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99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第一级除雾器为平板式除雾器,第一级叶片并排布置,两相邻第一级叶片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排第一级叶片模块,该第一级叶片模块的两头由平行设置的两根下支撑梁支撑,同一除雾器单元中两下支撑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2排第一级叶片模块,两相邻第一级叶片模块之间形成除雾通道;第二级除雾器为屋顶式除雾器,第二级叶片沿上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形成一列第二级叶片模块,同列第二级叶片模块中两相邻第二级叶片之间形成除雾通道,所述同一除雾器单元中具有两列第二级叶片模块,它们对称布置,成“人”字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除雾效率和好冲洗效果的优点,同时能有效降低除雾系统压损,还具有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适用于烟气脱硫领域以及需要 除去烟气中雾滴的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我国用于治理燃煤电厂排放的大量 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该技术是国内外最成熟、应用广泛的脱硫技术,在国内应用达到95%以上。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是利用石灰石脱 硫剂喷淋吸收含有二氧化硫有害气体的燃煤锅炉烟气,通过脱硫剂浆液和烟气 接触反应吸收有害气体来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经过喷淋吸收被净化后的烟气中还残存有较多的雾滴和粉尘,其中雾滴包 括水雾、没有被脱除的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的硫酸雾滴、脱硫反应生成的硫酸钙 和亚硫酸钙液滴等,烟气从脱硫塔排出前必须用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雾滴,以 防止烟气中所含的强酸性雾滴和亚硫酸钙等液滴腐蚀烟道等后续设备以及造成 设备表面结垢。除雾器的形式通常有平板式和屋顶式两种,两种型式都有较广泛应用。其 中屋顶式除雾器效率高,但屋顶式除雾器压损大,除雾系统能耗大,屋顶式除 雾器高度一般为2.6m左右,投资较高;平板式除雾器效率相对较低,设计简单、 压损低,高度一般为3. 2 3. 4m,投资相对较低。为提高除雾效率, 一般在吸收塔内设两级除雾器。第一级除雾器主要是除去烟气中90%以上的大液滴和烟尘,第二级除雾器是进一步除去剩余的小液滴。传统的布置方式中, 一般采用两级均为板式除雾器或两级均为屋顶式除雾器的 布置形式。当两级都采用板式除雾器时,优点是除雾系统压损较低,但由于板 式除雾效率不够高,第二级除雾效率中小液滴的脱除效率很低,两级都采用板式除雾器还会使吸收塔高度增加约0.8m,导致吸收塔投资成本增加;两级都采 用屋顶式除雾器的不足是投资成本高、压损高导致运行能耗高,尤其是对中小 机组和燃煤含硫量、灰量较低时,对除雾器效率要求不如大燃煤机组高,两级 屋顶式布置没有必要且带来费用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以有 效提高除雾效率、提高冲洗效果、降低除雾系统压损,并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在吸收塔内装有 两级除雾器,其中第一级除雾器位于第二级除雾器的正下方,其关键在于A、 所述第一级除雾器为平板式除雾器,该平板式除雾器具有至少2个除雾 器单元,各除雾器单元并排布置,且除雾器单元中的第一级叶片为正弦波形, 第一级叶片并排布置,两相邻第一级叶片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排第一级叶片 模块,该第一级叶片模块的两头由平行设置的两根下支撑梁支撑,下支撑梁与 吸收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同一除雾器单元中两下支撑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 有至少2排第一级叶片模块,两相邻第一级叶片模块的第一级叶片之间形成正 弦波形除雾通道;B、 所述第二级除雾器为屋顶式除雾器,该屋顶式除雾器具有至少2个除器单元,各除雾器单元也并排布置,且除雾器单元中的第二级叶片为正弦波形, 在第二级叶片背面的拐点处设置弯钩形挡板,第二级叶片沿上支撑梁的长度方 向布置,形成一列第二级叶片模块,同列第二级叶片模块中两相邻第二级叶片 之间形成正弦波形除雾通道,所述同一除雾器单元中具有两列第二级叶片模块, 它们对称布置,成人字型,并通过上支撑梁支撑,上支撑梁与吸收塔的内 壁固定连接。上述平板式除雾器中每一个除雾器单元的上、下方各设置有两根第一级冲 洗水管,各第一级冲洗水管与下支撑梁同向,四根第一级冲洗水管的中心连线 为矩形,在每一根第一级冲洗水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朝向第一级叶片的喷在上述屋顶式除雾器中每一个除雾器单元的上方设置两根第二级冲洗水 管、下方设置一根第二级冲洗水管,各第二级冲洗水管与上支撑梁同向,三根 第二级冲洗水管的中心连线为等腰三角形,在每一根第二级冲洗水管上沿其长 度方向安装有朝向第二级叶片的喷嘴。本技术布置在烟气吸收塔的喷淋层上方,并位于吸收塔出口烟道之前。 第一级除雾器采用平板式除雾器,第二级除雾器采用屋顶式除雾器,每级除雾 器包括多个除雾器单元,具体数量根据具体工程而不同。每级除雾器中叶片之 间形成除雾通道,除雾通道的大小根据具体工程有所不同。除雾器单元的上下 方分别设有冲洗水管,冲洗水管上安装喷嘴,用于冲洗除雾器上下两面积聚的 液滴(包括酸雾、亚硫酸钙、硫酸钙等)和烟尘,防止叶片表面结垢和除雾通 道堵塞,以及由此造成的除雾系统压损增大。