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603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装置本体,所述的调整装置本体包括上、下两层光滑的刚性平板,所述两层刚性平板之间设置有润滑介质层。所述上层刚性平板的尺寸小于下层刚性平板的尺寸,所述的润滑介质层由高粘度润滑脂或石墨粉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使用时工装、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本装置调整可以达到高调整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确调整车辆位置的装置,尤其是碰撞试验中精确调整车辆与牵引系统中心线的重合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及试验中,经常需要对车辆的位置进行调整,目前,公知的碰撞试验车辆位置调整装置是千斤顶,但调整精确度较低,很难完成车辆的精确调整,如在碰撞试验中,车辆在牵引系统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到碰撞位置一般有较长的距离,为保证车辆中心线与最终撞击位置参考线的重合度,从出发开始就必须保证车辆中心线与牵引系统中心线尽量重合,需要在试验前调整车辆位置。调整时运用一个或多个千斤顶将车辆升起,整体推动车辆前端或后端,挪动位置,对中后再将车辆放下。但是,运用千斤顶调节车辆位置精度较低,千斤顶举升车辆时很难保证车辆的平衡,在车辆落下时必然造成与设定位置的偏离,此偏离对碰撞试验的有效性影响很大。同时千斤顶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影响试验进度。而且千斤顶往往体积重量都很大,特别是液压式千斤顶,存放需要较大空间, 挪动起来也很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千斤顶调整位置精度不够、操作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整效率高且精确度高的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包括上、下两层光滑的刚性平板,所述上、下两层刚性平板中间设置有润滑介质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上层刚性平板的尺寸小于所述下层刚性平板的尺寸。优选所述上层刚性平板与所述下层刚性平板同中心设置,且所述上层刚性平板外周边尺寸为所述下层刚性平板外周边尺寸向内错开10mm-20mm。所述刚性平板的厚度为3mm 4mm。所述的刚性平板由不锈钢板、镀锌钢板或镀铬钢板制成。所述的润滑介质层由高粘度润滑脂或石墨粉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车辆调整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2.使用时,只需将本技术车辆调整装置置于地面,推动车辆轮胎到装置上面进行调节即可,由于本装置较薄,车辆轮胎可轻易推至本调整装置上,又因本装置两层刚性平板间设置有润滑介质层,使得两刚性平板件摩擦力远小于地面与下层刚性平板间摩擦力、上层刚性平板与车辆间摩擦力,因此,推动车辆时,可用较小的力即可克服两刚性平板间摩擦力向施力方向移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仅需将车辆推下本实用装置即可完成车辆调整,其工装、操作简单便捷,无使用千斤顶时加载、卸载的繁琐操作,提高了调整效率,大大节省操作时间;3.不论是摇杆式千斤顶还是液压式千斤顶,加载时都需人工费力操作,尤其调整时用四个千斤顶会很费劲,采用本技术则可以很轻易的将车辆推到装置上,可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4.采用本技术装置进行调整车辆位置时,操作简便且容易控制,能够获得很高的调整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a及俯视图b ;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层刚性平板,2.润滑介质层,3.下层刚性平板,4.地面,5.轮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从图1本技术的正视图a及俯视图b中可以看出,本技术车辆调整装置是由上层刚性平板1、下层刚性平板3以及上下刚性平板间的润滑介质层2共同组成。上层刚性平板1及下层刚性平板3均由表面光洁的409号不锈钢板制成,厚度均为3. 5mm。上层刚性平板1比下层刚性平板3的尺寸要略小一些,便于调整位置,优选上层刚性平板1与下层刚性平板3同中心设置,且上层刚性平板1的外周边尺寸为下层刚性平板3的外周边尺寸向内错开10mm-20mm,本实例中,向内错开15mm。两不锈钢板之间的润滑介质层2为高粘度润滑脂制成,优选黄油、甘油、动物油脂,本实例中采用黄油;使用装置前在下层刚性平板3上均勻的涂抹一层黄油即可,如果上、下层刚性平板(1,3)无明显摩擦发出的声音,则不需重新添加黄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层刚性平板为光滑的刚性平板,其具有表面光滑且受重后不易变形的特性,本技术除优选采用防锈钢板,避免本车辆调整装置因生锈而无法使用,除不锈钢板外,还可以采用镀锌钢板或镀铬钢板,钢板厚度一般为3mm-4mm。所述的润滑介质层除采用高粘度润滑脂,还可以用其他可在两刚性平板间起润滑作用的润滑介质代替,如石墨粉。图2为本技术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用于碰撞试验前对中调整的实施例,首先将四个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平放在地面4上靠近车辆轮胎5的位置(轮胎滚动方向前方或后方),推动车辆让4个车轮5同时压在装置的上层刚性平板1上;然后在车辆的前部及后部悬挂铅垂以标识车辆中心线的位置,根据铅垂与牵引轨道中心线的相对位置的偏差距离,轻轻向相应方向推动车辆,轮胎5与上层刚性平板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同时移动,由于润滑介质层2的存在,下层刚性平板3在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在原处。多次调整,直到前部及后部铅垂同时处于轨道中心线上为止;最后踩住平板,将车辆缓缓推下调整装置。这样就完成了车辆位置的调整,使得车辆纵向中心线与牵引轨道中线对齐。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属于示意性说明,而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描述,对结构或布局方式均可能发生某些改变,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以及具有等价代换的相似设计,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本体包括上、下两层光滑的刚性平板,所述上、下两层刚性平板之间设置有润滑介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刚性平板的尺寸小于所述下层刚性平板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刚性平板与所述下层刚性平板同中心设置,且所述上层刚性平板外周边尺寸为所述下层刚性平板外周边尺寸向内错开10mm-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平板的厚度为 3mm 4mm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平板由不锈钢板、镀锌钢板或镀铬钢板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介质层由高粘度润滑脂或石墨粉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式车辆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装置本体,所述的调整装置本体包括上、下两层光滑的刚性平板,所述两层刚性平板之间设置有润滑介质层。所述上层刚性平板的尺寸小于下层刚性平板的尺寸,所述的润滑介质层由高粘度润滑脂或石墨粉构成。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使用时工装、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本装置调整可以达到高调整精度。文档编号G01M7/08GK202182809SQ20112030871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吕恒绪, 孙制宇, 张振鼎, 李向荣, 王凯, 白鹏 申请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荣孙制宇白鹏王凯吕恒绪张振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