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鱼肠生产过程中的减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80116 阅读:5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目鱼肠生产过程中的减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熟制目鱼肠入冷藏库冷却,在将所述目鱼肠包装前,在冷藏库利用紫外线照射使目鱼肠包装前的残存菌数量小于10cfu·g-1;b、将紫外线照射后的目鱼肠在无菌间进行包装,并且包装设备使用消毒水进行消毒,使包装后的目鱼肠成品的残存菌的数量小于10cfu·g-1;c、对所述包装后的目鱼肠成品利用热水巴氏杀菌法或紫外杀菌法进行二次杀菌,使目鱼肠成品的残存菌数量小于10cfu·g-1。该方法对原料鱼肉不进行处理,而是通过过程卫生控制来实现微生物的控制,特别是对包装的二次污染的控制来实现延长目鱼肠的货架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对鱼糜制品类食品生产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进而提高食品货架期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鱼肠由鱼糜生产而成,鱼糜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蛋白质,在冷藏和冻藏过程中易发生变性导致其物理化学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使鱼糜制品质量下降。鱼糜蛋白的构象是通过氢键、二硫键、离子键、疏水键相互作用、范德华等化学作用力来维持的。天然鱼肉蛋白质在冷藏或者冷冻过程中,这些化学作用力对蛋白质构象的贡献将会发生变化。这些导致了鱼肉肠类产品的保质期较一般肉肠类产品较难控制其保质期。如何控制鱼肠类产品的保质期一直是此类生产企业的一项技术难题,在这方面,目前我国的研究刚刚兴起,虽然有一些报道,但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缺乏实际参考价值。产品的货架期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1)产品的起始菌数;(2)产品的理化特性;C3)产品贮藏的环境条件温度、光照、包装等。其中产品的起始菌数对延长货架期至关重要,而产品的起始菌数又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鱼肠中鱼糜胶原纤维蛋白质,在冷藏和冻藏过程中易发生变性导致其物理化学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使鱼糜制品质量下降。目前一些鱼糜制品企业为了控制产品腐败,拼命地采用各种方法对原料鱼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目鱼肠生产过程中的减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熟制目鱼肠入冷藏库冷却,在将所述目鱼肠包装前,在冷藏库利用紫外线照射使目鱼肠包装前的残存菌数量小于10 cfu·g-1;b、将紫外线照射后的目鱼肠在无菌间进行包装,并且包装设备使用消毒水进行消毒,使包装后的目鱼肠成品的残存菌的数量小于10 cfu·g-1;c、对所述包装后的目鱼肠成品利用热水巴氏杀菌法或紫外杀菌法进行二次杀菌,使目鱼肠成品的残存菌数量小于10 cfu·g-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向登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