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铰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369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铰接件,它具有下面的配件(22)和上面的配件(20),它们通过铰接轴(24)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上面的配件(22)上可枢转地安装有a)挡爪(30)和b)控制杆(38)。挡爪(30)具有鼻部(34)和第一联锁区域(36)。在下面的配件(22)上构成第二联锁区域(42)和控制凸轮(44)。所述控制凸轮(44)与所述挡爪的鼻部(34)配合,并且所述控制凸轮具有第一凹部(46)、弧形区域(48)和第二凹部(50)。当所述鼻部(34)在第一凹部(46)内时,两个联锁区域(36、42)的接合是可能的。当所述鼻部(34)贴靠在弧形区域(48)上,或者接合在第二凹部(50)中时,两个联锁区域(36、42)的接合是可能的。当所述鼻部(34)接合在第二凹部(50)中时,所述靠背铰接件被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铰接件,它具有下面的配件和上面的配件, 其中,上面的配件相对于下面的配件通过铰接轴可枢转地连接。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靠背铰接件是普遍已知的,仅作为示例参考DE 10 2005012 182 Al和 DE 10 2005 012 183 Al。对于这种类型的靠背铰接件经常使用所谓的圆盘、例如止动圆 盘,如它也可从述及的文献中看出。可选地使用摆动式铰接件,见示例DE 10 2004 007 043 B3。该铰接件能够连续地通过一个大的角度区域,通常通过360度调节。但是,对于靠背的 调节,这种大的调节区域不总是所要求和所希望的。此外,这样的铰接件意味着一定的耗 费,它必须与座椅支架和靠背支架相连接,它通常具有特有的外壳,该外壳不是必需的。期望的是,靠背在一定的角度区域内的使用位置中能够尽可能精细分级地调 节。基于所谓的设计位置,向后一些角度,并且向前一些角度,例如向前4-10°,并且向后 15-20°。通常情况下,整个调节区域位于15°到20°之间。基于该调节区域,靠背应该能 向前折叠。在此希望,该折叠过程能够快速实施,并且不进行止动。最终希望,该靠背能够 在向前折叠的情况下锁定。在向前折叠的位置内的调节过程通常不是必需的。所有这一切 借助已知的配件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靠背铰接件,其能够简单地构造,并且满足所述 的要求,即仅在调节区域内可特别精细分级地调节,能够快速地向前折叠,并且可在向前折 叠的位置中锁定。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靠背铰接件得以实现。少量的、简单的构件足够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靠背铰接件。该铰接件能够直接在车 辆座椅的例如靠背支架和座椅支架的现有构件上实现。它需要不怎么特别的结构元件。它 非常节省空间,并非常扁平地构造。在一个替代形式中,铰接件也设计和制造为预制的单 元,所述单元装配在靠背支架和座椅支架上。那么,存在特有的上面的配件,该配件不与靠 背支架相互重合,并且存在特有的下面的配件,该配件不是座椅支架的一部分。在靠背的向前折叠的位置中,挡爪的鼻部接合在第二凹部中,因此在向前折叠的 位置中实现锁定。所述鼻部也控制两个联锁区域之间的联锁过程。只有当该鼻部位于第一 凹部内部时,联锁才是可能的。只要该鼻部位于弧形区域上,则所述联锁区域相互远离,使 得接合不再是可能的。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靠背铰接件既能够在使用位置内非常快速地调 节,也可以直接在使用位置内从后面的位置调节到前面的位置中。但是它也能够非常快速 地向前折叠,而不会在此妨碍联锁区域。为使用者清楚地指明了靠背的使用位置的调节区 域的界限。只要所述鼻部位于第一凹部内,该靠背就位于调节区域内。只有当所述挡爪抬 起到,使得所述鼻部到达弧形区域的高度时,才能离开调节区域。因此,清楚地限定了运动3过程。两个联锁区域的齿部是相互一致并且尽可能为细齿的。所述接合区域优选延伸通 过一个更大的角度区域、例如10-30°的角度区域,以至于虽然是细齿,仍能实现防止事故 的锁定。控制杆具有夹臂,该夹臂使第一联锁区域移动并且保持与第二联锁区域的接合。所 述挡爪具有松脱凸出部。如果控制杆足够宽地转动,那么它撞到该松脱凸出部上,并且挡爪 转动脱离接合。所述角度区域与实际要求相匹配,在所述角度区域内,鼻部能够在第一凹部中运 动。同样地,弧形区域延伸通过的角度区域与用户的实际要求相匹配。所述第二凹部在角 度上定位为,使得靠背实际上是水平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特征由其它权利要求以及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理解的实施例 的下述说明得出,因为在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解释。