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茂祥专利>正文

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329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所述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包括:前端夹掣结构、后端夹掣结构及定位结构,所述前端夹掣结构包括有前夹掣体;所述后端夹掣结构包括有后夹掣体;所述定位结构上设有伸缩元件,并通过伸缩元件与后端夹掣结构相对连接;且所述前端夹掣结构、后端夹掣结构以及定位结构的两端分别对应架设于并列的轨道元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通过其前端夹掣结构、后端夹掣结构及定位结构,以两端分别对应架设于并列的轨道元件上,使得该后端夹掣结构得通过伸缩元件回缩或复归元件回缩,产生拉力拉扯待测软板后缘,以达成待测软板得以被快速整平的目的,故利于测试作业正确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板测试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
技术介绍
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简称软板,由于具有配线密度高、可挠性、重量轻、厚度薄、配线空间限制较少以及灵活度高等优点,完全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因此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PC)及相关产品、通讯产品、显示器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为确认所生产电路板的线路没有短路,因此会使用电路板测试机进行测试,然而, 根据实际经验可知,软板由于材质为软性,置于治具上时往往会有浮拱等状况,必须先予以整平,方得以正确地进行测试,而如何将软板予以整平,有待于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以解决现行软性电路板置于电路板测试机进行测试时,由于材质为软性,置于治具上时常会产生浮拱状况,无法正确进行测试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所述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包括一前端夹掣结构,其包括有一前夹掣体;—后端夹掣结构,其包括有一后夹掣体;一定位结构,其上设有至少一伸缩元件,并通过所述伸缩元件与所述后端夹掣结构相对连接;且所述前端夹掣结构、后端夹掣结构以及定位结构的两端分别对应架设于并列的轨道元件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结构还设有至少一与后端夹掣结构相对连接的复归元件。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端夹掣结构还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且前端夹掣结构通过定位孔结合一定位体对应锁定于轨道元件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结构还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且定位结构通过定位孔结合一定位体对应锁定于轨道元件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端夹掣结构还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且后端夹掣结构通过定位孔结合一定位体对应锁定于轨道元件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孔及定位体设于前端夹掣结构、定位结构或后端夹掣结构的一端。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孔及定位体设于前端夹掣结构、定位结构或后端夹掣结构的两端。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缩元件为一伸缩缸。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归元件为一弹簧。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端夹掣结构与后端夹掣结构之间还设有一置板平台, 置板平台上承载有一整板块。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其前端夹掣结构、后端夹掣结构及定位结构,以两端分别对应架设于并列的轨道元件上,并且前端夹掣结构、后端夹掣结构及定位结构通过其单边或双边所设的定位孔结合定位体定位于对应的轨道元件上,使得该定位结构以其伸缩元件预推行所述后端夹掣结构至预定夹掣待测软板后端缘位置,并使所述前端夹掣结构与后端夹掣结构分别对应夹掣待测软板的前缘及后缘,从而该后端夹掣结构通过伸缩元件回缩或复归元件回缩,产生拉力拉扯待测软板后缘,以达成待测软板得以被快速整平的目的,故利于测试作业正确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件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软板整平作动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软板整平作动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软板整平操作的单边锁定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软板整平操作的双边锁定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夹掣硬板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夹掣硬板的单边锁定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夹掣硬板的双边锁定示意图。主要附件名称;前端夹掣结构-1 ;前夹掣体-U ;定位孔-12 ;后端夹掣结构-2 ;后夹掣体-21 ;定位孔-22 ;定位结构-3 ;伸缩元件-31 ;复归元件-32 ;定位孔-33 ;轨道元件-4;定位体-5 ;置板平台-6 ;整板块-7 ;待测软板-8 ;待测硬板-9。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然而以下附图及实施例仅作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件组合示意图,其包括一前端夹掣结构1,其包括有一前夹掣体11 ;一后端夹掣结构2,其包括有一后夹掣体21 ;一定位结构3,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伸缩元件31,并通过伸缩元件31与后端夹掣结构2相对连接;其中所述伸缩元件31为一伸缩缸;此外,所述定位结构3还设有至少一复归元件32,且复归元件32与后端夹掣结构 2的相对连接;所述复归元件32为一弹簧;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后端夹掣结构2以及定位结构3,均以其两端分别对应架设于并列的轨道元件4上;多个定位体5,其为螺栓;其中,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设有至少一定位孔12,并结合所述定位体5单边对应锁定于所述轨道元件4;所述定位结构3还设有至少一定位孔33,并结合一定位体5对应锁定于所述轨道元件4;所述后端夹掣结构2设有至少一定位孔22,并结合一定位体5对应锁定于所述轨道元件4;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与后端夹掣结构2之间还设有一可升降的置板平台6,以供承载整板块7。故技术进行软板整平作业时,其作动方式描述如下参阅图2,进行测试前,依据待测软板大小,预先将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后端夹掣结构2及定位结构3分别移至可夹掣待测板前后端缘位置,并将前端夹掣结构1与定位结构3单边定位锁定于轨道元件4,请先参照图4 ;使得定位结构3以其伸缩元件31伸展推行所述后端夹掣结构2至预定夹掣待测软板后端缘位置;使所述置板平台6升起,从而其所承载的整板块7与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后端夹掣结构2保持于同一平面;入料时,待测软板8置于所述整板块7上;使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的前夹掣体11 与后端夹掣结构2的后夹掣体21,分别对应夹掣待测软板8的前缘及后缘,而置板平台6及整板块7下降退开;因此,所述后端夹掣结构2通过所述伸缩元件31回缩或所述复归元件32回缩,产生拉力拉扯待测软板8后缘,使待测软板8得以被快速整平,以利于测试作业正确进行;参阅图3。而当待测板的电路布局拥挤,测试点极小或密集近接情况下,为消除测试结构快速移动可能产生的微动误差,本技术能使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与定位结构3,在其两端分别以定位体5锁定于轨道元件4,达成提升稳定度的效果与目的,参阅图5。本技术还可夹掣硬板进行测试,由于硬板不会有板身浮拱问题,因此,其作动方式在进行测试前,依据待测硬板大小,预先将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后端夹掣结构2及定位结构3分别移至可夹掣待测硬板前后端缘位置,并将前端夹掣结构1与后端夹掣结构2 以单边定位锁定于轨道元件4,参照图6及图7 ;使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的前夹掣体11与后端夹掣结构2的后夹掣体21,分别对应夹掣该待测硬板9的前缘及后缘,以利于待测硬板9稳定快速地进行测试作业;而为了消除测试结构快速移动可能产生的微动误差,在测试硬板时,同样可使所述前端夹掣结构1与后端夹掣结构2,在其两端分别以定位体5锁定于轨道元件4上,从而达成提升稳定度的效果与目的,参阅图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举凡依据本技术专利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修饰与置换等,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测试机的整板装置包括 一前端夹掣结构,其包括有一前夹掣体;一后端夹掣结构,其包括有一后夹掣体;一定位结构,其上设有至少一伸缩元件,并通过所述伸缩元件与所述后端夹掣结构相对连接;且所述前端夹掣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祥
申请(专利权)人:吴茂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