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02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阀座板,该阀座板具有多个阀口;阀体,该阀体与该阀座板面对;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使阀体绕规定的旋转轴线旋转。在阀体与阀座接触的状态,该阀体按照使各阀口实现开闭的方式旋转。多个阀口设置于以上述阀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半径不同的多个假想圆上。其结果是,可在避免控制阀的整体尺寸增加的情况下,增加阀口的数量。另外,获得阀口的开闭控制的自由度优良的控制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换流体回路中的流体的流动通路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比如,在电冰箱的致冷剂回路中,装配有控制阀,该控制阀用于切换该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的流动通路。作为这样的控制阀,比如,人们提出有下述的类型,其包括阀座和阀体,该阀座具有多个(比如,二个)阀口,其呈平面状,该阀体与该阀座滑动接触。上述阀体在与阀座接触的状态是绕与阀座的面垂直的轴线旋转。通过该阀体的旋转,调节各阀口的打开程度。另外,通过止动件,将上述阀体的旋转范围限制在小于360度的角度范围内。一根致冷剂流入管与上述控制阀连接。另外,致冷剂流出管与上述阀口连接。通过阀体的旋转,使致冷剂的流动通路在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切换,该第一通路从流入管朝向其中一个流出管,该第二通路从流入管朝向另一个流出管。为了能够通过一个控制阀,对多个致冷剂流动通路进行切换,必须将多个阀口设置于控制阀上。但是,在过去的控制阀中,全部的阀口以规定角间距,设置于以阀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一个假想圆上。由此,如果阀口的数量增加,则应设置阀口的假想圆的半径也增加,其结果是,控制阀的体积增加。另外,由于通过一个阀体,对设置于同一假想圆上的多个阀口的开闭进行控制,故不能够分别单独地确定各阀口的开闭图形。因此,阀口的开闭控制缺乏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可在避免体积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开口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对阀口的开闭的自由度优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包括阀座,该阀座具有多个阀口;阀体,该阀体与该阀座面对;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使阀体绕规定的旋转轴线旋转。在阀体与阀座接触的状态,该阀体按照使各阀口实现开闭的方式旋转,上述多个阀口设置于以上述阀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半径不同的多个假想圆上。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其为沿图3(a)中的1-1线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控制阀的底视图;图3(a)为沿图1中的3a~3a线的剖视图;图3(b)为阀体从图3(a)所示位置旋转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c)为阀体从图3(b)所示位置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d)为阀体从图3(c)所示位置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e)为阀体从图3(d)所示位置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使各阀口与进口的连接状态,与图3(a)~3(e)所示的阀体的各旋转位置相对应的曲线图;图5为阀体的控制部的变换实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所示的控制阀装配于比如,电冰箱中的冷却回路(图中未示出)中,采用该控制阀,以便切换该冷却回路中的多条致冷剂流动通路(比如,冷藏用循环通路与冷冻用的循环通路)。该控制阀包括密封外壳1,以及阀座板3,该密封外壳1呈圆筒状,其一端开口,该阀座板3以气体密封方式固定于上述密封外壳1的开口端。上述密封外壳1由非磁性金属形成。该密封外壳1包括较小直径部1a,以及较大直径部1b,该较大直径部1b靠近密封外壳1的开口端设置。在密封外壳1中的较小直径部1a的周围,安装有一对电磁线圈2。电缆16通过接插件15,与两个电磁线圈2连接。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通过电缆16和接插件15,向两个电磁线圈2供给电流。