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35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阀用于在液体运输系统中使用。其包括阀外壳(1),该阀外壳(1)具有入口侧(17)和出口侧(18),所述阀外壳设有压力保持装置以及量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保持装置用于保持入口侧和出口侧之间的恒定压差,所述量控制装置用于设定通过阀的最大流量并调节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在流动路径中协作的两个圆筒壳体元件(2、3),该两个圆筒壳体元件都使材料从除重叠区域外的区域被移除,由此在所述控制阀的流动路径中产生未覆盖区域(25)。外圆筒壳体元件(3)能够相对于所述阀外壳固定地旋转,而内圆筒壳体元件(2)可以通过可旋转手柄(13)旋转,由此可以在协作的所述圆筒壳体元件(2、3)之间提供较大或较小的开口(25)。与所述阀外壳的座孔(8)协作的两个圆筒壳体元件(2、3)也可以沿轴向方向移位(26),从而导致所产生的开口(25)的增大或减小。因此,可以在预设定之前例如通过致动器来调节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具有位于阀外壳中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在所述 阀外壳中安装有压力保持装置,用于保持入口侧与出口侧之间的恒定压差,所述组件包括 旋转隔膜和节流构件,该节流构件将自身设定成分别在入口压力与出口压力之间处于平 衡、以及在一方面的入口压力和另一方面的出口压力以及弹簧力之间处于平衡,并且还具 有量控制装置,该量控制装置具有可调节的基本设定和流量开口减小装置,该流量开口减 小装置可以经由与一致动器连接的心轴致动,其中通过具有协作的外滑动壳体面和内滑动 壳体面的孔口的相互旋转来建立量的控制,并且其中通过下游圆筒壳体面的轴向移动,使 通过致动器建立的流量的减小作为基本设定而发生,且为了下游阻塞,所述物体承载有用 于与阀外壳协作的密封区域。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控制阀包括流量差调节器,所述流量差调节器与一装置结 合用来对流经所述调节器的液体量进行预设定和调节。在这样的控制阀中,使用压差调节 器作为压力保持装置来用于保持横跨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恒定压差,而与流经压力保持装置 的液体量无关,同样地节流构件将其自身设定成在一方面的入口压力和另一方面的出口压 力以及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从而使得压力差将总是相同的,而与诸如通过调节器的 流量的其它情况无关。用于预设定和调节液体流量的装置包括作为量控制装置的孔口,所 述孔口可以从外面调节到基本设定,从而为最大流量提供开口,并且另外可以包括流量开 口减小装置,该流量开口减小装置可以经由外面的致动器致动。W02006 136158A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在液体运输系统中使用的控制阀,该控制阀 具有阀外壳,该阀外壳具有入口侧和出口侧,其中阀外壳设有压力保持装置,用于保持入口 侧和出口侧之间的恒定压差,而与流经压力保持装置的液体量无关,同样地所包括的节流 构件与旋转隔膜一起将其自身设定成一方面在入口压力的作用下并且另一方面在出口压 力及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此外,阀外壳设有量控制装置,该量控制装置布置在压力保持装置的上游并且包 括可以调节至基本设定的孔口,从而为最大流量提供开口,并且其另外还包括流量开口减 小装置,该流量开口减小装置可以经由外面的致动器致动,其中通过具有凹槽的孔口的两 个同心环相互旋转大约180度来提供流量控制装置的基本设定,从而在控制阀的流动路径 中提供未覆盖区域,并且其中通过下游的同心物体的轴向移动,使通过致动器影响而实现 的在流动路径中的未覆盖区域的减小作为基本设定发生,且所述物体承载有密封区域,用 于与控制阀协作,以便在通过致动器而最大轴向地压入的位置上形成下游阻塞,即,如权利 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这种控制阀的缺陷不是涉及阀的功能,而特别地是由诸如铜的高的原材料价格引 起,所述铜构成了黄铜合金的相当大的部分,所述黄铜合金用作仿形棒(profile rods)来 作为用于这种控制阀中的许多内部元件的原始材料。控制阀需要对主要由黄铜制成的许多不同物体进行许多加工,黄铜本身非常昂贵并且此外涉及损耗,从这种意义上讲,以棒的形 状购买用于生产的含铜的黄铜材料的每公斤的价格,与作为来自物体制造的切屑来出售而 用于重新加工成棒材的相同的黄铜合金的每公斤的销售价格相比,前者显著更高。对此应该补充的是,当节流构件处于其压入位置时,由于入口压力在旋转隔膜的 外侧没有压力释放发生,因此结合在压力保持装置中以保持恒定压差的旋转隔膜很容易过 载。