第一级除雾器为平板式除雾器,作用是除去烟气中大部分的较大液滴。第一级叶片为正弦波形,所形成的除雾通道也为正弦波形,当带有液滴的烟气进 入平板式除雾器的除雾通道时,由于流线的偏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 离,部分液滴撞击在第一级叶片上被捕集下来。第二级除雾器为屋顶式除雾器,作用是进一步除去剩余的小液滴,第二级 叶片为正弦波形,在其正弦波的拐点处带有弯钩形挡板。带有弯钩形挡板的第 二级叶片具有更高的除雾效率和更优的冲洗效果,这是因为带弯钩形挡板的第 二级叶片可同时实现宽间距和模拟的窄间距。宽间距具有冲洗效果好、减小叶 片结垢的可能性、能防止除雾器叶片堵塞的优点,但同时烟气从宽间距中经过 时烟速降低导致除雾效率降低,反之,窄间距由于烟速高因而除雾效率高。在第二级叶片所形成的除雾通道中,烟气进入通道运动到弯钩形挡板前, 由于惯性力形成第一级收集区,此处的宽间距提供了良好的冲洗效果,避免了 被除去的大量液滴在此处积垢;当烟气继续运动到模拟的窄间距处时形成 第二级收集区,此处由于弯钩形挡板的存在使叶片之间的实际间距较小,液滴 的分离效率比第一级收集区更高,能去除烟气中更小的液滴,由于弯钩形挡板 处易于结垢,可通过设置特定角度的喷嘴对第二级收集区进行冲洗。因此,带 弯钩形挡板的第二级叶片可以将叶片间距设置得较大,可以同时兼具有利于防 结垢的宽间距和有利于提高除雾效率的窄间距两种作用。由于第一级除雾器要除去烟气中90%以上的液滴、固体颗粒和烟尘,为防止第一级叶片堵塞,需要将两相邻第一级叶片模块之间的间距设置得较大。第一 级除雾器采用板式除雾器,利用了板式除雾器设计简单、压损低的优点,有利 于取得良好的冲洗效果。由于第一级除雾器两相邻第一级叶片之间的间距较大,烟气速度降低后导致液滴的分离效率降低,因而第一级除雾器无法去除烟气中的小液滴和小颗粒 物质。第二级除雾器采用屋顶式除雾器,利用了屋顶式除雾器的高液滴分离效 率去除烟气中剩余的小液滴,并且采用了带有弯钩形挡板的正弦波形第二级叶 片,在第二级叶片弯钩处实现模拟的窄间距,达到第一和第二收集区两次收 集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小液滴的分离效率。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第一级除雾器采用平板式除雾器,除去烟气中90% 以上的液滴、固体颗粒和烟尘,采用较大叶片间距和正弦波形的叶片形式,取 得了去除大液滴、冲洗方便、压损低的效果;第二级除雾器采用屋顶式除雾器, 采用了带弯钩挡板的正弦波形叶片,实现两次收集,去除烟气中剩余的小液滴。 两级除雾器采用不同的除雾器形式和叶片形式,达到高除雾效率和高冲洗效果 的优化设计。此外,相比于两级采用屋顶式的传统布置,具有节省投资(少用 一级屋顶式)、设计简单(平板式设计简单)、运行成本低(平板式压损低,能 耗低)的优点,相比于两级采用平板式的传统布置,具有降低吸收塔高度(板 式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在吸收塔(1)内装有两级除雾器,其中第一级除雾器位于第二级除雾器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A、所述第一级除雾器为平板式除雾器,该平板式除雾器具有至少2个除雾器单元,各除雾器单元并排布置,且除雾器单元中的第一级叶片(2)为正弦波形,第一级叶片(2)并排布置,两相邻第一级叶片(2)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排第一级叶片模块(4),该第一级叶片模块(4)的两头由平行设置的两根下支撑梁(3)支撑,下支撑梁(3)与吸收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同一除雾器单元中两下支撑梁(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2排第一级叶片模块(4),两相邻第一级叶片模块(4)的第一级叶片(2)之间形成正弦波形除雾通道(5);B、所述第二级除雾器为屋顶式除雾器,该屋顶式除雾器具有至少2个除雾器单元,各除雾器单元也并排布置,且除雾器单元中的第二级叶片(6)为正弦波形,在第二级叶片(6)背面的拐点处设置弯钩形挡板(10),第二级叶片(6)沿上支撑梁(8)的长度方向布置,形成一列第二级叶片模块(7),同列第二级叶片模块(7)中两相邻第二级叶片(6)之间形成正弦波形除雾通道(9),所述同一除雾器单元中具有两列第二级叶片模块(7),它们对称布置,成“人”字型,并通过上支撑梁(8)支撑,上支撑梁(8)与吸收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型高效除雾装置,在吸收塔(1)内装有两级除雾器,其中第一级除雾器位于第二级除雾器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A、所述第一级除雾器为平板式除雾器,该平板式除雾器具有至少2个除雾器单元,各除雾器单元并排布置,且除雾器单元中的第一级叶片(2)为正弦波形,第一级叶片(2)并排布置,两相邻第一级叶片(2)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排第一级叶片模块(4),该第一级叶片模块(4)的两头由平行设置的两根下支撑梁(3)支撑,下支撑梁(3)与吸收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同一除雾器单元中两下支撑梁(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2排第一级叶片模块(4),两相邻第一级叶片模块(4)的第一级叶片(2)之间形成正弦波形除雾通道(5);B、所述第二级除雾器为屋顶式除雾器,该屋顶式除雾器具有至少2个除雾器单元,各除雾器单元也并排布置,且除雾器单元中的第二级叶片(6)为正弦波形,在第二级叶片(6)背面的拐点处设置弯钩形挡板(10),第二级叶片(6)沿上支撑梁(8)的长度方向布置,形成一列第二级叶片模块(7),同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云贵王方群刘清才余宇杨程夏于红洪燕李锋隋建才廖能斌周涛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