第一针孔(5)的位置再设置倒锥形凹坑(10); B.由拨动杆(1)驱动的钩线针(4)以及在壳体(9)的右侧面为钩线针(4)伸出壳体而设置的第二针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彭玉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