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达义专利>正文

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68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由上塔、下塔、风机、吸风管、排风管及脱水器等构成,其特征是在上、下塔之间通过设于塔体内腔的吸、排风管及塔外的脱水器、风机等,将原由两塔之间设置的上部锥形蓄水器隔离的上下塔体,互联成为一个贯通风道;同时在上塔体内设置中和及分离烟气与粉尘的锥形蓄液器、组合筛板分离层、填料过滤层、环状喷淋器及挡水器、排液管;下塔体内设有环状水膜管、锥形蓄液器及与立窑烟囱相通的进烟口。(*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属水泥机械类中的湿法粉尘处理设备,尤其适用于水泥生产中对机立窑烟囱废气及粉尘的治理。在水泥生产行业,采用机立窑工艺生产水泥过程中,大量粉尘随同烟气排入大气,是该行业治理三废的关键。为了消除和降低粉尘的污染,近几年比较多的采用湿法除尘技术。但由于其结构复杂,除尘效果仍较多地受到工矿条件的影响,在大多数恶劣工矿条件下,其烟尘排放浓度仍很难控制在100mg/m3以下。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尘效果好的水泥机立窑水除尘装置。这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由上塔(14)、下塔(16)、风机(18)、吸风管(5)、排风管(15)、脱水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塔(14)与下塔(16)由设于上塔(14)下部的锥形蓄液器(3)分隔成两部份,在上塔(14)与下塔(16)内分设着与塔身同心的排风管(15)与吸风管(5),该排风管(15)与吸风管(5)经设于塔身外的脱水器(17)及风机(18)形成使上、下塔互联贯通的风道。所述的上塔(14)内的排风管(15)以上的塔体空间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着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和挡水器(12);在该挡水器(12)与填料过滤层(10)之间设置着带有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所述的下塔(16)内,其上部设有一阻挡并分流下淋水的顶锥体(7),在顶锥体(7)上设有与上塔内锥形蓄液器(3)配合隔离上下塔腔的水封(21);在塔体底部亦设有一锥形蓄液器(3),同时在下塔(16)的下部塔身上开有与立窑炉烟囱(20)相通的进烟口(4)。所述的锥形蓄水器(3)的内腔安置着一块格栅(8),其下塔体内的锥形蓄液器(3)的锥底通过一排水管(2)与一水封(1)相通。所述上塔(14)顶部设有一台锥形出烟口(13)。根据以上方案设计的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与现有的水除尘器相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除尘效果显著。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AA向剖视图。图中1.水封、2.排水管、3.锥形蓄水器、4.进烟口、5.吸风管、7.顶锥体、8.格栅、9.组合筛板分离层、10.填料过滤层、11.环状喷淋器、12.挡水器、13.出烟口、14.上塔、15.吸风管、16.下塔、17.脱水器、18.风机、19.电动机、20.烟囱、21.水封。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通过上塔体内的锥形蓄水器(3)与下塔体上部顶锥体(7)上的水封(21),组成一个使上、下塔体水相通,气不直通的上下腔体。在实际水泥机立窑运行中,本装置可以与两台水泥机立窑烟囱配置。在运行中立窑烟囱中的烟气及粉尘由于风机(18)的抽吸作用,通过塔体下部的进烟口(4)进入下塔(16),并沿着塔内壁产生向上环流,大量粗颗粒粉尘甩向塔壁,被下塔内由顶锥体(7)上下淋的上部喷淋水捕捉下沉,跌入下塔(16)下部的锥形蓄水器(3)内,并通过锥形蓄水器(3)中的格栅(8)及锥底的排水管(2)流入水封(1),并经水封(1)再流入与该装置配套的灰水分离器,以便进行灰水分离处理后再进行粉尘的回收利用。在进行上述净化以后的上升含水份气流,经下塔上部的吸风管进入脱水器(17),脱水以后的气流经进风门吸入风机(18),再由风机(18)送至出风管(15),进入上塔(14)内腔。