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保护电池(1)的充放电的保护电路(40)一起配置在基板(20)上,检测电池的余量的燃料仪电路,特征在于具有:电压监视端子(T1),其设置在与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21)相对的一边,与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21)连接,并且与电路内部的电压传感器(31)连接;电压通过端子(T6),其设置在与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21)相对的一边相反侧的、与保护电路相对的一边,与保护电路的电压监视端子(T11)连接;以及配线(32),其在电路内部在燃料仪电路的电压监视端子(T1)和电压通过端子(T11)间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仪(fuel gauge)电路以及电池组,特别涉及检测电池的余量的燃料仪电路以及搭载了燃料仪电路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被搭载在数字摄像机等便携设备中。锂离子电池一般难以根据其电压检测电池余量。因此,采用如下方法通过微型计算机等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对检测出的充放电电流进行累计,由此检测电池余量。此时,锂离子电池在从便携设备拆除时也消耗电流,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累计来检测电池余量的燃料仪IC (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具有稳压器功能的保护IC 一起被搭载在印刷基板上,与锂离子电池一起被收纳在外壳中,由此作为电池组(battery packet)来提供。图4是表示电池组的一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现有的电池组的电路部的一例的平面图。在图4中,在矩形的锂离子电池1的上表面上固定了印刷基板2。如图5所示,检测电池余量的燃料仪IC3和具有稳压器功能的保护IC4被固定在印刷基板2的中央部。另外,在印刷基板2的端部设置了正负的电源端子5、6和通信端子7。电源端子5、6经由印刷基板2的通孔与锂离子电池1的正负电极连接,该电源端子5、6与便携设备(未图示)的正负电源端子连接。另外,通信端子7与便携设备的通信端子连接,在燃料仪IC3和便携设备之间进行电池余量等信息的收发。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设置有保护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和控制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电路的电路模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032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了对燃料仪IC3以及保护IC4供给来自锂离子电池1的工作电流,印刷基板2的正负电源端子5、6经由通孔分别与燃料仪IC3以及保护IC4的正负电源端子连接。另外, 在燃料仪IC3和保护IC4中需要设置用于监视锂离子电池1的电源电压(端子5的电压) 的配线。如图5所示,在现有的电池组中,为了在燃料仪IC3和保护IC4中监视电源电压, 在印刷基板2上设置了配线8。通过该配线8将印刷基板2上的电源端子5、燃料仪IC3的电源电压监视用端子和保护IC4的电源电压监视用端子连接。这样,通过在印刷基板2上设置沿X方向延伸的配线8,将电源端子5、燃料仪IC3 的电源电压监视用端子和保护IC4的电源电压监视用端子连接,因此,在现有的电池组中,印刷基板2的宽度(Y方向的尺寸)增大。在对锂离子电池1进行薄型化(缩小Y方向尺寸)时,在现有的电池组中存在难以应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缩小基板的尺寸、可以应对电池的薄型化的燃料仪电路以及电池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仪电路,与保护电池的充放电的保护电路一起配置在基板上,检测所述电池的余量,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压监视端子,其设置在与所述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相对的一边,与所述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连接,并且与电路内部的电压传感器连接;电压通过端子,其设置在与所述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相对的一边相反侧的、与所述保护电路相对的一边,与所述保护电路的电压监视端子连接;以及配线,其在电路内部在所述燃料仪电路的电压监视端子和所述电压通过端子间进行连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燃料仪电路以及电池组,可以缩小基板的尺寸,应对电池的薄形化。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电路部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料仪电路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护电路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电池组的一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现有的电池组的电路部的一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电池组的电路部〉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电路部的平面图。图1所示的印刷基板20被固定在图4所示的矩形的锂离子电池1的上表面上来使用。如图1所示,检测电池余量的燃料仪IC30和具有稳压器功能的保护IC40被配置在印刷基板20的中央部,构成了 COB (Chip On Board)结构的电路部。另外,在印刷基板20 的端部设置了正负电源端子21、22和通信端子23。电源端子21、22经由印刷基板20的通孔(TH)分别与锂离子电池1的正负电极连接,该电源端子21、22与便携设备的正负电源端子连接。另外,通信端子23与便携设备的通信端子连接。在与电源端子21相对的燃料仪IC30的一边设置了端子TI T5,在与保护IC40 相对的、燃料仪IC30的相反侧的一边设置了端子T6 T10。端子Tl是电压监视端子,端子 Tl经由电阻Rll与印刷基板20的电源端子21连接。另外,端子Tl在燃料仪IC30内与电压传感器31连接,并且通过配线(例如金属配线)32与端子T6连接。端子T2是正的电源端子,经由印刷基板20的通孔25a、25b与保护IC40的端子 T22连接,经由保护IC40向燃料仪IC30供给工作电流。端子T3、T4是电流监视用端子,与燃料仪IC30内的电流传感器连接。端子T5是负的电源端子,经由印刷基板20的通孔25c、25d、25e与保护IC40的负的电源端子T16以及印刷基板20的电源端子22连接。端子T6是电压通过端子,连接了配线32,并且例如通过接合线(bonding wire)等配线^a与互相相对的保护IC40的端子Tll连接。端子T7、T8、T9分别是通信端子,例如通过接合线等配线沈以沈(3、26(1与互相相对的保护扣40的相对的端子112、113、114连接。 燃料仪IC30和保护IC40使用配线^bJ6c、26d相互进行信号通信。例如配线26b用于收发指示停止放电的信号,配线^c用于收发指示停止充电的信号,配线26b用于收发控制信号(使能enable)。端子TlO是便携设备间通信端子,与燃料仪IC30内的通信部33连接,并且例如通过接合线等配线26e与互相相对的保护IC40的相对的端子T15连接。保护IC40在与燃料仪IC30相对的一边设置了端子Tll T16,在与其相反的一侧的与通信端子23相对的一边设置了端子T17 T22。端子Tll是电压监视端子,通过配线 26a与互相相对的燃料仪IC30的端子T6连接。端子T12、T13、T14分别是通信端子,通过配线^bJ6c、26d与互相相对的燃料仪 IC30的相对的端子T7、T8、T9连接。端子T15是便携设备间通信端子,通过配线26e与互相相对的燃料仪IC30的端子 TlO连接,并且与保护IC40内的电平移位电路(L/S)41连接。电平移位电路41对来自燃料仪IC30的通信信号进行电平移位(降压)后,提供给作为便携设备间通信端子的端子T21。端子T21与印刷基板20的通信端子23连接。此外,在端子T21上设置了静电破坏防止用的保护元件。端子T16是负的电源端子,经由印刷基板20的通孔25d、2k与印刷基板20的电源端子22连接。端子T17是正的电源端子,经由印刷基板20的通孔25f、25g以及电阻R12(R11 > >R12)与正的电源端子T21连接。另外,端子T17在保护IC40内与稳压器(REG)42连接。端子T18是短路检测用端子,与图1中未示出的电阻(305)连接。端子T19、T20 分别是放电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仪电路,其与保护电池的充放电的保护电路一起配置在基板上,检测所述电池的余量,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压监视端子,其设置在与所述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相对的一边,与所述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连接,并且与电路内部的电压传感器连接;电压通过端子,其设置在与所述基板的正的电源端子相对的一边相反侧的、与所述保护电路相对的一边,与所述保护电路的电压监视端子连接;以及配线,其在电路内部在所述燃料仪电路的电压监视端子和所述电压通过端子间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板垣孝俊,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