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油微胶囊和功能织物整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206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和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蓝根油微胶囊粒径为5~10μm,其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0.5~1.75;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由40~65%的板蓝根油微胶囊乳液、5~15%的防皱交联剂、1.5~5%的催化剂、0.2~2%的渗透剂、5~8%的柔软剂和10~35.75%的水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蓝根油微胶囊能够掩盖板蓝根油的不良气味、能够缓释板蓝根油、维持板蓝根油的稳定性,延长其药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能够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耐久抗菌、抗病毒、防皱等多种功能效果,并且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和织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及由板蓝根油微胶囊制备得到的功能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的干燥根。研究表明,板蓝根可用于治疗温病发热、发斑、喉痹、丹毒、风热感冒等,同时还有抗菌、抗癌、抗内毒素、活血化瘀及免疫调节等功效。因此,板蓝根作为我国一类传统中草药,其药品制剂的研究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 特别是板蓝根对SARS的防治作用和H5W的防治作用得到肯定后,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 ;^^ 禾口 ^^ ;^^ ο目前以板蓝根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主要由板蓝根水溶性成分制成,如板蓝根颗粒剂、板蓝根注射液、板蓝根片、抗病毒口服液等,然而,对板蓝根挥发油的应用仍然还停留在研究层面,主要是因为板蓝根挥发油挥发性强,气味浓烈,有效成分稳定性差,容易损失,不便于贮藏、运输等,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微胶囊技术是一种采用成膜材料(壁材)将一些具有反应活性、敏感性或挥发性的液体或固体(芯材)包封形成微小粒子的一种保护手段。微胶囊技术的优势主要有1) 使液态变成固态,方便物质储藏、运输;幻保护敏感成分,使物质更加稳定;;3)控制芯材物的释放,具有靶向作用;4)掩盖不良气味,扩大芯材物质使用范围。因此将板蓝根油微胶囊化,其微胶囊具有缓释性能,使板蓝根油有效成分长期保存,延长药效,并且其微胶囊靶向性好,从而使板蓝根油抗菌抗病毒的药效得到充分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特别对纺织产品的抗菌功能性和穿着舒适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有害细菌、 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而各类纺织品是这些微生物的滋生繁衍和传播的适宜场所,并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源。致病菌在纺织品上大量繁殖后不仅会使纤维制品变色、发霉、降解,更会通过间接的方式传播疾病,对人类生活形成种种危害。抗菌纺织品是指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纺织物,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纺织品被微生物沾污而损伤,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使纺织品获得卫生保健的抗菌功能。因此,对纺织品功能性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抗菌功能纺织品主要通过纺丝法和后整理法制得。前者是在成纤聚合物的分子链上引入抗菌功能基团或将成纤聚合物与抗菌剂等物质共混,制备抗菌纤维,最后制成抗菌织物。此法制备的抗菌织物的抗菌性持久优良,耐水洗性好,但此法只适用于合成和半合成纤维制备的纺织品,对于棉、麻、丝织物等天然纤维织物不适用,且纺丝过程难度较大,对抗菌剂要求高,工艺及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所以对织物特别是棉、麻、丝等天然织物,其功能化是通过后整理来实现的。中国专利CN101560729B公开了一种毛织物面料抗菌整理剂及整理工艺,以姜黄素为抗菌剂,水性聚氨酯为粘合剂,采用二浸二轧法对毛织物进抗菌整理。中国专利CN1013M026B公开了一种纳米中药微胶囊织物整理剂、制备方法及整理方法,以中药药物提取液和聚乳酸制成纳米微胶囊溶液,与水性聚氨酯复配制得所述整理剂,将织物放入整理剂中浸泡烘干便制得抗菌抗病毒织物。