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满腔专利>正文

除尘换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3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除尘换气器,由电机带动气缸内活塞或气泵内转子,在气缸内或气泵内不断形成吸气室和排气室,其特征是:排气管通入容器所盛吸收液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换气器,可作三个方面用途,第一个用途能将一些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包括尘埃(如燃煤等产生的烟尘)进行净化后排放,第二个用途能将灶具上产生的油烟净化排放,第三个用途是可用于室内调温、换气。
技术介绍
目前,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包括尘埃通常用筛网类物体进行过滤,但效率低;也有用高科技方法如清华大学研制的离子加速技术,但造价太高;还有各种灶具上产生的油烟,目前都是抽吸后直接排入大气,未被净化处理,油污仍在大气中;另外,目前的室内空气净化或调温要将室内外空气隔绝,往往空气干燥,质量下降,对人体不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除废气、尘埃不干净或代价太高、油烟未被净化排放、调温时引起空气质量下降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换气器,不仅造价低,还可以将废气及尘埃、灶具上产生的油烟高效地抽吸然后送入吸收液进行过滤、净化,也可以用于室内空气净化、调温时保持空气流通、湿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带动气缸或气泵由吸气口将有待处理的空气吸入再排至排气口,排气口与排气管连通,排气管通入容器所盛吸收液内。吸收液根据空气状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物质,如若是燃煤的,含二氧化硫及尘埃,可采用与二氧化硫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氨水,生成亚硫酸氨水溶液,尘埃也能被溶液所吸收;若是油烟,可用水,油烟进入水后,油份也成为液态,在常温下几乎不挥发;若调温,可在吸收液中放入冰等低温物质以降温,也可用容器下所安电热器升温。这样,从吸收液里冒出的气体是净化了的或是调了温的气体。电热器还可防止吸收液凝固,给吸收液加热,而温控器是使吸收液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自动停止加热。为防止一次过滤不尽,可采用多级过滤,即将前级容器密封,再接一个排气管,通入下一个容器中,容器中再放入相应吸收液,容器下仍然安装电热器,如此,一直到排出的气体洁净为止。气缸内由活塞将气缸分为一室和二室,一室和二室都有能单向自动开放的吸气阀和排气阀,随着电机带动活塞不断往复运动,一室和二室交替吸气和排气,排出的气体进入排气管通入吸收液内;气泵是通过电机带动转子转动时,转子上的两个刮片及转子与内腔内切点之间形成的吸气室和排气室进行吸气和排气的,排出的气体同样由排气管进入吸收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低成本地去除燃料燃烧时排出的废气、尘埃,灶具上产生的油烟,在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或调温时可保持空气流通、湿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除尘换气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构造图。图3是图2的虚线框部分的横剖面构造图。图4是气缸即图2的虚线框部分的工作原理图。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纵剖构造图。图中1.电机,2.电热器,3.温控器,4.吸气口,5.气缸,6.活塞,7.吸气阀,8.排气阀,9.一室,10.二室,11.排气口,12.排气管,13.密封口,14.直杆,15.连杆,16.曲轴,17.容器,18.吸收液,19.气泵,20.内腔,21.转子,22.滑槽,23.内切点,24.刮片,25.弹簧,26.吸气室,27.排气室,28.密气室。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电热器(2)与温控器(3)串联,与电机(1)并联。图2中,活塞(6)将气缸(5)分为一室(9)和二室(10),一室(9)和二室(10)都有吸气阀(7)和排气阀(8),吸气阀(7)位于吸气口(4)一侧,排气阀(8)于排气口(11)一侧,吸气阀(7)和排气阀(8)都是单向自动阀门。排气口(11)连通排气管(12),排气管(12)通入容器(17)所盛吸收液(18)内,容器(17)下方是电热器(2)。空气(19)从排气管(12)中被压入吸收液(18),再从吸收液(18)中冒出。图中斑马线框部分为多级排气管(12)、容器(17)和吸收液(18)、电热器(2),电热器(2)仍与温控器(3)串联。电机(1)与曲轴(16)固定连接,曲轴(16)与连杆(15)、直杆(14)依次活动连接,直杆(14)从气缸(5)密封口(13)处伸入气缸(5)与活塞(6)固定连接。图3为图2中虚线框部分的横剖图。图4为气缸(5)即图2中虚线框部分的工作原理图。图4(1)中当活塞(6)由二室(10)向一室(9)运动时,一室(9)空间减小,气压增大,将一室(9)的吸气阀(7)关闭,而排气阀(8)被打开,一室(9)的气体被排出,成为排气室;与此同时,二室(10)的气压减小,吸气阀(7)被打开,排气阀(8)自动关闭,二室(10)成为吸气室。图4(2)中当活塞(6)由一室(9)向二室(10)运动时,情况刚好相反,一室(9)气压减小,变成吸气室,而二室(10)气压增大,变成排气室。由于电机(1)的转动带动活塞(6)不断往复运动,使吸气和排气不断进行,并且产生足够的气压将空气从排气管(12)中排入吸收液(18)。图5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气泵(19)内的转子(21)始终与气泵(19)内腔(20)内切,内切点(23)将气泵(19)的吸气口(4)和排气口(11)隔开,转子(21)沿直径纵深方向有一滑槽(22),滑槽(22)两端装有刮片(24),两刮片(24)间压有弹簧(25),转子(21)在电机(1)带动下转动,刮片(24)由于弹簧(25)弹力及离心力的作用压紧气泵(19)内腔(20),将内腔(20)分为吸气室(26)和排气室(27),于吸气口(4)一侧为吸气室(26),排气口(11)一侧为排气室(27)。图5(1)和(2)演示气泵的工作原理。其中(1)假定为起始状态,刮片(24)一端(为区分起见,该端用灰色显示,另一端为黑色,而实质是一样的)于内切点(23)处,随着转子(21)沿箭头方向转动,(2)则显示该刮片(24)刮过吸气口(4),并且使刮片(24)与内切点(23)间的空间越来越大,形成吸气室(26);另一刮片(24)与内切点(23)之间空间越来越小,形成排气室(27);两刮片(24)间形成密气室(28),密气室(28)逐渐移向排气口(11),当黑端刮片(24)刮过排气口(11)时,密气室(28)就成了排气室(27),此时返回为(1)的状态,如此循环,吸气口(4)不断吸入空气,排气口(11)不断排出空气,而且也能产生足够的压力将空气排入吸收液(18)。权利要求1.一种除尘换气器,由电机带动气缸内活塞或气泵内转子,在气缸内或气泵内不断形成吸气室和排气室,其特征是排气管通入容器所盛吸收液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换气器,其特征是气缸的一室和二室都有吸气阀和排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换气器,其特征是电机与曲轴固定连接,曲轴与连杆、直杆依次活动连接,直杆从气缸密封口伸入气缸与活塞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换气器,其特征是容器下有电热器,电热器与温控器串联,电机与电热器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换气器,其特征是可有多级排气管、容器、吸收液、电热器、温控器。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净化空气或调温的除尘换气器,由电机带动气缸或气泵,将要净化或调温的空气吸入并排入排气管,排气管伸入容器所盛吸收液内,容器下有电热器和温控器,给电热器加热到所需温度,电机与电热器并联。活塞将气缸分为一室和二室,一室、二室都有能单向自动开、关的吸气阀和排气阀;电机与曲轴固定连接,曲轴与连杆、直杆依次活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满腔
申请(专利权)人:鲍满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