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1441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包括速释层和缓释层,所述缓释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0%~80%的烟酸,余量为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速释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5%~70%的高级烷醇,余量为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双层缓释片中高级烷醇与烟酸的重量比为1~200∶200~2000;所述高级烷醇为二十八烷醇,或者为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二十七烷醇、二十九烷醇、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和三十四烷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与二十八烷醇组成的高级烷醇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层缓释片中的高级烷醇与烟酸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调血脂作用,其药效明显高于高级烷醇和烟酸药理活性的简单加和,也明显优于单用高级烷醇或烟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高发病,而且有逐年向更年轻化发展之趋势。而人体血脂过高,特别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血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冠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对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必须采取必要手段,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我国常用的调脂药有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胆酸隔置剂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以前三种最为常用。其中,他汀类药物定位主要降低胆固醇,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降血脂药物。但他汀类药物常伴随很多副作用,如胃肠不适、升高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引起多种肌痛、头痛、胆石症、损坏生育功能和降低性欲,加之需长期服用,因而有诸多禁忌,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肝病患者应十分小心。目前他汀类、烟酸类和贝特类主要的三大类调脂药物存在如下问题①调脂不全面单用药物治疗,只对TC、TG、LDL-C和HDL-C等指标有部分改善作用。合用时虽可较全面调脂,但副作用有加重的危险,如贝特类与他汀类合用明显加重肌痛的危险;②药效不够高使用现有药物长期治疗后,仍有约30%的患者不能使血脂达到目前临床所建议的目标水平;③毒副作用较大常有胃肠不适、升高血清转氨酶、肌痛、损坏生育功能和降低性欲等副作用,加之需长期服用,因而有诸多禁忌,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肝病患者应十分小心。为此,发展新型高效调血脂药物或发现协同药物组合物,提高高脂血症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研发低毒高效调血脂新药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缓释片中的高级烷醇与烟酸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调血脂作用,其药效明显高于高级烷醇和烟酸药理活性的简单加和,明显优于单用高级烷醇或烟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包括速释层和缓释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0% 80%的烟酸,余量为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速释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5% 70%的高级烷醇,余量为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双层缓释片中高级烷醇与烟酸的重量比为1 200 200 2000;所述高级烷醇为二十八烷醇,或者为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 二十七烷醇、二十九烷醇、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和三十四烷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与二十八烷醇组成的高级烷醇混合物。上述的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所述缓释层的辅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缓释骨架85 % 95 %,粘合剂4 % 8 %,余量为润滑剂;所述速释层的辅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填充剂95% 99%,余量为润滑剂;所述缓释骨架为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填充剂为淀粉、糊精、乳糖、蔗糖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和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的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所述缓释层的辅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缓释骨架85 % 95 %,粘合剂4 % 8 %,余量为润滑剂;所述速释层的辅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稳定剂60 % 80 %,增塑剂5 % 15 %,增溶剂5 % 10%,余量为乳化剂;所述缓释骨架为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稳定剂为羟丙甲纤维素;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和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所述增溶剂为吐温;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上述的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所述双层缓释片中高级烷醇与烟酸的重量比为5 40 500 1000。上述的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所述双层缓释片中高级烷醇与烟酸的重量比为 20 750。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过100目筛,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过筛后的烟酸、缓释骨架和粘合剂混合后过6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制备成软材,将制备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然后将颗粒在60°C条件下干燥池,取出加入润滑剂混合,过18目筛整粒,得到缓释层颗粒;步骤三、将步骤一中过筛后的高级烷醇和填充剂混合均勻,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制备成软材,将制备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然后将颗粒在60°C条件下干燥池,取出加入润滑剂混合,过18目筛整粒,得到速释层颗粒;步骤四、采用双层压片机将步骤二中所述缓释层颗粒和步骤三中所述速释层颗粒压制成片,得到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缓释片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称取的烟酸、高级烷醇、缓释骨架、粘合剂、润滑剂和稳定剂分别过100目筛,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过筛后的烟酸、缓释骨架和粘合剂混合后过6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制备成软材,将制备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然后将颗粒在60°C条件下干燥池,取出加入润滑剂混合,过18目筛整粒,最后压片得到I I -H-*片心;步骤三、将步骤一中过筛后的高级烷醇和稳定剂,以及步骤一中称取的增塑剂、增溶剂和乳化剂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中,混合均勻后得到包衣液;步骤四、采用步骤三中所述包衣液对步骤二中所述片芯进行包衣操作,然后将包衣后的产品在40°C下干燥Mh,得到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包衣片;所述包衣操作的过程为将步骤二中所述片芯置于包衣锅内,控制片床温度为40°C,包衣液输入速度为6mL/min,压力0. 6MPa 0. SMPa的条件下进行包衣操作,直至片芯外包衣膜增重达到预定要求为止,得到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薄膜包衣片。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缓释片的第三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过100目筛,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过筛后的烟酸、缓释骨架和粘合剂混合后过6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制备成软材,将制备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然后将颗粒在60°C条件下干燥池,取出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勻后浅凹冲压制成片芯;步骤三、将步骤一中过筛后的高级烷醇和填充剂混合均勻,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制备成软材,将制备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然后将颗粒在60°C条件下干燥池,取出加入润滑剂混合,过18目筛整粒,得到速释层颗粒;步骤四、采用步骤三中所述速释层颗粒对步骤二中所述片芯进行压制包衣,得到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压制包衣片。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层缓释片形式的药物组合技术,将半衰期长的高级烷醇制备成速释层,将半衰期短的烟酸制备成缓释层,制成的双层缓释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和LDL-C 的含量,显著升高HDL-C的含量,高级烷醇与烟酸产生协同互补的调血脂作用,调脂作用更为全面,更有利于使血脂全面达标;另外,双层缓释片可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而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发现高级烷醇对烟酸产生的胃肠道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同降血脂的双层缓释片,包括速释层和缓释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0%~80%的烟酸,余量为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速释层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5%~70%的高级烷醇,余量为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双层缓释片中高级烷醇与烟酸的重量比为1~200∶200~2000;所述高级烷醇为二十八烷醇,或者为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二十七烷醇、二十九烷醇、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和三十四烷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与二十八烷醇组成的高级烷醇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