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文福专利>正文

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5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控制阀,它包括阀体、密封圈、阀芯和主轴,其特征是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和活塞构成阀门的压缩机构,活塞与空心主轴的上端相连接,空心主轴带动设置有侧孔的阀芯上、下运动,在空心主轴上设置有弹簧和定位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自动补偿的方法杜绝外漏,当空心主轴带动阀芯下移时,介质不接触密封圈的表面,直接从阀芯的侧孔流向阀门的出口处,即减少密封圈的磨损,又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控制阀的开关频率比较高,无论是内漏、或是外漏,只需拧紧阀门后盖的螺栓就可以恢复状态,并且避免外漏现象,可以通过更换密封圈的方式防漏,还具有带压维护的功能,能够减少维修频率和停产所造成的损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是一种控制阀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阀门为平面密封结构,即通过阀芯与阀座上的阀孔配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其缺点是阀芯和阀座均为硬质材料,当介质中含有颗粒状杂质和污垢时,经过长期冲刷阀座和阀芯的表面,破坏了其密封作用,就会产生内漏,当介质冲击阀芯同时,阀杆也产生振动,造成阀杆填料松动而外漏,还有阀体中部法兰连接处也经常出现外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填封性能好的控制阀。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阀体、密封圈、阀芯和主轴,其特征是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和活塞构成阀门的压缩机构,活塞与空心主轴的上端相连接,空心主轴带动设置有侧孔的阀芯上、下运动,在空心主轴上设置有弹簧和定位圈。本技术采用了自动补偿的方法杜绝外漏,当空心主轴带动阀芯下移时,介质不接触密封圈的表面,直接从阀芯的侧孔流向阀门的出口处,即减少密封圈的磨损,又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控制阀的开关频率比较高,无论是内漏、或是外漏,只需拧紧阀门后盖的螺栓就可以恢复状态,并且避免外漏现象,可以通过更换密封圈的方式防漏,另外本技术还具有带压维护的功能,能够减少维修频率和停产所造成的损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控制阀包括弹簧垫圈1、螺钉2、阀盖3、密封圈4和6-7、螺母5、阀芯8、阀体9、空心主轴10、弹簧11和1 7、弹簧压垫12、V型密封圈13和20、通盖14、空心主轴定位圈15、压盖16、下气缸盖18、弹簧螺母19、气缸活塞21和上气缸盖22,上气缸盖22、下气缸盖18和活塞21构成阀门的压缩机构,活塞21与空心主轴10的上端相连接,空心主轴10带动设置有侧孔的阀芯8上、下运动,在空心主轴10上设置有弹簧11、17和定位圈15。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阀,它包括阀体、密封圈、阀芯和主轴,其特征是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和活塞构成阀门的压缩机构,活塞与空心主轴的上端相连接,空心主轴带动设置有侧孔的阀芯上、下运动,在空心主轴上设置有弹簧和定位圈。专利摘要一种控制阀,它包括阀体、密封圈、阀芯和主轴,其特征是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和活塞构成阀门的压缩机构,活塞与空心主轴的上端相连接,空心主轴带动设置有侧孔的阀芯上、下运动,在空心主轴上设置有弹簧和定位圈。本技术采用了自动补偿的方法杜绝外漏,当空心主轴带动阀芯下移时,介质不接触密封圈的表面,直接从阀芯的侧孔流向阀门的出口处,即减少密封圈的磨损,又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控制阀的开关频率比较高,无论是内漏、或是外漏,只需拧紧阀门后盖的螺栓就可以恢复状态,并且避免外漏现象,可以通过更换密封圈的方式防漏,还具有带压维护的功能,能够减少维修频率和停产所造成的损失。文档编号F16K13/00GK2620147SQ0321250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蔡文福 申请人:蔡文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阀,它包括阀体、密封圈、阀芯和主轴,其特征是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和活塞构成阀门的压缩机构,活塞与空心主轴的上端相连接,空心主轴带动设置有侧孔的阀芯上、下运动,在空心主轴上设置有弹簧和定位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福
申请(专利权)人:蔡文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