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醇醚物理溶剂脱除气体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75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从含酸性气体中脱除硫化物和CO-[2]的高效物理法,采用组成为CH-[3]O(C-[2]H-[4]O)xCH-[3]聚醇醚作吸收剂,其中X=2-6,89~100%.该法与其它物理法相比,具有能耗低,净化度高,选择性好,流程简单,溶剂无毒,无腐蚀,稳定等特点,可用于合成氨和制氢原料气、城市煤气、天然气等的净化,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从含酸性气体的混合气中脱除硫化物(包括H2S和有机硫)和CO2的高效物理溶剂法。物理溶剂法主要可以节能,已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和制氢原料气、城市煤气、天然气等混合气中脱除H2S和CO2。如冷甲醇(Rectisol)法,净化度较高,可达总硫0.1ppm以下,CO210ppm以下适用于对气体净化度要求严格的场合,但低温操作需达-70℃,冷量消耗较大,设备要求低温材料。常温甲醇(Amisol)法,净化度亦较高,但对H2S不能选择吸收,常温下溶剂挥发度大,气相夹带处理困难。碳酸丙烯酯(Flour)法,对H2S选择吸收较差。美国专利3737392。73.6.5.报导的Selexol法是可选择脱除H2S和CO2,溶剂组成为CH3O(C2H4O)XCH3聚乙二醇二甲醚的混合物,式中X=3~9,同系物大致组成X=3,4-9%;X=4,22-24%;X=5,24-28%;X=6,20-22%;X=7,13-15%;X=8,6-8%;X=9,2-4%。本专利技术与其它物理方法相比,具有能耗低,净化度高,可达H2S1ppm,CO20.1%,对H2S有良好的选择吸收性,溶剂稳定等特点,与Selexol技术类似,但溶液组成不一样,操作条件不一样,Selexol一般在高压35~105公斤/厘米2吸收,本专利技术可用于20公斤/厘米2低压吸收,本生系数略高于Selexol。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液为CH3O(C2H4O)XCH3的聚醇醚有机溶剂,式中的X=2-8,我们经过多次溶剂制备和筛选试验,认为X=3或4的三聚乙二醇二甲醚和四聚乙二醇二甲醚在吸收中起主导作用,而X大于6的聚醇醚起作用较小,当三(四)聚乙二醇二甲醚组份含量在40-90%时,吸收酸气效果较佳,溶剂组成要求为X=2,2-5%;X=3,18-19%;X=4,28-30%;X=5,23-26%;X=6,18-20%。与美国专利溶剂组份及对组份的看法均不同。本专利技术是在加压下,使混合气体中H2S、CO2、有机硫等酸性气体溶解在溶剂中而被脱除的物理吸收过程,吸收压力愈高,吸收能力愈大,在减压时,溶剂中被吸收的气体得到介吸而使溶剂再生,可不需消耗热量或耗热较少,是一种能耗较低的净化方法,溶剂的比热为0.5008(20.6℃),溶解热H2S3.26千卡/克分子H2S(20℃),CO23.96千卡/克分子CO2(30℃)故溶解热效应等均较低。聚醇醚溶剂对H2S、CO2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吸收净化度高,对CO2吸收能力与碳酸丙烯酯相仿,对H2S吸收能力大于碳酸丙烯酯一倍左右,在1大气压,40℃下碳酸丙烯酯与聚醇醚溶剂本生系数对照见表1。在1大气压,20℃下Selexol与聚醇醚溶剂本生系数对比见表2。 </table></tables>表2 由以上二表可知,聚醇醚溶剂对H2S选择吸收能力较高,其 (H2S)/(CO2) 达到7以上,因而脱硫时,可获得H2S浓度较大的再生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为能量消耗低,溶剂对H2S和CO2的溶解度较大,净化度较高,对H2S选择吸收好,同时还可以脱除有机硫化物(如COS等),溶剂自身无毒、无腐蚀、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好,蒸汽压低,溶剂损耗极低,无需有付反应处理,设备流程简单。