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4787 阅读:5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胶带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将第二组托辊和第三组托辊分别安装在一个摆动架上,而摆动架的一端相对立柱或主横梁铰接,另一端通过若干个定位孔和控位销将摆动架固定在定位架不同位置上,从而实现槽型角角度可调,以此解决以往承载托辊支架设计中存在的通用性问题。另外,还利用摆动架上所设的三个U形槽来调节两个不同方向的前倾角。本方案将以往12个品种以上的支架结构合并为一种设计,克服了以往多品种设计给制造、安装、维护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制造、使用、维护的成本,使得安装、维修更加简单和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带输送机,特别涉及胶带输送机中用于承载输送胶带的托辊支架。该承载托辊支架通过可调托辊角度的设计来适应传送链不同位置的需要。
技术介绍
胶带输送机又称带式输送机,俗称皮带输送机。它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电力、化工、轻工、粮食等行业。如图1所示,典型的胶带输送机主要由输送带1、驱动装置2、支承架体(图中未画出)和承载托辊支架3组成。承载托辊支架3安装在支承架体上,用来支撑输送带1,并形成闭环传动链,驱动装置2牵引输送带1运动借以将受料点4的散碎物料通过导料槽5连续输送至落料点6处。承载托辊支架3是胶带输送机传送路径上的主要承载部件,参见图 2通常由支架10和安装在支架10上的托辊组成。为了保证输送的散碎物料不从输送带1 两侧散落,需将托辊在截面上布置成槽形结构(见图2中的第一托辊7、第二托辊8和第三托辊9构成槽形结构)。而在输送带1的两端位置由于受传动轮的影响,托辊在此处又不能布置成槽形结构,因此在目前公知的承载托辊支架3设计中槽型角β (见图2所示)的角度沿传送方向分为10°、20°、25°、30°、35°、45°变化(见图1所示的角度变化),并且根据是否有前倾角θ (见图3所示)要求再进一步细分。所以对于一台相同带宽的胶带输送机来说,承载托辊支架3需要设计成12个品种以上,以此满足不同位置不同槽型角的需要。 显然这种设计给制造、安装、维护均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胶带输送机朝着高速度运行、低成本制造、低成本维护、短周期制造的方向发展,在设计中如何解决承载托辊支架的通用性问题成为本技术研究的课题。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胶带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支架,其第一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槽型角角度可调,第二目的是要设计一种前倾角方向可调的承载托辊支架,以解决承载托辊支架制造、安装、维护中的通用性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带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支架,由一支架和安装在该支架上的三组托辊构成,其中,第一组托辊至少由一个第一托辊组成,第一托辊水平布置在支架上方的中间位置,第二组托辊至少由一个第二托辊组成,第二托辊倾斜布置在支架上方的左侧位置,第三组托辊至少由一个第三托辊组成,第三托辊倾斜布置在支架上方的右侧位置,以此在胶带输送机的横截面上形成左右对称的槽型结构, 其创新在于所述支架主要由一根主横梁、两根立柱、两个定位架和两个摆动架组成;主横梁作为支架的基础结构,以主横梁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为基准,过该中点且垂直主横梁长度方向具有一左右对称线;所述两根立柱竖直设置并以左右对称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布置在主横梁中点的左右两侧,两根立柱的底部与主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托辊的两端支承在两根立柱上;所述两个定位架均由一支承柱结构构成,这两个支承柱以左右对称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布置在两根立柱的外侧,两个支承柱的底部与主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摆动架均由一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支座构成,第二托辊的两端支承在第一个摆动架的两个支座上,第三托辊的两端支承在第二个摆动架的两个支座上;所述两个摆动架靠近左右对称线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立柱或主横梁在槽型角大小变化的方向上铰接,两个摆动架远离左右对称线的另一端设第一定位孔,对应该第一定位孔在所述支承柱上设置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由一组沿第一定位孔摆动路径间隔布置的孔构成,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控位销定位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三组托辊”是指分别作用于输送带槽形结构不同部位的托辊,其中,第一组托辊作用于槽形的底部位置,第二组托辊作用于槽形的左侧位置,第三组托辊作用于槽形的右侧位置。每组托辊至少由一个托辊组成,当一组托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托辊组成时,同组托辊同轴布置。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点”、“左”、“右”以及“左右对称线”等方向位置和基准以附图4作为参考。3.