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730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属于蓄电池SOC估算领域。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DSP控制装置连接,内阻检测模块通过ADS1110与与DSP控制装置连接,DSP控制装置通过串口通讯与微机连接,DSP控制装置与整机能量控制系统、显示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上设有切换显示手动开关。其有益效果是: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内阻检测模块分别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电池内阻,随后数据传入DSP控制芯片进行处理,结合EKF与神经网络算法,实时估算SOC,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将具体数据进行显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属于蓄电池SOC估算领域。
技术介绍
在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日渐匮乏的今天,开发和寻找新的能源是当务之急。对于既有的动力源,例如各种类型的蓄电池,人们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开发。蓄电池的SOC(荷电状态)的准确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能连管理系统中能量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实现电动汽车蓄电池SOC的在线实时准确估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电动汽车蓄电池 SOC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DSP控制装置连接,内阻检测模块通过ADS1110与与DSP控制装置连接,DSP 控制装置通过串口通讯与微机连接,DSP控制装置与整机能量控制系统、显示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上设有切换显示手动开关。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内阻检测模块分别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电池内阻,随后数据传入DSP控制芯片进行处理,结合EKF与神经网络算法,实时估算S0C,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将具体数据进行显示。附图说明图1是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1附图标记如下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内阻检测模块、ADS1110、DSP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DSP 控制装置连接,内阻检测模块通过ADSl 110与与DSP控制装置连接,DSP控制装置通过串口通讯与微机连接,DSP控制装置与整机能量控制系统、显示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上设有切换显示手动开关。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内阻检测模块分别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电池内阻,随后数据传入DSP控制芯片进行处理,结合EKF与神经网络算法,实时估算S0C,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将具体数据进行显示。权利要求1.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DSP控制装置连接,内阻检测模块通过ADS1110与与 DSP控制装置连接,DSP控制装置通过串口通讯与微机连接,DSP控制装置与整机能量控制系统、显示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上设有切换显示手动开关。专利摘要电动汽车蓄电池SOC估算装置,属于蓄电池SOC估算领域。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DSP控制装置连接,内阻检测模块通过ADS1110与与DSP控制装置连接,DSP控制装置通过串口通讯与微机连接,DSP控制装置与整机能量控制系统、显示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上设有切换显示手动开关。其有益效果是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内阻检测模块分别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电池内阻,随后数据传入DSP控制芯片进行处理,结合EKF与神经网络算法,实时估算SOC,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将具体数据进行显示。文档编号G01R31/36GK202177690SQ201120226300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海泉, 罗德义 申请人:大连大工安道船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泉罗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工安道船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