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切削刀片和带有双面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451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面切削刀片及使用双面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该切削刀具包括刀具本体和安装于刀具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刀具本体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的至少一个刀片槽。所述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包括椭圆形顶表面、椭圆形底表面、分别在顶表面和底表面的两侧端部之间进行连接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分别在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两侧端部之间进行连接的一对角部、分别形成在顶表面与第一侧表面之间的交界部处以及底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的交界部处并呈弯曲形状的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双面切削刀片(cutting insert)和使用双面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双面切削刀片的球头立铣刀(ball nose end mill)。
技术介绍
球头立铣刀通常用于切削弯曲的表面。根据是否有切削刀片将球头立铣刀分为两类,即球头部分与立铣刀本体成整体的整体式球头立铣刀(solid ball nose end mill)和立铣刀本体上可释放地安装有切削刀片的可转位球头立铣刀(indexable ball nose end mill)ο在可转位球头立铣刀中,切削刀片通过螺钉等固定地安装在刀具本体上,使得切削刀片能够稳定地执行切削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螺钉对刀片仅有竖直夹紧力,因此其不足以支承由切削力引起的反作用力。特别是,在具有用于切削弯曲表面的圆弧形切削刃的球头立铣刀的切削刀片中,刀片会因由切削力引起的反作用力而绕螺钉转动。也就是说, 存在不能仅通过使用螺钉将切削刀片固定地安装在刀具本体上的问题。图1示出了韩国特开专利公报No. 10-2002-83423中公开的、作为现有技术示例的球头立铣刀,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对切削刀片和刀片槽的安装结构进行了修改。此外,图 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切削刀片。参见图1和2,形成在切削刀片2的底表面22上的凹部23与形成在刀片槽3的底壁31上的突部33接合。切削刀片2通过螺钉竖直地固定在刀片槽3上。突部33与凹部 23之间的接合将切削刀片2固定在刀片槽3上使得切削刀片2无法转动。在现有技术中,切削刀片需要在其底面上形成凹部。这是因为没有凹部的切削刀片可在执行切削任务的同时绕螺钉在刀片槽上转动。因此,现有的球头立铣刀使用单面切削刀片,单面切削刀片仅在切削刀片2的一面上形成有切削刃25、26。但是,在常规单面切削刀片中,当第一切削刃25执行切削任务时,第二切削刃沈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外部切削环境。在执行切削任务的过程中,第一切削刃所产生的碎屑与暴露的第二切削刃接触,从而导致第二切削刃磨损。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于现有球头立铣刀的切削刀片的第二切削刃在实际用于执行切削任务之前就显著地磨损。为此,其使用寿命显著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铣削刀具,其能够将切削刀片固定地安装在刀片槽上同时提高切削刀片的使用寿命,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具包括刀具本体和安装于所述刀具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所述刀具本体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的至少一个刀片槽。所述至少一个刀片槽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的内侧向上延伸的侧壁;自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向外延伸的后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后壁处的阳联接部。所述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包括 椭圆形顶表面;椭圆形底表面;将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连接的一对侧表面;分别形成于所述顶表面与所述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底表面与所述侧表面中的第二侧表面之间的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以及形成于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的两端处的一对角部。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关于椭圆的主轴180度旋转对称。所述角部之一中形成有阴联接部以与所述刀片槽的阳联接部接合。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具可以为球头立铣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切削刀片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对径向支承面,所述一对径向支承面形成在所述顶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以及所述底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之间。所述刀片槽可进一步包括支承壁,所述支承壁形成在所述侧壁上以与其中一个径向支承面接I=I O 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具的切削刀片中,所述顶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之间的角度以及所述底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角度在65度至90度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具的切削刀片中,所述阴联接部大体为V形,并且特别地,该V形的坡口角度在10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切削刀片能够被牢固地夹紧,因此防止了切削刀片因由切削力引起的反作用力而在刀片槽上转动。而且,在第一切削刃执行切削任务时,不执行切削任务的第二切削刃不会因碎屑而磨损。因此,可以提高切削刀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球头立铣刀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单面切削刀片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切削刀片的前视图。图4是沿图3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切削刀片的前视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切削刀片的侧视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球头立铣刀的刀片槽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球头立铣刀的侧视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球头立铣刀的前视立体图。图10是沿图8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要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片的前视图。图4是沿图3的线A-A截取的该切削刀片的截面图。切削刀片102具有椭圆形顶表面121和椭圆形底表面122。第一侧表面127 和第二侧表面1 将顶表面121与底表面122相连。在顶表面121和底表面122的两端形成有一对角部142、143。在顶表面121与第一侧表面127之间的交会部处形成呈弯曲形状4的第一切削刃125。在底表面122与第二侧表面1 之间的交会部处形成呈弯曲形状的第二切削刃126。该第一切削刃125和第二切削刃1 可以只是分别形成在顶表面121与第一侧表面127之间的交会部处和底表面122与第二侧表面128的交会部处。在顶表面121 与第一侧表面127之间可形成有第一断屑器140。在底表面122与第二侧表面1 之间可形成有第二断屑器14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切削刃125形成在第一断屑器140与第一侧表面127之间的交会部处,而第二切削刃1 形成在第二断屑器141与第二侧表面1 之间的交会部处。切削刀片102包括双面切削刀片,其中顶表面121与底表面122关于椭圆的主轴 M成180度旋转对称。在该对角部142、143中的一个上以凹入的方式形成有阴联接部143。 此外,在顶表面121与第二侧表面1 之间的交会部处以及在底表面122与第一侧表面127 之间的交会部处形成有一对径向支承面144、145(由144指示的径向支承面未示出)。切削刀片102的顶表面121与第一侧表面127之间的角度α以及切削刀片102 的底表面122与第二侧表面1 之间的角度α在65度至90度的范围内。进一步地,切削刀片102的阴联接部143呈V形。该V形的坡口角度Q在10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球头立铣刀的刀片槽的立体图。刀片槽103设置在刀具本体 101的前侧处,并接收双面切削刀片102。该刀片槽103包括以下部件底壁131、自底壁131 的内侧向上延伸的侧壁132、自底壁131和侧壁132向外延伸的后壁133、以及自后壁133 前突的阳联接部135。此外,支承壁136自刀片槽103的侧壁132的顶端突出。在侧壁132的底端与底壁131的交会处形成有突部137。将参照图8至10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片与刀片槽的联接构造。图8是球头立铣刀的前视立体图,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片安装于刀片槽。图 9是图8的侧视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8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当切削刀片102安装至刀具本体101的刀片槽103时,切削刀片102的底表面122安置成与刀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削用切削刀具,包括:刀具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刀具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其中,所述刀具本体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的至少一个刀片槽,所述至少一个刀片槽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的内侧向上延伸的侧壁、自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向外延伸的后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后壁处的阳联接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双面切削刀片包括椭圆形顶表面、椭圆形底表面、将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连接的一对侧表面、形成于所述顶表面与所述一对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之间的第一切削刃、形成于所述底表面与所述一对侧表面中的第二侧表面之间的第二切削刃、以及形成于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的两端处的一对角部,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关于椭圆的主轴180度旋转对称,所述一对角部中的一个角部中形成有阴联接部以与所述刀片槽的阳联接部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熙锡
申请(专利权)人:特固克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