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量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8393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的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质量(12)和二级飞轮质量(14),它们相对于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r)可转动,且通过连接装置(26)可转动地弹性地相互连接。连接装置(26)包括至少两个枢转杆(28),该至少两个枢转杆(28)与两个飞轮质量(14,12)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与关联于另一个飞轮质量(12,14)的控制轮廓(36)相互作用。枢转杆(28)通过弹性元件(40)而抵着控制轮廓(36)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转动轴线(r)从外部向内被预拉伸。弹性元件(40)中的每个的中心段在相对于转动轴线(r)的径向方向上被配置在控制轮廓(36)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质量飞轮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的双质量飞轮(dual mass flywheel)。这样的双质量飞轮在机动车辆中用作在发动机空转过程期间的动能的中间储存器以及用于吸收并减弱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的旋转振动。为此目的,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质量和二级飞轮质量,它们相对于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是可旋转的并且通过连接装置转动地且弹性地相互连接。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枢转杆(Pivot lever),该至少两个枢转杆与两个飞轮质量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与关联于另一个飞轮质量的控制部分配合。在此方面,枢转杆相对于转动轴线在径向方向上通过弹性元件从外部被偏置到朝向控制部分的内部。例如从WO 2004/016968获知的双质量飞轮,其连接装置包括枢转杆,枢转杆通过在径向方向上布置的弹簧元件从外部被挤压至朝向内凸轮的内部。DE 32 13 748 Al描述了用于离合器盘的稍微不同结构的连接装置。为了使枢转杆朝向内凸轮偏置而设置的弹簧元件在此被布置成相切于围绕内凸轮的转动轴线。已知的双质量飞轮的不足在于,由于作用于单个部件上的离心力,因而在其操作上产生所不希望的各连接装置的连接特性依赖于速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连接装置的双质量飞轮,该连接装置具有几乎不依赖于速度的连接特性。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并且特别地在于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各自的中间部分相对于转动轴线在径向方向上被布置在控制部分内的双质量飞轮来实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中,在操作中作用于弹性元件的离心力最小,因为弹性元件被布置成比先前的通常元件更接近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在已知的设计中,弹性元件离转动轴线的最小间隔受到与枢转杆配合且具有特定控制部分的内凸轮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做出相反的规定来设计双质量飞轮,使得弹性元件相对于控制部分在径向方向上被基本上更向内地布置。这不妨碍弹性元件的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伸出超过控制部分。唯一重要的是,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各自的中心部分或一个中心区域,即例如弹性元件的重心,被布置成比控制部分的与枢转杆配合的表面更接近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由于弹性元件的向内配置的布置,弹性元件和/或与它们配合的枢转杆可被制成相对地短。与此相关的所使用的部件的质量的减小(与常规的构思相比)另外地减小了作用于单个部件上的离心力的干扰影响。由于弹性元件特别地易于在操作双质量飞轮时产生离心力,因此本构思以特别有效地方式使依赖速度的影响最小。可另外同时实现的是,在径向方向可得到更多的结构空间用于控制部分的设计。换句话说,控制部分的设计仅通过更向外地配置的部件而被限制到较小的程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还可以呈现更紧凑的结构。 控制部分优选地在内凸轮处形成。 根据实施方式,弹性元件每个基本上在切向方向延伸,特别是使弹性元件差不多完全压缩。“基本上在切向方向”应这样理解,其涵盖了与切向对准的甚至是轻微的偏差,例如在提高各弹性元件的延伸上所发生的偏差。弹性元件可比枢转杆的枢转轴离转动轴线的间隔小,枢转杆围绕枢转轴是可枢转的。这意味着不用必须地使枢转杆的所有部分在操作期间总是比弹性元件的每个部分更远离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在该实施方式中更具决定性的是,支撑枢转杆的枢转轴比弹性元件更径向地向外布置。