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84664 阅读:4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增亮扩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亮光扩散材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光致荧光材料:0.05‰~1%;光扩散剂:0.2‰~5%;余量为透明的透光材料。将光致荧光材料和光扩散剂一起加入到以透明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基材中,相比之前仅仅将光扩散剂加入到透明材料为主的基材中,不仅能够提高透明材料的透光率,还能够提高光扩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
,涉及。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就是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勻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灯罩、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增亮膜及外框等组件组装而成,其中扩散片的功能的为液晶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勻的面光源,传统的方法是在PC或者PMMA树脂材质的扩散片中加入无机助剂的,比如二氧化硅、硫酸钡,加入这些无机的纳米颗粒,光会通过微小颗粒的表面进行无数次光折射达到光扩散的作用,但是光的损耗很大,因为光不能穿透无机的纳米颗粒,光的穿透力被大大削弱,为了解决上述的缺陷,目前大多采用有机的纳米粉体, 它是一种核壳结构,这种有机的纳米颗粒是一种细小透明的玻璃球体,加入PC或PMMA中, 可以均勻的分散在树脂中,射入的光穿透过玻璃球体,在玻璃中经过无数次的折射,再穿透,这样不仅能使强烈的光经过折射均勻的分散,射出的光线变得柔和,而且光的损失也较少。增亮膜的原理是借助棱镜片对光的折射与反射来达到凝聚光线、提高亮度的目的,以增加光线自扩散板射出后的使用效果。背光模组的光源主要采用荧光管,现在逐渐被LED灯管取代。LED灯管不仅应用于显示器背光模组领域,还应用在家居照明领域,但是由于LED光源单位面积发光强度大,所以LED光线很刺眼,为了使LED光线变得柔和,在透明的灯罩基材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使光散射,从而达到勻光的目的。与背光模组的扩散板原理相同的是,在灯罩基材中加入光扩散剂,使光线在灯罩中发生折射、发射与散射,达到光扩散的效果。扩散片和灯罩的光扩散效果和透光率与其塑料基材中的光扩散剂加入的量有密切关系,如果光扩散剂加入的量较少,则透光效果较好,但是光扩散效果却相对较差,如果光扩散剂加入的量较多,虽然光扩散的效果较好,但是透光率却相对较弱,所以为了平衡光扩散效果和透光率,通常将光扩散剂的加入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此,光在添加有光扩散剂的塑料中的穿透率则只能维持在85%左右,不仅使光的利用率下降,同时射出光线的亮度也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既提高上述扩散片和灯罩等光扩散材料的光扩散性能,又能够提高光在光扩散材料中的穿透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增亮光扩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光扩散材料,透光率达到90%以上,但同时光扩散性能相比普通的光扩散材料有较大的提尚ο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亮光扩散材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光致荧光材料0. 05%。 5% ;光扩散剂0· 2%。 5% ;余量为透明的透光材料。所述的增亮光扩散材料中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 的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助剂、抗氧化助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光扩散剂呈粒状分布在透光材料中,粒径范围为1 ΙΟΟμπι。较优的,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光扩散剂,所述有机光扩散剂呈透明球体状分布在透光材料中。较优的,所述光致荧光材料为荧光增白剂。较优的,所述透光材料为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增亮光扩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计,称取0. 05份 50份的光致荧光材料以及0. 2份 50份的光扩散剂, 将光致荧光材料和光扩散剂混合均勻得到混合备用料;再称取一定量透光材料,使混合备用料以及透光材料的总重量份为1000份,将混合备用料加入到透光材料中混合均勻后,投入到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较优的,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光扩散剂。较优的,所述光致荧光材料为荧光增白剂,所述透光材料为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挤出造粒的温度范围为200°C 300°C。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光致荧光材料和光扩散剂一起加入到以透明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基材中, 相比之前仅仅将光扩散剂加入到透明材料为主的基材中,不仅能够提高光扩散材料的透光率,还能够提高光扩散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荧光材料本身能够将可见光或者可见光以外的光转变成其他波长的可见光散发出来,本身就能起到散射光的目的,由于散射光比直射光能够有效地通过光扩散材料的折射、反射以及散射达到扩散的目的,这就使得即使加入较少量的光扩散剂也能够使得光得到非常好扩散和勻光的效果。另一方面,荧光材料还能够将不可见光转变成可见光散发出来,所以能够显著的增加了光透射出来后呈现的亮度,起到明显的增亮的作用。由于光扩散剂的成本相比荧光材料的成本要高,所以本专利技术还能够非常好的节省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的增亮光扩散材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光致荧光材料0. 05%。 5% ;光扩散剂0. 2%。 5% ;余量为透明的透光材料。所述光致荧光材料包括无机荧光材料稀土-碱金属的硫化物、稀土-铝酸盐等;有机荧光材料恶二唑及其衍生物类、三唑及其衍生物类、罗丹明及其衍生物类、香豆素类衍生物、1,8_萘酰亚胺类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三苯胺类衍生物、P卜啉类化合物、咔唑、吡嗪、噻唑类衍生物、茈类衍生物、聚苯、聚噻吩、聚芴、聚三苯基胺、聚咔唑,聚吡咯,聚卟啉及其衍生物、共聚物等。所述光扩散剂包括无机光扩散剂二氧化硅、硫酸钡、碳酸钙、 二氧化钛、氧化铝等;有机光扩散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硅氧烷类树脂等。所述透光材料包括玻璃、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实施例1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制备该增亮光扩散材料的具体步骤如下称取0. 1份荧光材料-掺杂有稀土金属的铝酸盐以及0. 5份光扩散剂-硫酸钡, 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并搅拌均勻,备用;称取999. 4份透光材料-玻璃粉末,将上述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加入到玻璃粉末中,搅拌均勻,并投入到熔炉中熔化成液体中,并且边熔化边搅拌,使掺杂有稀土金属的铝酸盐、硫酸钡以及玻璃混合均勻,最后冷却成型。制成的玻璃具有光扩散性能,同时其透光率也较强,透光率达到84 %。所述增亮光扩散玻璃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0. 1%。的荧光材料以及0. 5%。的光扩散剂。实施例2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制备该增亮光扩散材料的具体步骤如下称取0. 05份荧光增白剂-恶二唑以及0. 2份光扩散剂-丙烯酸类树脂粉末,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并搅拌均勻,备用;称取999. 75份的透光材料-聚碳酸酯粒子,将恶二唑和丙烯酸类树脂的混合物加入到聚碳酸酯粒子搅拌均勻后,将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投入到挤出机中,调节挤出温度为 250°C挤出造粒,得到增亮光扩散材料。制得的增亮光扩散工程塑料中包含0. 05%。的荧光增白剂以及0. 2%。的光扩散剂,所述光扩散剂呈透明球体状分布在所述工程塑料中,所述透明球体的粒径范围为1 4 μ m0实施例3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制备该增亮光扩散材料的具体步骤如下称取50份荧光增白剂-香豆素类衍生物以及50份光扩散剂-硅氧烷类树脂,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并搅拌均勻,备用;称取900份的透光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将香豆素类衍生物和硅氧烷类树脂的混合物加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勻后,将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投入到挤出机中,调节挤出温度为280°C挤出造粒,得到增亮光扩散材料。制得的增亮光扩散工程塑料中包含5 %的荧光增白剂以及5 %的光扩散剂,所述光扩散剂呈透明球体状分布在所述工程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亮光扩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亮光扩散材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光致荧光材料:0.05‰~5%;光扩散剂:0.2‰~5%;余量为透明的透光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星赖华林胡尚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力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