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749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显示亮度均匀,从而提高图像显示质量。为此,等离子显示装置具备等离子显示面板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图像信号处理电路(41)具有负载补正部(70),该负载补正部(70)具备:点亮单元数算出部(60),其按每个显示电极对且按每个子场算出点亮的放电单元的数目;负载值算出部(61),其根据点亮单元数算出部(60)中的算出结果来算出各放电单元的负载值;补正增益算出部(62),其根据负载值算出部(61)中的算出结果以及放电单元的位置来算出各放电单元的补正增益;和补正部(69),其从输入图像信号中减去将来自补正增益算出部(62)的输出和输入图像信号相乘的结果,并输出相减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壁挂电视机或大型监视器中所使用的。
技术介绍
作为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简称为“面板”)具有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相对配置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形成有众多的放电单元。在前面板上,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有多对由1对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按照覆盖这些显示电极对的方式形成有电介质层以及保护层。在背面板上,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电介质层和多个障壁,其中电介质层覆盖数据电极,障壁形成于电介质层上并与数据电极平行。在电介质层的表面和障壁的侧面形成有荧光体层。并且,按照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进行立体交叉的方式来相对配置前面板和后面板并将它们密封,在内部的放电空间中例如封入包含分压比5%的氙的放电气体。在此,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的相对的部分形成为放电单元。在这样的构成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通过放电气体来产生紫外线,用该紫外线来使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的各色的荧光体激励发光并进行彩色显示。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一般使用子场法,即在将1个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之后, 通过发光的子场的组合来进行灰度显示的方法。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在初始化期间中,对各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波形,在各放电单元产生初始化放电。由此,在各放电单元形成接下来的写入动作所需要的壁电荷,并且,还产生用于稳定地产生写入放电的引火粒子(用于产生写入放电的激励粒子)。在写入期间中,对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下面也将该动作记为“扫描”),并且,对数据电极选择性地施加与要进行显示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写入脉冲(下面也将这些动作统称为“写入”)。由此,在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之间选择性地产生写入放电,选择性地形成壁电荷。然后,在维持期间中,对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交替施加与要进行显示的亮度对应的规定次数的维持脉冲。由此,在进行了基于写入放电的壁电荷形成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使该放电单元发光(下面也将使放电单元维持发光记为“点亮”)。另外也将不使放电单元维持发光记为“非点亮”)。由此,在面板的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在该子场法中,例如,通过在多个子场中的一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中进行使全部的放电单元放电的全单元初始化动作,在其它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 对于进行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选择性地进行初始化放电,由此,能够极力减少与灰度显示无关的发光,并提高对比度。另外,近年来,伴随着面板的大画面、高解析度,等离子显示装置被期望更高的图像显示质量。但是,若在显示电极对间,在驱动阻抗产生差,则驱动电压的电压降会产生差, 由此会在显示相同亮度的图像信号时产生发光亮度的差。因此,公开了下述技术,即在显示电极对间,在驱动阻抗发生变化时,使在一个场内的子场的点亮模式进行变化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伴随着面板的大画面化、高解析度化,面板的驱动阻抗有增大的倾向。 因此,即使是在同一显示电极对上形成的放电单元,在形成于靠近驱动电路的位置的放电单元、和形成于远离驱动电路的位置的放电单元中,驱动电压的电压降的差有扩大的倾向。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降低同一显示电极对上形成于靠近驱动电路的位置的放电单元、和形成于远离驱动电路的位置的放电单元所产生的驱动电压的电压降的差所引起的发光亮度的差是困难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6-1848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具备等离子显示面板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其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由子场法驱动,具备多个放电单元,放电单元具有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子场法是在1个场内设置多个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子场,对每个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并且在维持期间产生与亮度权重对应的数目的维持脉冲,从而进行灰度显示的方法,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将输入图像信号变换为表示放电单元中的每个子场的发光/非发光的图像数据,且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具备点亮单元数算出部,其按每个显示电极对且按每个子场算出点亮的放电单元的数目;负载值算出部,其根据点亮单元数算出部中的算出结果来算出各放电单元的负载值;补正增益算出部,其根据负载值算出部中的算出结果以及放电单元的位置,来算出各放电单元的补正增益;和补正部,其从输入图像信号中减去将来自补正增益算出部的输出和输入图像信号相乘的结果。由此,由于能够用根据放电单元的位置的增益来进行负载补正,因此,即使在形成于同一显示电极对上的放电单元之间产生维持脉冲的电压降的差,也能够使显示亮度均勻,从而提高图像显示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板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面板的电极排列图。图3是表示对图1的面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波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图5A是用于说明由于驱动负载的变化而产生的发光亮度的差的概略图。图5B是用于说明由于驱动负载的变化而产生的发光亮度的差的概略图。图6A是用于概略说明负载(loading)效应的图。图6B是用于概略说明负载效应的图。图6C是用于概略说明负载效应的图。图6D是用于概略说明负载效应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负载补正的概略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负载值”的算出方法的概略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最大负载值”的算出方法的概略图。图11是概略地表示基于面板中的放电单元的行方向的位置的维持脉冲的电压降的差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基于放电单元的行方向的位置的补正量的图。图13是表示“窗口图案”中的区域C的面积和区域D的发光亮度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补正增益的非线性处理的一例的特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面板10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在玻璃制的前面板21上形成有多对由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构成的显示电极对M。并且,按照覆盖扫描电极22和维持电极23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25,在该电介质层25上形成保护层 26。另外,保护层沈为了降低放电单元中的放电开始电压,作为面板的材料,由已经被使用过的材料形成,即由在封入氖(Ne)气以及氙(Xe)气的情况下,2次电子发射系数较大且耐久性良好的MgO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构成。在背面板31上形成有多个数据电极32,按照覆盖数据电极32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33,在该电介质层33上形成井格状的障壁34。并且,在障壁34的侧面以及电介质层33 上设有发出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各色的光的荧光体层35。这些前面板21和背面板31按照隔着微小的放电空间而显示电极对M和数据电极32交叉的方式而相对配置,其外周部通过玻璃料(glass frit)等密封材料而被密封。 并且,在内部的放电空间中,封入氖和氙的混合气体来作为放电气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发光效率,使用氙分压为约10%的放电气体。放电空间通过障壁34而被划分为多个区划,在显示电极对M和数据电极32交叉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并且,通过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具备等离子显示面板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由子场法驱动,具备多个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具有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所述子场法是在1个场内设置多个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子场,对每个所述子场设定亮度权重,并且在所述维持期间产生与亮度权重对应的数目的维持脉冲,从而进行灰度显示的方法,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将输入图像信号变换为表示所述放电单元中的每个所述子场的发光/非发光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具备:点亮单元数算出部,其按每个所述显示电极对且按每个所述子场算出点亮的所述放电单元的数目;负载值算出部,其根据所述点亮单元数算出部中的算出结果来算出各所述放电单元的负载值;补正增益算出部,其根据所述负载值算出部中的算出结果以及所述放电单元的位置,来算出各所述放电单元的补正增益;和补正部,其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中减去将来自所述补正增益算出部的输出和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相乘的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朋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