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镇山专利>正文

精密液固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16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液固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的上部设有外封盖,下部设有排料器,外封盖上设有导料管,导料管伸入到罐体空腔内并与其连通,罐体的空腔内设有同轴心的锥形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之间具有分离间隙,导料管伸入到罐体空腔内的一端与上导流组件的顶部连接并与分离间隙连通,下导流组件上设有若干个出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沉降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收集效率高,尤其适合于含固量为0.1%-8%,固体单颗粒密度大于3g/cm↑[3],粒度尺寸介于1μm-20μm的液固混合物,在分离中,能减轻流体与设备之间的磨损,防止了杂质混入、提高了产品的收集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固混合物的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合于含固量为0. 1%—8%,固体单颗粒密度大于3g/cm3,粒度尺寸介于lum—20um的液固混合物的精密液固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液固分离器多为自然沉降式分离器、旋流器以及过滤机等, 自然沉降式分离器由于物料沉降时间长,需要的沉降容器体积大、数量多且占 地面积大;旋流器对输入流体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需要稳流设施,对细小固体 颗粒的收集效率不高,收集效果不明显,而过滤机则价格昂贵,维修不方便且 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物料沉降时间 短,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收集效率高的精密液固分离器,尤 其适合于含固量为0. 1%—8%,固体单颗粒密度大于3g/cm3,粒度尺寸介于lum 一20um的液固混合物,在分离中,能减轻流体与设备之间的磨损,防止了杂质 混入、提高产品的收集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液固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外封盖,下部设有 排料器,所述外封盖上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伸入到罐体空腔内并与其连通, 其特征是所述罐体的空腔内设有同轴心的锥形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所 述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之间具有分离间隙,所述导料管伸入到罐体空腔内 的一端与上导流组件的顶部连接并与分离间隙连通,所述下导流组件上设有若 干个出料槽。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槽槽宽为0.1 0.5mm,设置在靠近下边缘5 10mm位置处。所述若干个出料槽呈环形排列且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下导流组件与导料管之间设有用来调节分离间隙的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导料管内的螺母和设置在下导流组件的顶端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以适应不同固体颗粒的分离,使流体发生层流流动,使液固在流动中产生上下分层。所述分离间隙为0.5 2mm。所述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的锥角为120° 150° 。 所述上导流组件下表面的粗糙度为Ra0.04 0.08pm、下导流组件上表面的 粗糙度为Ra0.63 1.25[im。由于分离器下导流组件的上表面粗糙影响,流体下层的固体颗粒受阻,流 速更慢,而上导流组件的下表面光洁度很高,流体中的上层液体受阻很小,因 而使流速相对快一些。所述罐体的上部为圆筒、下部为锥体,圆筒的上端设有锥形的内封盖,所 述内封盖的下边缘与圆筒密封连接,所述内封盖的顶部具有溢水口,所述导料 管穿过溢水口分别与外封盖和上导流组件连接.所述内封盖与外封盖之间连接形成一个溢水室,所述外封盖的边缘下部设 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溢水室连通。 