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贫燃条件下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原的方法。随着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呼声的日益高涨,贫燃条件下运行的车用发动机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这类发动机产生富氧排气。目前,对于固定源排出的富氧气氛中的氮氧化物,大多采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进行净化处理,然而,因存在氨源携带不便和过量氨泄漏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该方法不适用于汽车尾气氮氧化物的处理。为此,日美欧产业界和学术界近十多年来作了许多工作,这些工作着眼于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直接催化分解氮氧化物;另一个是用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其中,前者因存在严重的氧气抑制氮氧化物分解活性,而被认为不适合于实际使用,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后者具有实际应用前景。Fritz(在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13(1997)PP.1-25中)报导,针对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研究的催化剂包括沸石、贵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三大类,采用的还原剂主要有低碳烯烃、烷烃和醇类,在沸石、贵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这些还原剂能还原富氧气氛中的氮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氮氧化物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制备一水软铝石透明溶胶,即在搅拌条件下,用85℃水水解异丙醇铝,控制水与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为90~110∶1,滴加硝酸水溶液胶溶至形成透明溶胶,其中,硝酸与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为 0.1~0.3∶1,硝酸水溶液与水解用水的体积比为0.04~0.12∶1,然后,置于电热套上回流6~12小时,并蒸去有机溶剂,直至形成透明凝胶,接着,在室温下老化12~24小时,最后,经110~150℃干燥12~24小时,并在550℃空气气氛中焙烧8~12小时,得到Al↓[2]O↓[3]载体;(2)用等体积浸渍法将助催化剂组分La、Z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吉明,朱天乐,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