上述方案中,为了实现托辊的前倾角可调,在所述第二托辊远离左右对称线一端所对应的支座上设有三个U形槽,其中,一个U形槽设在第二托辊前倾角为零度的位置上,另两个U形槽设在前一个U形槽的两侧,第二托辊远离左右对称线一端安装在所述三个 U形槽之一中。所述第三托辊远离左右对称线一端所对应的支座上设有三个U形槽,其中, 一个U形槽设在第三托辊前倾角为零度的位置上,另两个U形槽设在前一个U形槽的两侧, 第三托辊远离左右对称线一端安装在所述三个U形槽之一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第二组托辊和第三组托辊分别安装在一个摆动架上,而摆动架的一端相对立柱或主横梁铰接,另一端通过若干个定位孔和控位销将摆动架固定在定位架不同位置上,从而实现槽型角角度可调,以此解决以往承载托辊支架设计中存在的通用性问题。另外,本技术还利用摆动架上所设的三个U形槽来调节两个不同方向的前倾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设计一种槽型角角度可调、前倾角方向可变的通用性承载托辊支架,该支架将以往12个品种以上的支架结构合并为一种设计,克服了以往多品种设计给制造、安装、维护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制造、使用、维护的成本。目前国内胶带输送机的装机量达几万公里,对于已有的胶带输送机需要大量的维修备件,每年新增的胶带输送机也有几千公里,而承载托辊支架的重量及成本均占整条胶带输送机的8%左右,如果采用本技术承载托辊支架的技术方案设计工作量只有原来的8. 3%左右,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对于胶带输送机使用单位来说,可以减少备件品种和资金量。2.由于本技术的槽型角角度和前倾角方向可调,使得安装、维修、更换、调节过程更加简单和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胶带输送机示意图;附图2为胶带输送机现有的承载托辊支架主视图;附图3为胶带输送机现有的承载托辊支架俯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承载托辊支架主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承载托辊支架俯视图。以上附图中1.输送带;2.驱动装置;3.承载托辊支架;4.受料点;5.导料槽; 6.落料点;7.第一托辊;8.第二托辊;9.第三托辊;10.支架;11.主横梁;12.立柱;13.定位架;14.摆动架;15.左右对称线;16.底座;17.支座;18.第一定位孔;19.第二定位孔; 20.控位销;21.摆动轴;22. U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胶带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支架如图4和图5所示,该承载托辊支架由一支架10和安装在该支架10上的三组托辊构成,其中,第一组托辊由一个第一托辊7组成,第一托辊7水平布置在支架10上方的中间位置,第二组托辊由一个第二托辊8组成,第二托辊8倾斜布置在支架10上方的左侧位置,第三组托辊由一个第三托辊9组成,第三托辊9倾斜布置在支架10上方的右侧位置,以此在胶带输送机的横截面上形成左右对称的槽型结构。所述支架10主要由一根主横梁11、两根立柱12、两个定位架13和两个摆动架14 组成。主横梁11作为支架5的基础结构,以主横梁11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为基准(长度方向在图4和图5中指的是横向或左右方向),过该中点且垂直主横梁11长度方向具有一左右对称线15。所述两根立柱12竖直设置并以左右对称线15为基准左右对称布置在主横梁11 中点的左右两侧,两根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带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支架,由一支架(10)和安装在该支架(10)上的三组托辊构成,其中,第一组托辊至少由一个第一托辊(7)组成,第一托辊(7)水平布置在支架(10)上方的中间位置,第二组托辊至少由一个第二托辊(8)组成,第二托辊(8)倾斜布置在支架(10)上方的左侧位置,第三组托辊至少由一个第三托辊(9)组成,第三托辊(9)倾斜布置在支架(10)上方的右侧位置,以此在胶带输送机的横截面上形成左右对称的槽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主要由一根主横梁(11)、两根立柱(12)、两个定位架(13)和两个摆动架(14)组成;主横梁(11)作为支架(5)的基础结构,以主横梁(11)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为基准,过该中点且垂直主横梁(11)长度方向具有一左右对称线(15);所述两根立柱(12)竖直设置并以左右对称线(15)为基准左右对称布置在主横梁(11)中点的左右两侧,两根立柱(12)的底部与主横梁(11)固定连接,第一托辊(7)的两端支承在两根立柱(12)上;所述两个定位架(13)均由一支承柱结构构成,这两个支承柱以左右对称线(15)为基准左右对称布置在两根立柱(12)的外侧,两个支承柱的底部与主横梁(11)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摆动架(14)均由一底座(16)和固定在底座(16)上的两个支座(17)构成,第二托辊(8)的两端支承在第一个摆动架(14)的两个支座(17)上,第三托辊(9)的两端支承在第二个摆动架(14)的两个支座(17)上;所述两个摆动架(14)靠近左右对称线(15)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立柱(12)或主横梁(11)在槽型角(β)大小变化的方向上铰接,两个摆动架(14)远离左右对称线(15)的另一端设第一定位孔(18),对应该第一定位孔(18)在所述支承柱上设置第二定位孔(19),第二定位孔(19)由一组沿第一定位孔(18)摆动路径间隔布置的孔构成,第一定位孔(18)与第二定位孔(19)通过控位销(20)定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炳泉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