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518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包括包括升降机构,与油相液位相平的集油槽,集油槽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同步轴,第一涡杆机构、第二涡杆机构、第一、第二涡杆机构通过同步轴平行的连接成一体,第一涡杆机构包括第一涡杆、第一涡轮、第一涡杆与第一涡轮相啮合,同步轴一端与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第二涡杆机构包括第二涡杆、第二涡轮,第二涡杆与第二涡轮相啮合,第二涡轮与同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可根据物料的量来调节集油槽的位置,从而,使用更加方便,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属于油水分离设备的

技术介绍
油水分离器是工业上常用的含油水处理设备,在化工、油田、炼厂等行业应用广泛。油和水为互不相溶的两类液体,根据工艺或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将其进行分离。油水分离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法、离心法、浮选法等,其中,重力法应用较为普遍,其利用油和水的重度差异,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实现油水的分离。当油相分离出来后,通过出油装置将油排出。现有技术中出油通常是通过出油管来实现的,通常在油水分离器的箱体上设有出油管, 当油分离出来后,通过出油管将油排出,该结构的出油装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该结构的出油装置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包括包括升降机构,与油相液位相平的集油槽,集油槽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同步轴,第一涡杆机构、第二涡杆机构、第一、第二涡杆机构通过同步轴平行的连接成一体,第一涡杆机构包括第一涡杆、第一涡轮、第一涡杆与第一涡轮相啮合,同步轴一端与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第二涡杆机构包括第二涡杆、第二涡轮,第二涡杆与第二涡轮相啮合,第二涡轮与同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出油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与油相液位相平的集油槽,集油槽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端;使用时,可根据物料的量来调节集油槽的位置,从而,使用更加方便,且本技术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 所述出油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与油相液位相平的集油槽1,集油槽1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同步轴2,第一涡杆机构3、第二涡杆机构4、第一、第二涡杆机构3、4 通过同步轴2平行的连接成一体,第一涡杆机构3包括第一涡杆31、第一涡轮32、第一涡杆 31与第一涡轮32相啮合,同步轴2 —端与第一涡轮31固定连接,第二涡杆机构4包括第二涡杆41、第二涡轮42,第二涡杆41与第二涡轮42相啮合,第二涡轮42与同步轴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同步轴2将第一、第二涡杆机构3、4连成一体,实现第一、第二涡杆机构3、 4的同步升降,安装时,出油装置安装在油水分离器的壳体上端,所述第一、第二涡杆31、41 穿过所述壳体,集油槽1位于壳体内,第一、第二涡杆31、41 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延伸在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第二涡杆31、41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与所述集油槽1固定连接; 使用时,集油槽1将油液集中,并通过排油泵将油液排出,该出油装置可根据油相的液位来调节集油槽1的位置,从而,使用更加方便;调节集1油槽高度时,转动第一涡杆31,通过第一涡杆31带动第一涡轮32转动,第一涡轮32带动同步轴2转动,同步轴2带动第二涡轮 42转动,通过第二涡轮42使第二涡杆41上下移动,通过第一、第二涡杆31、41实现集油槽 1高度的调节 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技术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与油相液位相平的集油槽,集油槽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同步轴,第一涡杆机构、第二涡杆机构、第一、第二涡杆机构通过同步轴平行的连接成一体,第一涡杆机构包括第一涡杆、第一涡轮、第一涡杆与第一涡轮相啮合,同步轴一端与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第二涡杆机构包括第二涡杆、第二涡轮,第二涡杆与第二涡轮相啮合,第二涡轮与同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水分离器的出油装置,包括包括升降机构,与油相液位相平的集油槽,集油槽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同步轴,第一涡杆机构、第二涡杆机构、第一、第二涡杆机构通过同步轴平行的连接成一体,第一涡杆机构包括第一涡杆、第一涡轮、第一涡杆与第一涡轮相啮合,同步轴一端与第一涡轮固定连接,第二涡杆机构包括第二涡杆、第二涡轮,第二涡杆与第二涡轮相啮合,第二涡轮与同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可根据物料的量来调节集油槽的位置,从而,使用更加方便,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文档编号B01D17/02GK202173810SQ201120216089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国祥, 耿兴才 申请人:江苏中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祥耿兴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