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明成专利>正文

十字路口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435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十字的横向主干道和纵向主干道,所述横向主干道包括A车道和B车道,所述纵向主干道包括C车道和D车道,所述十字路口设置有拱桥,所述拱桥包括供所述C车道和D车道的车辆从桥洞直行的主桥,还包括分别用于A车道、B车道、C车道和D车道左转的第一匝道架桥、第二匝道架桥、第三匝道架桥和第四匝道架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而稳定,占地面积小,匝道架桥长度大为缩短,节约了建造成本;容易辨认方向,不易出错;可以完全不设红绿灯;本发明专利技术较之传统的立交桥,在结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效果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逐渐增多,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公路上越来越拥挤,甚至容易发生堵塞,这种堵塞主要发生在路口,造成时间的浪费和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困扰。一般情况下为了降低交通压力,人们在交通枢纽路口会建造立交桥,立交桥一般采用绕跨式结构,即在主干道一侧修建有绕跨过主干道至另一主干道的高架匝道,但是,这种绕跨式结构注定这种立交桥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弧度和高度,因此绕跨式立交桥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如果设置在简单的丁字路口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绕跨式立交桥的高架匝道去向不易辨认,容易导致驾驶员走错方向,浪费时间精力。综上可知,人们需要设计一种更为先进实用的立交桥,用以疏导十字路口的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辨认走向,且能够很好的完成丁字路口的交通疏导工作,从而消除上述
技术介绍
中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十字的横向主干道和纵向主干道,所述横向主干道包括左行的A车道和右行的B车道,所述纵向主干道包括上行的C车道和下行的 D车道,所述十字路口设置有拱桥,所述拱桥横跨所述C车道和D车道,且与所述A车道和B 车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拱桥包括供所述C车道和D车道的车辆从桥洞直行的主桥,其显著特征在于,所述拱桥还包括用于A车道左转至D车道的第一匝道架桥、用于B车道左转至 C车道的第二匝道架桥、用于C车道左转至A车道的第三匝道架桥和用于D车道左转至B车道的第四匝道架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B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C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C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四匝道架桥入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B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匝道架桥、第二匝道架桥、第三匝道架桥和第四匝道架桥均设置有用于通往其他分支路口的分支架桥。本实施例中,所述A车道、B车道、C车道和D车道均设置有右转车道,该右转车道一般不采用架桥,采用传统的分支车道。作为常规设计,所述第一匝道架桥、第二匝道架桥、第三匝道架桥和第四匝道架桥均预留出用于各车道车辆通行的高度,一般而言,匝道架桥会在与车道路面结合处,沿着主干道的中心线提升桥体高度,从而使匝道架桥预留出车辆高度。该十字路口立交桥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修筑在十字路口 ;也可以采用塑钢等材料制成分体结构,然后组装于十字路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桥体包括分别用于A车道、B车道、C车道和D车道左转的第一匝道架桥、第二匝道架桥、第三匝道架桥和第四匝道架桥,这种立交桥与传统的绕跨式立交桥相比而言结构明显不同,其设置的左转车道为分离的匝道架桥,不同以往绕跨式立交桥采用环形绕跨式转弯车道,因此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辨认走向,且能够很好的完成十字路口的交通疏导工作,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匝道架桥、第二匝道架桥、第三匝道架桥和第四匝道架桥的出入口均设置于各车道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基于这种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桥体得以进一步小型化, 近似于从一车道直线联接另一车道,大大缩短了匝道架桥的长度,节约了建造成本;改变了传统立交桥绕跨式行驶方法,使驾驶员容易辨认方向,不易出错;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各个转弯点不出现交叉,可以完全不设红绿灯,节约了成本,同时节约了驾驶人员的等待时间。而且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桥体与第一匝道架桥、第三匝道架桥构成三角形,同时桥体与第二匝道架桥、第四匝道架桥也构成三角形,结构非常稳定。本立交桥适合大、中、小型十字路口,全部取代了红绿灯指示,直行车道、转弯车道彻底分离,而且构造简单,包括主桥和四个匝道架桥;车辆纵向、横向、左转弯、右转弯时无需停车,各行其道,畅通无阻,而且可以非常方便的从各匝道架桥通往其他分支路口。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十字路口立交桥结构简单而稳定,占地面积小,匝道架桥长度大为缩短,做到最大可能的小型化,节约了建造成本;改变了传统立交桥绕跨式行驶方法,使驾驶员容易辨认方向,不易出错;可以完全不设红绿灯,节约成本和时间;本专利技术较之传统的立交桥,在结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效果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中1.横向主干道,11. A车道,12. B车道,2.纵向主干道,21. C车道,22. D车道,3.拱桥,30.主桥,31.第一匝道架桥,32.第二匝道架桥,33.第三匝道架桥,34.第四匝道架桥,35.分支架桥,41.第一右转车道,42.第二右转车道,43.第三右转车道,44. 第四右转车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附图所示,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十字的横向主干道1和4纵向主干道2,所述横向主干道1包括左行的A车道11和右行的B车道12,所述纵向主干道2包括上行的C车道21和下行的D车道22,所述十字路口设置有拱桥3,所述拱桥3横跨所述C车道21和D车道22,且与所述A车道11和B车道1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拱桥 3包括供所述C车道21和D车道22的车辆从桥洞直行的主桥30,其显著特征在于,所述拱桥3还包括用于A车道11左转至D车道22的第一匝道架桥31、用于B车道12左转至C车道21的第二匝道架桥32、用于C车道21左转至A车道11的第三匝道架桥33和用于D车道22左转至B车道12的第四匝道架桥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匝道架桥31入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11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22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 所述第二匝道架桥32入口设置于所述B车道12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 C车道21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所述第三匝道架桥33入口设置于所述C车道21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A车道11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所述第四匝道架桥34 入口设置于所述D车道22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出口设置于所述B车道12沿行驶方向的左侧边沿;另外,所述第一匝道架桥31、第二匝道架桥32、第三匝道架桥33和第四匝道架桥34均设置有用于通往其他分支路口的分支架桥35。本实施例中,所述A车道11设置有右转至C车道21的第一右转车道41,所述B车道12设置有右转至D车道22的第二右转车道42,所述C车道21设置有右转至B车道12 的第三右转车道43,所述D车道22设置有右转至A车道11的第四右转车道44,以上四个右转车道不采用架桥,采用传统的分支车道。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匝道架桥31、第二匝道架桥32、第三匝道架桥33和第四匝道架桥34均预留出用于各车道车辆通行的高度,一般而言,匝道架桥会在与车道路面结合处,沿着主干道的中心线提升桥体高度,从而使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十字路口包括交叉成十字的横向主干道和纵向主干道,所述横向主干道包括左行的A车道和右行的B车道,所述纵向主干道包括上行的C车道和下行的D车道,所述十字路口设置有拱桥,所述拱桥横跨所述C车道和D车道,且与所述A车道和B车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拱桥包括供所述C车道和D车道的车辆从桥洞直行的主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桥还包括用于A车道左转至D车道的第一匝道架桥、用于B车道左转至C车道的第二匝道架桥、用于C车道左转至A车道的第三匝道架桥和用于D车道左转至B车道的第四匝道架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袁明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