象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上述阀座板3呈圆盘状。该阀座板3在离开其轴心O的位置,具有进口11,该进口11与密封外壳1的内部空间连通。流入管8按照与进口11连通的方式,固定于阀座板3上。上述阀座板3在离开其轴心O的位置,具有与密封外壳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阀口12a,第二阀口12b和第三阀口12c。第一流出管9a按照与第一阀口12a连通的方式,固定于阀座板3上。第二流出管9b按照与第二阀口12b连通的方式,固定于阀座板3上。第三流出管9c按照与第三阀口12c连通的方式,固定于阀座板3上。从上述流入管8,通过进口11而送入密封外壳1内的致冷剂可通过第一阀口~第三阀口12a~12c,朝向第一流出管~第三流出管9a~9c流出。象图2所示的那样,上述第一阀口12a和第三阀口12c设置于距上述阀座板3的轴心O,规定距离R1的位置。换言之,第一阀口12a和第三阀口12c以规定角间距设置于以阀座板3的轴心O为中心的半径R1的第一假想圆C1上。另外,上述第二阀口12b设置于距上述阀座板3的轴心O,规定距离R2的位置。换言之,第二阀口12b设置于以阀座板3的轴心O为中心的半径R2的第二假想圆C2上。在本实施例中,半径R2大于半径R1。第二阀口12b就上述两个假想圆C1,C2的周向来说,设置于第一阀口12a和第三阀口12c之间。上述进口11设置于第二假想圆C2的外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三个阀口12a~12c的直径相同。另外,按照上述半径R2与半径R1之间的差值大于阀口12a~12c的直径的方式,设定于半径R1,R2和阀口12a~12c的直径。象图1所示的那样,在上述阀座板3的内侧面,形成有位于上述阀座板3的轴心O的轴孔3a。在上述密封外壳1的密封端的中心,形成有嵌合凹部1c。轴4按照沿密封外壳1的轴线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外壳1内部。该轴4的一端与轴孔3a嵌合,并且轴4的另一端与嵌合凹部1c嵌合,由此,将上述轴4支承于阀座板3和密封外壳1上。在密封外壳1内部,设置有由永久磁铁形成的转子5,以及可与该转子一起旋转的阀体6。该转子5包括使上述轴4穿过的支承孔5c,上述阀体6包括使上述轴4穿过的支承孔6b。上述转子5和阀体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轴4上。在上述转子5的底部,形成有嵌合槽5a。上述阀体6包括嵌合突起6a,该嵌合突起6a与该嵌合槽5a嵌合。由于上述嵌合突起6a与嵌合槽5a嵌合,上述阀体6按照不相对转子5旋转的方式,与该转子5连接。上述阀体6与上述阀座板3一起,形成有选择地实现第一阀口~第三阀口12a~12c的打开和关闭的阀机构20。转子5和上述电磁线圈2形成用于使阀体6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即,驱动马达。作为驱动马达,采用比如,步进马达。驱动马达对应于来自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器的指令,对阀体6的旋转位置进行控制。在上述转子5的顶端面与密封外壳1的内端面之间,设置有作为偏置部件的压缩弹簧10。该压缩弹簧10通过转子5,将阀体6朝向阀座板3偏置,将该阀体6压靠于阀座板3上。另外,阀体6所接触的阀座板3的面与轴4的轴线相垂直。换言之,阀体6所接触的阀座板3的面与阀体6的旋转轴线相垂直。象图1和图3(a)~图3(c)所示的那样,阀体6包括控制部6c,该控制部6c用于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上述第一阀口~第三阀口12a~12c。该控制部6c的前端面与上述阀座板3接触,伴随阀体6的旋转,在阀座板3上滑动。控制部6c的截面形状如图3(a)~图3(e)所示。该控制部6c包括与上述第一假想圆C1相对应的部分,以及与上述第二假想圆C2相对应的部分。与第一假想圆C1相对应的部分按照将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12a,12c关闭的方式作用。与第二假想圆C2相对应的部分按照将第二阀口12b关闭的方式作用。限位环7设置于上述密封外壳1中的较大直径部1b内部。该限位环7包括突起7b,该突起7b与形成于上述阀座板3上的凹部3b嵌合。由于上述突起7b与上述凹部3b嵌合,故限制限位环7相对阀座板3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阀座,该阀座具有多个阀口;阀体,该阀体与该阀座面对;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使阀体绕规定的旋转轴线旋转,在阀体与阀座接触的状态,该阀体按照使各阀口实现开闭的方式旋转,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阀口设置于以上述阀 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半径不同的多个假想圆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豊田和政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