这些含尘气流离开出风管(15)上升过程中,一边经过一层或多层组合筛板组成的分离层、填料过滤层(10)的过滤,一边又受到上塔(14)内上部带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喷出的水的淋洗,其气流中的粉尘一齐与水跌入上塔底部的锥形蓄水器(3),并又经其锥底的排水管(2)流入下塔(16)上部的顶锥体(7)上部的水封内,使运行中的上下塔体由此水封内的水体隔离成互不直通的上、下塔体。当水封(21)内的水体注满溢出时,沿锥体斜面下泄。并在下塔(16)上部顶锥体(7)的作用形成水幕参予下塔净化分离;而上塔(14)内连续上升的含水气流,通过挡水器(12)的作用,将已处理后的净化气流继续上升经过台锥形出烟口(13)排入大气。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用由上塔(14)、下塔(16)、风机(18)、吸风管(5)、排风管(15)、脱水器(17)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上塔(14)与下塔(16)由设于上塔(14)下部的锥形蓄液器(3)分隔成两部份,在上塔(14)与下塔(16)内分设着与塔身同心的排风管(15)与吸风管(5),该排风管(15)与吸风管(5)经设于塔身外的脱水器(17)及风机(18)形成使上、下塔互联贯通的风道;B、所述的上塔(14)内的排风管(15)以上的塔体空间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着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和挡水器(12);在该挡水器(12)与填料过滤层(10)之间设置着带有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C、所述的下塔体内,其上部设有一阻挡并分流下淋水的顶锥体(7),在顶锥体(7)上设有与上塔体锥形蓄液器(3)配合隔离上下塔腔的水封(21);在塔体底部亦设有一锥形蓄液器(3),同时在下塔(16)的下部塔身上开有与立窑烟囱(20)相通的进烟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其特征在于锥形蓄水器(3)的内腔安置着一块格栅(8),其下塔体内的锥形蓄液器(3)的锥底通过一排水管(2)与一水封(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14)顶部设有一台锥形出烟口(13)。专利摘要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由上塔、下塔、风机、吸风管、排风管及脱水器等构成,其特征是在上、下塔之间通过设于塔体内腔的吸、排风管及塔外的脱水器、风机等,将原由两塔之间设置的上部锥形蓄水器隔离的上下塔体,互联成为一个贯通风道;同时在上塔体内设置中和及分离烟气与粉尘的锥形蓄液器、组合筛板分离层、填料过滤层、环状喷淋器及挡水器、排液管;下塔体内设有环状水膜管、锥形蓄液器及与立窑烟囱相通的进烟口。文档编号F27B1/00GK2388991SQ99233708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彭达义 申请人:彭达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机立窑水除尘器,用由上塔(14)、下塔(16)、风机(18)、吸风管(5)、排风管(15)、脱水器(17)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上塔(14)与下塔(16)由设于上塔(14)下部的锥形蓄液器(3)分隔成两部份,在上塔(14) 与下塔(16)内分设着与塔身同心的排风管(15)与吸风管(5),该排风管(15)与吸风管(5)经设于塔身外的脱水器(17)及风机(18)形成使上、下塔互联贯通的风道;B、所述的上塔(14)内的排风管(15)以上的塔体空间内,由下而上依次 设置着组合筛板分离层(9)、填料过滤层(10)和挡水器(12);在该挡水器(12)与填料过滤层(10)之间设置着带有喷淋嘴的环状喷淋器(11);C、所述的下塔体内,其上部设有一阻挡并分流下淋水的顶锥体(7),在顶锥体(7)上设有与上塔体 锥形蓄液器(3)配合隔离上下塔腔的水封(21);在塔体底部亦设有一锥形蓄液器(3),同时在下塔(16)的下部塔身上开有与立窑烟囱(20)相通的进烟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达义
申请(专利权)人:彭达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