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3044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内腔上部设有喷淋层,所述吸收塔内腔位于喷淋层和烟气入口之间设有涡流层,所述涡流层上布置有涡流器,所述涡流器与喷淋层相对的面为圆锥形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在喷淋层下方设置了涡流层,喷淋层喷出的浆液喷在涡流层的涡流器圆锥形面上,浆液沿着圆锥形面被均匀布开,然后从四周落下,形成均匀的液幕,从而改变了浆液在吸收塔内的根本流动状况,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混合程度,因此提高了脱硫效率;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脱硫效率,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减少浆液循环量,仅设置一层喷淋层,降低了动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脱硫系统都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法,其吸收塔系统主要有液柱塔和喷淋塔两种形式。液柱塔通过液柱喷嘴向上喷出水花,从而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 而喷淋塔通过不同喷淋层的喷嘴喷出的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两种吸收塔系统都存在着较大的动力消耗,液柱塔系统需提供较大的喷射动力,而传统的喷淋塔一般有3飞层喷淋层,循环量较大。在喷淋塔喷淋吸收反应中,烟气与浆液逆向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向吸收剂浆液中扩散传质,其吸收反应速度及效率取决于烟气与浆液的相对速度、接触面积、停留时间等多种因素。为了提高脱硫系统的效率,各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专利号为 200520072369. X的技术专利对吸收塔各截面及截面的各个不同区域吸收剂分布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得气液相对速度达到最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应效率。但优化控制系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同时没有改变喷淋塔内的根本流动状况,从而对脱硫效率的提高有限。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脱硫吸收塔系统,能改变吸收塔内的根本流动状况,提高烟气在吸收塔内与浆液的混合程度,从而提高脱硫效率,另外,还可以减少浆液循环量, 降低动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吸收塔系统,能改变吸收塔内的根本流动状况, 提高烟气在吸收塔内与浆液的混合程度,从而提高脱硫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 所述吸收塔内腔上部设有喷淋层,所述吸收塔内腔位于喷淋层和烟气入口之间设有涡流层,所述涡流层上布置有涡流器,所述涡流器与喷淋层相对的面为圆锥形面。进一步,所述涡流器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对的面为圆弧形面;进一步,所述涡流层为三层,并且三层涡流层上的涡流器交错布置,上一层涡流层的涡流器边缘正对下一层涡流层的涡流器圆锥形面,所述喷淋层的喷淋嘴正对最上层涡流层的涡流器圆锥形面;进一步,所述最上层涡流层的涡流器圆锥形面上以圆锥形顶点为中心对称分布有三个以上的点,所述喷淋层的喷淋嘴正对这三个以上的点; 进一步,所述喷淋层为一层;进一步,所述吸收塔内腔壁上与中间层涡流层和最下层涡流层对应处设有分别一圈挡液板;进一步,所述挡液板的宽度为5(Tl0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在喷淋层下方设置了涡流层, 喷淋层喷出的浆液喷在涡流层的涡流器圆锥形面上,浆液沿着圆锥形面被均勻布开,然后从四周落下,形成均勻的液幕,从而改变了浆液在吸收塔内的根本流动状况,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混合程度,因此提高了脱硫效率;另外, 将涡流器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对的面设计为圆弧形面,使烟气向上流动遇到该圆弧形面后, 形成扰动,烟气扩散,从而使烟气与浆液的混合更充分,进一步提高了脱硫效率;由于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脱硫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减少浆液循环量,仅设置一层喷淋层,降低了动力消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涡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最上层涡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间层涡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最下层涡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涡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上设有烟气入口 11和烟气出口 12,所述吸收塔 1内腔上部设有喷淋层2,所述吸收塔1内腔位于喷淋层2和烟气入口 11之间设有涡流层 3,所述涡流层3上布置有涡流器4,所述涡流器4与喷淋层2相对的面为圆锥形面41 ;喷淋层2喷出的浆液喷在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浆液沿着圆锥形面41被均勻布开,然后从四周落下,形成均勻的液幕,从而改变了浆液在吸收塔内的根本流动状况,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混合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流器4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对的面为圆弧形面 42;烟气向上流动遇到该圆弧形面42后,形成扰动,烟气扩散,从而使烟气与浆液的混合更充分。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涡流层3为三层,并且三层涡流层 3上的涡流器4交错布置,上一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边缘正对下一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 圆锥形面41,所述喷淋层2的喷淋嘴正对最上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 ;喷淋层2 喷出的浆液喷在最上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被均勻布开,然后从四周落下, 形成均勻的液幕,液幕落到中间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再次被均勻布开,然后再落到最下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浆液经过三次分散,形成三次液幕,大大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当然,涡流层3最少可以为一层或两层,也可以设置四层及四层以上,根据实际应用灵活设计。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最上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以圆锥形顶点为中心对称分布有三个点43,所述喷淋层2的喷淋嘴正对这三个点;喷淋层2喷出的浆液三点同时喷射在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形成非常均勻的液幕;当然,还可以是三点以上的同时喷射。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层2为一层;由于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脱硫效率,因此,可以减少浆液循环量,仅设置一层喷淋层2,降低了动力消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塔1内腔壁上与中间层涡流层3和最下层涡流层3对应处设有分别一圈挡液板5 ;所述挡液板5的最佳宽度为5(Tl00mm ;挡液板5将喷射到吸收塔1内腔壁的浆液挡住,送到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防止了浆液沿吸收塔1内腔壁流下,而与烟气的接触减少。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脱硫吸收塔系统,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上设有烟气入口(11)和烟气出口(12),所述吸收塔(1)内腔上部设有喷淋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腔位于喷淋层(2)和烟气入口(11)之间设有涡流层(3),所述涡流层(3)上布置有涡流器(4), 所述涡流器(4)与喷淋层(2)相对的面为圆锥形面(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器(4)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对的面为圆弧形面(4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层(3)为三层, 并且三层涡流层(3)上的涡流器(4)交错布置,上一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边缘正对下一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所述喷淋层(2)的喷淋嘴正对最上层涡流层 (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涡流层(3)的涡流器(4)圆锥形面(41)上以圆锥形顶点为中心对称分布有三个以上的点(43),所述喷淋层 (2)的喷淋嘴正对这三个以上的点(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学云吴其荣聂华王进喻江涛尹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