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液固混合流体流经导料管进入分 离器后,受分离间隙制约,流体发生层流流动,液固在流动中产生上下分层, 同时流体沿分离间隙向下散流,流经的断面沿流动方向面积不断增大,因而流 速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受分离器下导流组件上表面粗糙影响,流体下层的固 体颗粒受阻,流速更慢,而上导流组件的下表面光洁度很高,流体中的上层液 体受阻很小,因而流速相对快一些,固体颗粒沿下导流组件工作面流动至下端 时,从出料槽内沉降至罐体的下部,最后由排料器排出罐外,收集的固体含水 率为5%-10%,而液体则受压力差和惯性的影响,由分离间隙的出口流入内封盖 上部,最后由外封盖上的排液管排出罐外,实现液固分离,达到收集固体的目 的,本技术沉降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收集效率高,尤其适合于含固量为0. 1%—8%,固体单颗粒密度大于3g/cm3,粒度尺寸介于 lum—20um的液固混合物,在分离中,能减轻流体与设备之间的磨损,防止了 杂质混入、提高了产品的收集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导流组件和下导流组件的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导流组件的俯视图。图中l-导料管、2-外封盖、3-内封盖、4-罐体、5-上导流组件、6-下导 流组件、7-排料器、8-溢水口、 9-排液管、10-螺母、11-调节螺杆、12-出料槽、 13-分离间隙、14-锥体、15-溢水室、16-圆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所示, 一种精密液固分离器,包括罐体4,罐体4的上部 设有外封盖2,下部设有排料器7,外封盖2上设有导料管1,导料管1伸入到 罐体4空腔内并与其连通,罐体4的上部为圆筒16、下部为锥体14,圆筒16 的上端设有锥形的内封盖3,内封盖3的下边缘与圆筒16密封连接,内封盖3 的顶部具有溢水口 8,罐体4的空腔内设有同轴心的锥形上导流组件5和下导 流组件6,内封盖3与外封盖2之间连接形成一个溢水室15,外封盖2的边缘 下部设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与溢水室15连通。如图2所示,上导流组件5和下导流组件6的锥角为120° ,上导流组件5 下表面的粗糙度为Ra0.04(im、下导流组件6上表面的粗糙度为Ra0.635pm,导 料管1穿过溢水口 8分别与外封盖2和上导流组件5连接,上导流组件5和下 导流组件6之间具有0.5mm的分离间隙13,导料管1伸入到罐体4空腔内的一 端与上导流组件5的顶部连接并与分离间隙13连通,下导流组件6与导料管1 之间设有用来调节分离间隙13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导料管1内的 螺母10和设置在下导流组件6的顶端的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与螺母10 螺纹连接,下导流组件6上靠近下边缘5mm位置处设有若干个的出料槽12,出料槽12的槽宽为O.lmm,如图3所示,若干个出料槽12呈环形排列且相互 交错设置。使用时,液固混合流体流经导料管1进入罐体4后,受分离间隙13制约, 流体发生层流流动,液固在流动中产生上下分层,同时流体沿分离间隙13向下 散流,流经的断面沿流动方向面积不断增大,因而流速不断降低,另一方面, 受下导流组件6上表面粗糙影响,流体下层的固体颗粒受阻,流速更慢,而上 导流组件5的下表面光洁度很高,流体中的上层液体受阻很小,因而流速相对 快一些,固体颗粒沿下导流组件工作面流动至下端时,从出料槽12内沉降至罐 体的下部,最后由排料器7排出罐外,收集的固体含水率为5%-10%,而液体则 受压力差和惯性的影响,由分离间隙13的出口流入内封盖3上部,最后由外封 盖2上的排液管9排出罐外,实现液固分离,达到收集固体的目的,本技术 沉降时间短,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收集效率高,尤其适合于 含固量为0. 1%—8%,固体单颗粒密度大于3g/cm:i,粒度尺寸介于lum—20um 的液固混合物,在分离中,能减轻流体与设备之间的磨损,防止了杂质混入、 提高了产品的收集率。实施例2,如图1所示, 一种精密液固分离器,包括罐体4,罐体4的上部 设有外封盖2,下部设有排料器7,外封盖2上设有导料管1,导料管1伸入到 罐体4空腔内并与其连通,罐体4的上部为圆筒16、下部为锥体14,圆筒16 的上端设有锥形的内封盖3,内封盖3的下边缘与圆筒16密封连接,内封盖3 的顶部具有溢水口 8,罐体4的空腔内设有同心的锥形上导流组件5和下导流 组件6,内封盖3与外封盖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液固分离器,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的上部设有外封盖(2),下部设有排料器(7),所述外封盖(2)上设有导料管(1),所述导料管(1)伸入到罐体(4)空腔内并与其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罐体(4)的空腔内设有同轴心的锥形上导流组件(5)、下导流组件(6),所述上导流组件(5)和下导流组件(6)之间具有分离间隙(13),所述导料管(1)伸入到罐体(4)空腔内的一端与上导流组件(5)的顶部连接并与分离间隙(13)连通,所述下导流组件(6)上设有若干个出料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镇山杨根山杨顺
申请(专利权)人:吕镇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