弹性元件特别地被布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圆环内,该圆环与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同心地布置且其半径由枢转轴至转动轴线的间隔来界定。可做出使支撑工具与每个弹性元件相关联的设置,所述支撑工具被布置在关联于枢转杆的飞轮质量处,且适于在径向方向上支撑各弹性元件。支撑工具使弹性元件保持在其拟在双质量飞轮操作期间使用的位置上,并且抵制所产生的离心力。支撑工具特别地被直接模制在对应的飞轮质量处。由于支撑工具和弹性元件与每个飞轮质量相关联,所以避免了这些部件之间的相对磨损运动。支撑工具可特别地是多个分段(segment)——从转动轴线观察——各分段略微中凸地弯曲,以能够以改进的方式在径向方向上接受在具体的操作状态中产生的弹性元件的变形。此外,弹性元件中的每个可以与一对枢转杆接触。这样的结构在结构方面容易解决且仅需要小数目的部件。控制部分可被划分成多个相同的部分,且使枢转杆的每对与所述部分中的一个相关联或与其配合。弹性元件优选地是弹簧,特别地是螺旋弹簧。与常规的设计相比,当弹性元件被布置成相对于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而轴向地偏离控制部分,并且使其至少适用于相对于控制部分的中心平面的弹性元件的中心平面时,弹性元件径向地在控制部分内的布置可特别有利地被实施。至少一个驱动元件(driver element)(例如辊装置)可与每个枢转杆相关联且与控制部分接触,同时驱动元件和控制表面接触所处的第一平面被布置成相对于转动轴线而轴向地偏离枢转杆被布置在其中的第二平面。换句话说,弹性元件和控制部分在双质量飞轮的轴向方向上被布置在彼此后面,任选地还在轴向方向部分重合。在某些情况下,可利用控制部分内的径向方向上的空间,用于布置连接装置的部件,由此,在轴向方向上减小了双质量飞轮的空间需求。根据有利的另外的开发,独立的驱动元件与每个枢转杆相关联。此外,弹性元件可被布置在第二平面中。为优化由弹性元件产生且作用在单个枢转杆上的扭矩至控制部分上的传递,可做出这样的设置,即枢转杆每个都具有包含小于180°的角的两个臂。这意味着单个枢转杆的两个臂被布置成不相互平行。枢转杆的枢转轴特别地被配置在枢转杆的通过对应的弹性元件而起作用的端部和与控制部分接触的端部之间。枢转杆特别地经由各自的辊装置与控制部分接触。枢转杆可枢转地连接到两个飞轮质量中的一个。可从所附的权利要求、从说明书和从附图中可以看见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示出沿转动轴线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的横截面;图2示出垂直于转动轴线穿过图1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的截面。图1示意性地示出沿双质量飞轮10的转动轴线R穿过双质量飞轮10的横截面。 双质量飞轮10具有外壳11、初级飞轮质量12和二级飞轮质量14。初级飞轮质量12转动地固定连接到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未示出)的曲轴16,而二级飞轮质量14由机动车辆的变速器(未示出)的变速器输入轴20上的轴承18转动地支撑。二级飞轮质量14可借助于在图1中仅部分示出的离合器22以有效传动的方式选择性地连接到变速器输入轴20。变速器输入轴20由曲轴16的凹槽M中的另外的轴承18'来支撑。为调整在双质量飞轮10的在特定操作状态下发生的作用于二级飞轮质量14上的轴向力,设置了轴承18",轴承18"经由初级飞轮质量12的径向地向内布置的部分而被轴向地支撑在曲轴16上。飞轮质量12、14通过连接装置沈而转动地弹性地相互连接。图2示出了沿线AA垂直于转动轴线R通过双质量飞轮10的截面,且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在变速器输入轴20附近的区域中的支撑件的细节的描绘。从图2可看见连接装置沈的单个部件。它们包括多个枢转杆28,该多个枢转杆28 相对于各自的枢转轴30被可枢转地支撑。枢转杆观中的每个具有主动臂32和杆臂34。 两个臂32、34包含小于180°且大于90°的角。然而,如果由于结构而在双质量飞轮10中存在其它情况,那么枢转杆观的几何图形还可以具有与其不同的特性。枢转杆观的各自的主动臂32从对应的枢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的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质量(12)和二级飞轮质量(14),所述初级飞轮质量(12)和所述二级飞轮质量(14)相对于所述双质量飞轮的转动轴线(R)是可转动的,且所述初级飞轮质量(12)和所述二级飞轮质量(14)通过连接装置(26)转动地弹性地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装置(26)具有至少两个枢转杆(28),所述枢转杆(28)与两个飞轮质量(14,12)中的一个飞轮质量相关联,且与关联于另一个飞轮质量(12,14)的控制部分(36)配合,其中所述枢转杆(28)通过弹性元件(40)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R)从外向内朝向所述控制部分(36)偏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0)的至少一个各自的中间部分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R)在径向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控制部分(36)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道夫·葛来斯纳
申请(专利权)人:玛格纳动力传动系统股份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