在附图中示出图1示出铰接件的视图,所述铰接件位于设计位置中,并应用在靠背的靠背支架 和座椅支架之间;图2示出如图1的图示,但是所述靠背现在尽可能在调节区域内向后倾斜和锁 定;图3示出如图1的视图,但是所述靠背现在以小的角度向前倾斜,并达到调节区域 的前端;以及图4示出如图1的视图,但是所述靠背现在向前折叠至水平。 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靠背铰接件具有上面的配件20和下面的配件22,它们通过铰接轴M可枢转 地连接,并且组合成一个元件。如图所示,该上面的配件20能够是一个单独的构件,其与靠 背支架26相连接,但是也可以是该靠背支架沈的零件。下面的配件22同样能够是一个单 独的构件,如图所示,它与座椅支架观相连接,但是也可以是座椅支架观的零件。在上面的配件20上可枢转地围绕挡爪轴32地安装挡爪30。该挡爪30基本上是 L形的。短的L腿构成指向铰接轴M的鼻部34。长的L腿的自由端安装在挡爪轴32上。 控制凸出部向上且反向于鼻部34突起。在对面的,在长的L腿的朝向铰接轴M的下表面 上和鼻部34的周围构成第一联锁区域,它通过细齿的齿部形成。该齿部在围绕铰接轴34 的圆弧上延伸并且延伸大约45°的弧形角。此外,在上面的配件20上和在与挡爪30相同的平面中围绕控制杆轴40可枢转地 安装控制杆38。在所示出的锁定位置中,该控制杆将挡爪30挤压到锁定位置中并且使其保 持在锁定位置中。在下面的配件22上,沿负χ方向看,一个接着一个地构成第二联锁区域42和控制 凸轮44,它们以铰接轴M为中心。第二联锁区域42与第一联锁区域36配合,并且相应地 啮合,第二联锁区域例如延伸通过大约30°的弧形角。所述齿部构造为,使得在特别是小 于1°,优选约为0.5°的等级内实现尽可能精细分级地止动。所述控制凸轮44比第二联 锁区域42径向更向内地设置。相差径向鼻部长度的10%-90%,准确地说是在鼻部的自由端和第一联锁区域之间的径向距离的10% -90%,优选位于30% -70%的范围内。所述控制凸轮44分为三个单独的区,即直接连接在第二联锁区域42上的第一凹 部46、弧形区域48和第二凹部50。第一凹部延伸通过大约30°的弧形角。扣除鼻部34占 去的弧形角,得出所述靠背支架26的自由的调节区域,并且因此得出所述靠背在正常使用 位置中的自由的调节区域。图2和3示出靠背的界限。所述弧形区域延伸通过约90°的 弧形角,并且比凹部46、50径向更向外地延伸。如果所述鼻部34与弧形区域48接触,那么 联锁区域36、42的接合是不可能的。仅当所述鼻部34位于第一凹部46内部时,所述联锁 区域36、42的接合才是可能的。该第一凹部46具有底线M。该底线不被鼻部34触碰,即 与鼻部34的自由端始终具有距离,见图1到图3。因此,该底线M在径向上以大于鼻部34 的自由长度比第二联锁区域42更接近铰接轴M。所述第二凹部50以精确配合的方式容纳所述鼻部34的自由端,并且因此形成用 于鼻部34的止动凹口。当所述鼻部34与第二凹部50接合时,靠背支架沈实际上是水平 的,并且因此靠背实际上也是水平的。在该状态中,锁止是可能的,这也在图4中示出,控制 杆锁住挡爪30。凹部46、50位于围绕铰接轴M的相同的圆弧上。所述鼻部34具有后面的鼻部侧面56和前面的鼻部侧面58。这两个侧面基本上径 向分布。角距在5°到20°之间,它例如为10°。第一凹部46在周长方向上通过后面的侧 面60和前面的侧面62限界。这些侧面60、62基本上径向分布。第二凹部50通过后面的 止动侧面64和前面的止动侧面66限界,这些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铰接件,具有下面的配件(22)和上面的配件(20),其中,所述上面的配件(20)与所述下面的配件(22)通过铰接轴(24)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上面的配件(20)上安装有a)能围绕挡爪轴(32)枢转的挡爪(30)和b)能围绕控制杆轴(40)枢转的控制杆(38),所述控制杆(38)与所述挡爪(30)配合,所述挡爪(30)具有鼻部(34)和第一联锁区域(36),在所述下面的配件(22)上一个接着一个地构成第二联锁区域(42)和控制凸轮(44),所述第二联锁区域(42)与所述第一联锁区域(36)配合,所述控制凸轮(44)与所述挡爪(30)的所述鼻部(34)配合,并且所述控制凸轮(44)具有第一凹部(46)、弧形区域(48)和第二凹部(50),几何结构设计为,使得当所述鼻部(34)在所述第一凹部(46)内时,所述两个联锁区域(36、42)能够接合,并且当所述鼻部(34)贴靠在所述弧形区域(48)上或者接合在所述第二凹部(50)中时,所述两个联锁区域(36、42)不接合,并且当所述鼻部(34)接合在所述第二凹部(50)中时,所述靠背铰接件被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尔弗里德·贝内克
申请(专利权)人: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