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下肢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科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旁路重建手术创伤大、风险大,尤其不适宜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诊治血管性疾病的发展方向。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专业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之中;目前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仍将是主要治疗血管内疾病手段。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扩张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平均发生率约为30%。再狭窄多发生在PTA后数月至1年之内。主要原因是球囊扩张部位内膜纤维细胞增生的结果。扩张的机理表明,成形术是一种损伤血管壁成分的机械治疗方法,术后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修复反应,这就成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稳定鞘、外管、内管、中管、推杆、前手柄、后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变径管,其外径为近端细远端粗;所述外管的细外径端外部套有一根稳定鞘,其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大外径端外径相同,其长度与细外径端长度相同;所述中管位于外管内,中管的近端与所述推杆相连接,中管的远端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前手柄分别与外管的近端和稳定鞘固定连接,后手柄和推杆固定连接,向系统近端拉动前手柄,固定后手柄时,中管带动内管向远端做相对运动,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所述支架输送系统内可自由通行0.014英寸、0.018英寸和0.035英寸的导丝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稳定鞘、外管、内管、中管、推杆、前手柄、后手柄;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变径管,其外径为近端细远端粗;所述外管的细外径端外部套有一根稳定鞘,其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大外径端外径相同,其长度与细外径端长度相同;所述中管位于外管内,中管的近端与所述推杆相连接,中管的远端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前手柄分别与外管的近端和稳定鞘固定连接,后手柄和推杆固定连接,向系统近端拉动前手柄,固定后手柄时,中管带动内管向远端做相对运动,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所述支架输送系统内可自由通行0.014英寸、0.018英寸和0.035英寸的导丝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鞘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金属编织加强层金属丝的宽度为0.04mm~0.08mm,厚为0.02mm~0.04mm,每英寸的编织节点为40~100个,编织方式为双股编织或单股编织。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春,向勇刚,张林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