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达义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80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合型湿式除尘装置由上塔、下塔、风机、吸风管、排风管及脱水器等构成,其特征是在上、下塔之间通过设于塔体内腔的吸、排风管及塔外的脱水器、风机等,将原由两塔之间设置的顶锥体隔离的上下塔体,互联成为一个贯通风道;同时在上塔体内设置中和及分离烟气与烟尘的锥形蓄液器、组合筛板分离层、填料过滤层、环状喷淋器及挡水器、排液管;锥台形出烟口下塔体内设有环状水膜管、锥形蓄液器及与窑炉烟囱相通的进烟口。(*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装置,属燃煤炉窑除尘脱硫技术或装置类。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人类对于生存环境内的大气物理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现代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众多炉窑,造成大气的粉尘含量,酸性物的含量,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多年来各种湿式除尘脱硫装置不断涌现,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经本专利技术人多年来的观察了解,目前实际使用的一般性湿式除尘脱硫装置,不但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而且在除尘脱硫性能方面,真正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气排放也比较困难。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除尘脱硫效果好、水系流通无堵塞的除尘脱硫装置。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这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脱硫装置,包括上塔(14)、下塔(17)、风机(19)、吸风管(5)、排风管(15)、脱水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塔(14)与下塔(17)由设于上塔(14)下部一锥形蓄液器(3)分隔成互不直通的两部份,在上塔(14)与下塔(17)内分设着与塔身同心的排风管(15)与吸风管(5);该排风管(15)与吸风管(5)经设于塔身外的脱水器(18)及风机(19)等形成使上、下塔互联贯通的风道。所述的上塔(14)的排风管(15)以上的塔体空间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着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和挡水器(12);在该挡水器(12)与填料过滤层(10)之间设置着带有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所述的下塔体内,在起隔离作用的锥形蓄水器(3)以下的下部塔身上设置带水膜嘴的环状水膜管(6),在塔体底部亦设有一锥形蓄液器(3);同时在下塔(17)的下部塔身上开有与窑炉烟囱相通的进烟口(4)。所述的锥形蓄水器(3)的内腔安置着一块格栅(8),其锥底通过一排水管(2)与一水封(1)相通。所述上塔(14)内锥形蓄水器(3)下部的排水管,连接着一根直通塔外的排液管(16)。所速的上塔(14)顶部设有一锥台形出烟口(12)。根据以上方案设计的燃煤炉窑用复合湿式除尘脱硫装置,采用上、下塔分离的结构,在工作时下塔为负压状态,上塔为正压状态,而且水膜水与碱性喷淋水为两个独立系统。整体结构紧凑简单,而且占地面积也小,净化烟气含尘浓度能控制在100mg/m3以下,脱硫度达到75%以上。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AA向部视图。图中各部分组件名称如下1.水封、2.排水管、3.锥形蓄水器、4.进烟口、5.吸风管、6.水膜环管、7.顶锥体、8.格栅、9.组合筛板分离层、10.填料过滤层、11.环状喷淋器、12.挡水器、13.出烟口、14.上塔、15.出风管、16.排液管、17.下塔、18.脱水器、19.风机、20.电动机、21.烟囱。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采用本方案的燃煤炉窑,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可以看到,炉窑烟囱(21)中的含尘。含硫烟气,由于风机(19)的抽吸通过塔体下部的进烟口(4)进入下塔(17),并沿着塔内壁产生旋流,大量粗颗颗粒粉尘甩向塔壁,被下塔内由带水膜嘴的水膜环管(6)产生的水膜捕捉,同时部分SO2和HF等有害气体被下淋水捕获下沉。