在该隔膜上的持久的压力影响使材料磨损并延展,因此削弱了所述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这些不足和缺陷,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控制阀来实现, 其中通过也是包括协作的上游的圆筒壳体面的物体的轴向移动,使通过致动器影响而实现 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未覆盖区域的减小作为基本设定发生,并且其中为了下游阻塞而与阀外 壳协作的密封区域被承载在与协作的下游的圆筒壳体面的半径相比,离圆筒壳体面的轴线 的距离更大的距离处。这确保用于孔口的协作的同轴的圆筒壳体面的材料实质上总是呈现在所承载的 密封区域的直径内。因为就尺寸而言,该类型的控制阀通过具有所承载的密封区域一样的 有效关闭直径而具备有力的竞争力,其重点在于具有孔口的协作的圆筒壳体元件的物体 可以由具有显著较小直径的圆形棒材制成,因此可以由比先前已知的相关控制阀少很多的 材料制成,其中孔口的协作的圆筒壳体面的直径呈现为比上述有效关闭直径大。当如权利要求2和3中所述,毛细通道构造成使得心轴被压入最多时,其在旋转隔 膜的外侧上阻塞来自入口的压力时,隔膜将在其被动位置上被释放。当如权利要求4所述,心轴设有复位弹簧时,所述心轴据此将在由致动器引起的 压入完成时被复位,之后隔膜将再次起作用,克服外部压力的影响。当如权利要求5所述,通过铸造或锻造将阀外壳制成一体件时,正如可实现材料 的节约那样,由于避免了在阀外壳上对相关联的联接面进行加工,所以额外实现了简化的 加工。当如权利要求6所述,将压力保持装置和量控制装置安装在阀外壳中的同一开口 中时,也实现了材料的节约。当如权利要求7所述,对协作的同轴的圆筒壳体面给予相同的轴向移动时,实现 了响应于来自外部致动器的影响的、具有更独特、可再现、安全功能的控制阀。当如权利要求8所述,物体构造成使得协作的下游的圆筒壳体面被节流构件完全 地或部分地环绕时,也实现了材料的节约。最后,如权利要求9所述,为包括可旋转的协作的同轴的圆筒壳体面的物体设置 外部可接触到的可旋转手柄是有利的,由此在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的系统已经投入使用 之后,可以将量控制装置的基本设定轻易地调节至所期望的基本设定。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的工作示例,其中图1示出了在竖直剖面图中观察到的控制阀,图2示出了图1中标示为II的阀区域的放大视图,图3示出了相同的区域,但是心轴处于压入位置,以及图4-图7示出了四种不同基本设定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在图1中,以剖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具有入口 17和出 口(18)的阀外壳1。压力保持机构包括旋转(rolling)隔膜5和支撑旋转隔膜的节流构件 6。在入口 17处的压力通过位于心轴10中的钻孔12以及在心轴和圆筒壳体元件3之间的 毛细通道22而被传递至旋转隔膜5的外侧23。入口压力将从那里沿着圆筒壳体元件5的 外侧M传播至空间23,并由此传播至隔膜5的外侧。弹簧9在节流构件6的关闭直径内与压力协作,将节流构件6推动至其顶部位置。在使用中,在入口压力17与加上来自弹簧9的弹簧力的出口压力18之间建立平 衡。因此,在给定的弹簧力的情况下,该压差将保持恒定。图2示出了用于调节和任选地阻塞流量的装置。外圆筒壳体元件3设有延伸过大 约一半圆周的环形凹槽。在外圆筒壳体元件内并与其同轴地存在具有相应环形凹槽的内圆 筒壳体元件2。内圆筒壳体元件2通过心轴10而与可旋转手柄13相连接,使得通过可旋转 的手柄13可以调节其相对于外圆筒壳体元件3的角度位置。因此,可以手动调节协作的圆 筒壳体元件2和圆筒壳体元件3之间的在圆周方向上的重叠,并由此可以调节经过调节器 的最大流量。圆筒壳体元件2和圆筒壳体元件3相对于彼此轴向固定。然而,二者都可克服压 缩弹簧15的作用而相对于座孔8轴向地移位并因而也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具有位于阀外壳中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在所述阀外壳中安装有压力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入口侧与所述出口侧之间的恒定压差,所述组件包括旋转隔膜和节流构件,所述节流构件将自身设定成分别在入口压力与出口压力之间处于平衡、以及在一方面的所述入口压力和另一方面的所述出口压力以及弹簧力之间处于平衡,并且还具有量控制装置,所述量控制装置具有可调节的基本设定和流量开口减小装置,所述流量开口减小装置可以经由与一致动器连接的心轴致动,其中通过具有协作的外滑动壳体面和内滑动壳体面的孔口的相互旋转来建立量的控制,并且其中通过下游的圆筒壳体面的轴向移动,使通过所述致动器建立的流量的减小作为基本设定发生,且为了下游阻塞,所述物体承载有用于与所述阀外壳协作的密封区域,其特征在于,通过也是包括协作的上游的圆筒壳体面的所述物体的轴向移动,使通过所述致动器影响而实现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未覆盖区域的减小作为基本设定发生,并且为了下游阻塞而与所述阀外壳协作的所述密封区域被承载在与协作的所述下游的圆筒壳体面的半径相比,离所述圆筒壳体面的轴线的距离更大的距离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格尼丝·约尔根森
申请(专利权)人:弗雷泽公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