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性相反的螺旋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5872 阅读:15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性相反的螺旋式连接器,此结构为由大绝缘子(1)、外壳(2)、卡环(3)、橡胶垫圈(4)、螺套(5)、小绝缘子(6)、插孔(7)、衬套(8)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大绝缘子(1)压入外壳(2)内,卡环(3)压配在外壳(2)上,橡胶垫圈(4)套在外壳(2)上,套上螺套(5)并在末端向内收铆,将剥好的电缆芯线穿过小绝缘子(6)并锡焊在插孔(7)上,将衬套(8)套在电缆线未装插孔(7)的一端,将电缆线的屏蔽层均匀分散并将其压入外壳(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优化实现产品在3GHz时驻波比VSWR小于1.18,较小的驻波比保证产品在组装成天线成品后保持较高的灵敏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极性相反的螺旋式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TNC反极性内导体为插孔的连接器组件,主要应用于路由器天线系统中,在无线网络中,可以达到增强无线信号的目的,可以把它理解为无线信号的放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路由器的天线系统中常用的连接器主要为SMA和TNC系列,而反极性TNC 由于其抗震性强、使用频率宽、性能稳定等优点已被国际路由器巨头所采用。而现有的反极性TNC,由于其极性和常规产品相反,加工难度较大,使用频率达到3GHz时驻波比较大1. 30 左右。较大的驻波比会直接影响天线的灵敏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反极性TNC结构驻波比较大问题,较大的驻波比会直接影响天线的灵敏度性能。2、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性相反的螺旋式连接器,由大绝缘子1,外壳2,卡环3, 橡胶垫圈4,螺套5,小绝缘子6,插孔7、衬套8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大绝缘子1压入外壳2 内,卡环3压配在外壳2上,橡胶垫圈4套在外壳2上,套上螺套5并在末端向内收铆,将剥好的电缆芯线穿过小绝缘子6并锡焊在插孔7上,将衬套8套在电缆线未装插孔7的一端, 将电缆线的屏蔽层均勻分散并将其压入外壳1。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坚冯良平宗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