以上两项专利均采用涂层法通过粘合剂将抗菌剂或抗菌微胶囊粘接到织物上,通过上述方法使织物获得抗菌性,但是采用粘合剂将抗菌剂或抗菌微胶囊直接粘接在织物上,抗菌剂或抗菌微胶囊与织物纤维亲和力较差,其有效成分不能长久保留;并且涂层法对织物后处理会使织物的透气性下降,使纺织品的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板蓝根油微胶囊能够缓释和保护板蓝根油,维持板蓝根油的稳定性,同时缓慢释放,延长药效;板蓝根油微胶囊还能够有效掩盖板蓝根油的不良气味,提高服药和使用时的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板蓝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该整理剂用于织物的功能整理,能够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耐久抗菌、抗病毒、防皱等多种功能效果,并且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透气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呈球形,粒径为5 10 μ m,载药量高达51.9%,其中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 0. 5 1. 75 ;所述的芯材为板蓝根油;所述的板蓝根油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板蓝根粉末用纱布包扎后置入索式提取器, 加入3倍于板蓝根粉末质量的80% (体积分数)乙醇,90°C恒温水浴回流他,过滤并旋转蒸发3/4的乙醇,用石油醚萃取后用旋转蒸发仪旋干石油醚,得板蓝根挥发油。所述的壁材由壳聚糖季铵盐和明胶组成,两者的质量比为1 4 8;所述的壳聚糖季铵盐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壳聚糖溶于(质量分数)醋酸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为8,静置过夜,抽滤,滤饼置入75°C恒温水浴中,加入含有4倍于壳聚糖质量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异丙醇溶液,反应他后,用无水乙醇沉淀、洗涤, 抽滤,干燥得壳聚糖季铵盐;上述的板蓝根油微胶囊,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明胶溶于水中,配制成1 4% (质量体积浓度)的明胶溶液;(2)将壳聚糖季铵盐溶于水中配制成0. 25 1 % (质量体积浓度)的壳聚糖季铵盐溶液;向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中加入乳化剂、板蓝根油,乳化得到乳液;(3)将步骤(1)得到的明胶溶液置于50 60°C的恒温水浴中,搅拌下将步骤(2) 得到的乳液滴加入明胶溶液中,调节PH值为5 6,复凝聚反应30min,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均勻,得到复凝乳液;(4)将步骤(3)得到的复凝乳液置于冰浴中降温至0 5°C,搅拌下加入固化剂, 固化30min后调节溶液pH值为6 7,再移入40 50°C水浴中固化2 4h得到板蓝根油微 胶囊乳液,将板蓝根油微胶囊乳液离心,取沉淀,将沉淀抽滤、干燥得到板蓝根油微胶囊;步骤(1)所述水的温度为40 50°C ;步骤⑵所述壳聚糖季铵盐与明胶质量比为1 4 8 ;步骤O)所述的乳化是在1000 2500r/min的转速下乳化5 15min ;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司班-80、0P-10、吐温-80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 的ー种以上;步骤⑵所述板蓝根油的加入量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 0. 5 1. 75 ;步骤(3)所述搅拌的转速是300 500r/min ;步骤C3)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ニ醇-200或聚乙ニ醇-400中的 ー种;步骤(4)所述搅拌的转速是400 600r/min ;步骤(4)所述的固化剂为戊ニ醛、乙ニ醛、谷氨酰胺转氨酶、双醛淀粉或阿魏酸中 的ー种以上。所制备得到的板蓝根油微胶囊具有抗菌抗病毒功效。若在板蓝根油中加入维生素 E、艾叶油或迷迭香精油,所制备出的板蓝根油微胶囊还具有抗氧化、驱蚊或防紫外等功效。—种板蓝根油微胶囊功能织物整理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板蓝根油微胶囊乳液40 65%防皱交联剂5 15%催化剂1.5 5%渗透剂0.2 2%柔软剂5 8%水10 35. 75%;所述的防皱交联剂为2D树脂、醚化2D树脂、丁烷四羧酸、聚马来酸、柠檬酸或乙ニ 醛中的ー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鸿胡洋袁泽粱根泉吴鸿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