本专利技术是采用选择性脱除H2S,随后再脱除CO2的两段吸收流程,见图1原料气由脱硫塔1下部进入,自下而上通过吸收塔,进行选择性脱硫,脱硫后气体从塔顶出去进入脱碳塔Ⅰ下部,进行脱碳,脱碳后为最终净化气。溶剂是由泵抽出脱碳气提塔Ⅳ底部的贫液打入脱硫塔1顶部与气体逆流接触,脱除硫化物并也同时脱去少部分CO2,吸收过的富液从塔底部出来进入闪蒸器2,热再生塔3,得到再生为贫度较高的贫液,经冷却用泵打入脱碳塔Ⅰ上段供精脱CO2用,以保证CO2净化度,再生塔顶再生气经冷凝器4冷凝其中水汽成水回入系统。再用泵从脱碳气提塔底另抽一股溶剂打入脱碳塔Ⅰ下段供粗脱碳用,吸收后两段溶剂混合富液经过闪蒸器Ⅱ,常介塔Ⅲ,气提塔Ⅳ得到再生。如对净化度要求不高时,也可同时脱除H2S和CO2的一段吸收流程见图2,原料气由吸收塔1下部进入,经过吸收后的净化气从塔顶排出,而吸收过的富液经闪蒸器2,再生塔3再生过的贫液送去吸收,再生方式可为气提或略加热气提,加热气提再生气需要冷凝回水。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按图1流程)在原料气中CO2为42%,H2S为5-6克/标米3,吸收压力为20公斤/厘米2(表)时,原料气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同时也脱除部份CO2,在脱硫塔进口处气体与溶剂比180-200,脱硫再生温度145-150℃,脱硫出口气体中含CO232%,H2S10毫米/标米3,然后脱硫气再进入带有两段吸收的脱碳塔脱碳,进入脱碳塔上段溶剂温度~5℃,进脱碳塔的下段溶剂温度~13℃,脱碳塔进口处气体与溶剂比为45,而上段溶剂与下段溶剂比为1∶3,气提塔进口处空气/溶剂比~20,此时脱碳后的净化气含总硫1毫米/标米3,CO2小于0.2%,当吸收压力上升,吸收温度下降,吸收效果更好,或者可加大气/液或者可提高净化度。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流量较高的煤气化后煤气的脱硫,可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实例吸收液组份为CH3O(C2H4O)XCH3,其中X=1,0.52%;X=2,3.11%;X=3,18.6%;X=4,27.74%;X=5,22.83%;X=6,16.99%;X=7,7.99%;X=8,2.23%。吸收压力22.6公斤/厘米2,原料气含H2S6.0克/标米3,CO239.0%,先经选择脱硫,吸收温度26℃,吸收气/液199,尔后经二段脱碳,上段温度5℃,下段温度13℃,气/液45,上下两段溶液比1∶3,最终净化气含H2S1ppm,CO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用于脱除混合气体中H↓〔2〕S、CO↓〔2〕和有机硫,其特点在于吸收液是由聚乙二醇二甲醚CH↓〔3〕O(C↓〔2〕H↓〔4〕O)↓〔x〕CH↓〔3〕的不同重量百分含量的同系物组成,大致为X=2,2—5%;X=3,18—19%;X=4,28—30%;X=5,23—26%;X=6,18—20%。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用于脱除混合气体中H2S、CO2和有机硫,其特点在于吸收液是由聚乙二醇二甲醚CH3O(C2H4O)xCH3的不同重量百分含量的同系物组成,大致为X=2,2-5%;X=3,18-19%;X=4,28-30%;X=5,23-26%;X=6,18-20%。2.依据权项1,具体吸收液组成为CH3O(C2H4O)XCH3,其中X=1,0.52%;X=2,3.11%;X=3,18.6%;X=4,27.74%;X=5,22.83%;X=6,16.98%;X=7,7.99%;X=8,2.23%。3.对原料气中含CO242%,H2S为5-6克/标米3,吸收压力20公斤/厘米2(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勇陆昌美张国慧刘敏健周定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