初级净化后的烟气经下塔上部的吸风管进入脱水器(18),烟气脱水后经进风门吸入风机(19),再由风机(19)送至排风管(15),进入上塔(14)内腔,烟气经出风管口上面形成的水帘往上升,再经一层或多层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及环状喷淋器(11)喷出的碱性喷淋水等多层过滤、清洗中和后,烟气中的微细粉尘和SO2被出除,然后经挡水器(12)上升经出烟口(13)排入大气。下塔(17)由带水膜嘴的水膜喷淋器(6)产生的水膜,在向下运行的过程中,将捕捉到粉尘以后的灰水混合物下压;在通过锥形蓄水器(3)中的格栅(8)时,其中的块状集结物被阻挡。而过栅以后的灰水则通过锥底的排水管(2)流入水封(1),并经水封(1)再流入与该装置配套的灰水分离器,以便进行灰水分离处理。上塔(14)中烟气及粉尘,其中的烟气一般均含有较高的SO2,所以设于塔体内的环状喷淋器(11)中的水多般应是碱性液体,所以在该碱性液体下行过程中,一边捕捉烟气中剩余的粉尘,另一方面也和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产生化学反应,消除对大气易造成严重污染的硫化气体。这些带有粉尘的灰水、硫化物的碱性水化物一起流入出风管(15)下面的锥形蓄泫器(3),在通过格栅分离以后,其混合液体即从与水封(1)相连的排液管(16)流出塔外进行后处理。通过本装置上、下塔体内的两种喷淋,分离装置的处理,燃煤窑炉中的含硫烟气紧终得到妥善处理,消除了它们对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脱硫装置,包括上塔(14)、下塔(17)、风机(19)、吸风管(5)、排风管(15)、脱风器(18),其特征在于A所速的上塔(14)与下塔(17)由设于下塔(17)顶部的一顶锥体(7)分隔成互不直通的两部份,在上塔(14)与下塔(17)内分设着与塔身同心的排风管(15)与吸风管(5),该排风管(15)与吸风管(5)经设于塔身外的脱水器(18)及风机(19)形成使上、下塔互联贯通风道;B所速的上塔(14)的排风管(15)下部设置着锥形蓄液器(3),在排风管(15)以上的塔体空间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着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和挡水器(12);在该挡水器(12)与填料过滤层(10)之间设置着带有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C所述的下塔体内,在起隔离作用的顶锥体(7)的下部塔身上设置带喷淋嘴的环状水膜管(6),在塔体底部亦设有一锥形蓄液器(3),同时在下塔(17)的下部塔身上开与窑炉烟囱(21)相通的进烟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蓄水器(3)的内腔安置着一块格栅(8),其锥底通过一排水管(2)与一水封(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上塔(14)内锥形蓄水器(3)下部的水封(1)内,安置着一根直通塔外的排液管(16)。专利摘要复合型湿式除尘装置由上塔、下塔、风机、吸风管、排风管及脱水器等构成,其特征是在上、下塔之间通过设于塔体内腔的吸、排风管及塔外的脱水器、风机等,将原由两塔之间设置的顶锥体隔离的上下塔体,互联成为一个贯通风道;同时在上塔体内设置中和及分离烟气与烟尘的锥形蓄液器、组合筛板分离层、填料过滤层、环状喷淋器及挡水器、排液管;锥台形出烟口下塔体内设有环状水膜管、锥形蓄液器及与窑炉烟囱相通的进烟口。文档编号B01D50/00GK2388995SQ99233709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彭达义 申请人:彭达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湿式除尘脱硫装置,包括上塔(14)、下塔(17)、风机(19)、吸风管(5)、排风管(15)、脱风器(18),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上塔(14)与下塔(17)由设于下塔(17)顶部的一顶锥体(7)分隔成互不直通的两部份,在上塔 (14)与下塔(17)内分设着与塔身同心的排风管(15)与吸风管(5),该排风管(15)与吸风管(5)经设于塔身外的脱水器(18)及风机(19)形成使上、下塔互联贯通风道;B:所述的上塔(14)的排风管(15)下部设置着锥形蓄液器(3) ,在排风管(15)以上的塔体空间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着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和挡水器(12);在该挡水器(12)与填料过滤层(10)之间设置着带有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C:所述的下塔体内,在起隔离作用的顶锥体(7 )的下部塔身上设置带喷淋嘴的环状水膜管(6),在塔体底部亦设有一锥形蓄液器(3),同时在下塔(17)的下部塔身上开与窑炉烟囱(21)相通的进烟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达义
申请(专利权)人:彭达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