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及专用CNC刀具技术

技术编号:7120171 阅读:6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及专用CNC刀具,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单片超薄玻璃只能进行单片单面倒角加工,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其主要包括取片层叠,设置保护层,间隔层进行固化处理,设置一可针对层叠的矩形块状玻璃中每片单片玻璃同时进行边角加工的专用CNC刀具,通过CNC加工技术对上述层叠的矩形块状玻璃中的每单片玻璃进行边角磨削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后不需要再进行抛光,加工玻璃效率成倍提高,单片玻璃相互叠加后进行外形及倒角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单片玻璃表面不易产生划伤,产品一致性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加工
,涉及一种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及专用CNC刀具
技术介绍
厚度为0. 4mm 2. 5mm的超薄玻璃由于其特有的视觉效果,保护性能及光学性能是电子产品视窗保护屏制造业普遍使用的良好材料。针对于0. 4mm 2. 5mm的超薄玻璃其精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开料、仿形、通过CNC(数控机床)外形及打孔、清洗、通过CNC倒角、抛光、扫光、超声波清洗等多种复杂工序,但由于玻璃自身的脆裂性,业内对超薄玻璃加工工艺只能实现对单片超薄玻璃进行精加工;单片超薄玻璃需要进行单片单面倒角加工, 然后再翻过来进行另一面倒角加工,加工效率较为低下;针对于每片超薄玻璃的边角加工, 其边角加工需要人工换片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设备予以匹配,投资成本较大;由于单片加工工序极有可能产生不合格品,致使产品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于多片玻璃同时进行加工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及专用CNC刀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取若干片单片玻璃层叠,在每相邻两片单片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隔层,该间隔层具有粘接其两侧玻璃的功能,形成层叠的一矩形块状玻璃;b、在矩形块状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保护层;C、针对上述块状玻璃中的间隔层进行固化处理;d、根据单片玻璃及间隔层的厚度,设置一可针对层叠的矩形块状玻璃中每片单片玻璃同时进行边角加工的专用CNC刀具;e、采用专用CNC刀具通过CNC加工技术对上述层叠的矩形块状玻璃中的每单片玻璃进行边角磨削加工。本专利技术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有以下工序,取若干片单片玻璃叠层,在每相邻两片单片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隔层,间隔层设置可以等距或不等距,该间隔层具有粘接其两侧玻璃的功能,形成层叠的一矩形块状玻璃;在矩形块状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保护层; 针对上述块状玻璃中的间隔层进行固化处理;仿形把由若干单片玻璃层叠后的矩形块状玻璃放置仿形机上仿形;仿型为工艺选择项,可以不用仿型而直接进行CNC加工,仿型加工的目的是为了节省CNC的磨削加工量和时间;CNC边角加工根据单片玻璃及间隔层的厚度,设制一可针对每片单片玻璃同时进行边角加工的专用CNC刀具,采用专用CNC刀具通过 CNC加工技术对由上述若干片单片玻璃相互叠加成一矩形状玻璃中的每单片玻璃进行边角磨削加工;扫光将加工好后的矩形块状玻璃放置到扫光机上用毛刷对其边角加工处进行扫光;边缘扫光也是选择项,有些工艺要求可以不进行扫光;脱胶将扫光后矩形块状玻璃分片处理粘在单片玻璃上的粘合剂并针对每片单片玻璃进行双面清洗。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中,所述的间隔层为在每相邻的两片单片玻璃之间放置形状相应且厚度为0. Imm 2. 5mm的间隔片,在间隔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涂有容易清洗的粘合剂,该间隔片通过粘合剂与其相邻的单片玻璃相粘接。在矩形块状玻璃中通过间隔片设置每个间隔层,每个间隔层的高度可设置相同或间隔层的高度设置不相同。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中,所述的间隔片选用塑料材料制成。该间隔片可选用聚碳酸脂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料或树脂材料。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中,所述的间隔层还可以为在每相邻的两片单片玻璃之间设置厚度为0. Imm 2. 5mm的粘合剂,每相邻的两片单片玻璃通过粘合剂相连。在矩形块状玻璃中通过粘合剂设置每个间隔层,每个间隔层的高度可设置相同或不相同。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中,所述的保护层选用塑料片,在塑料片的一表面涂有上述的粘合剂并通过粘合剂与玻璃相粘接。该塑料片可选用聚碳酸脂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料或树脂材料。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中,所述的粘合剂选用UV胶或石蜡或松香或石蜡掺松香或油墨或可剥胶或浙青。上述UV胶、石蜡、松香、石蜡掺松香、油墨、可剥胶、浙青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UV胶是由基础树脂、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等主成分配以稳定剂交联剂、偶连剂等助剂组成;UV胶中含有微粒子,可以控制其厚度;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引发剂迅速生自由剂或离子,进而引发基础树脂和活性单体聚合交联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材料的粘接;UV胶脱胶容易,所需条件为只需要浸在95°C水中,脱胶后呈膜状,并可方便清除,对油墨和可剥胶加热处理容易清洗,石蜡、松香和浙青通过冷处理也方便清除。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中,对间隔层中的UV胶采用紫外线处理,油墨采用加热处理或UV固化处理,对石蜡或松香或浙青采用冷却处理。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的专用CNC刀具,所述的专用CNC刀具包括一呈圆柱状的刀具本体,在刀具本体开设有若干个与上述单片玻璃间隔距离相对应的凸环形倒角部。根据上述单片玻璃相互叠加的数量设置CNC刀具的凸环形倒角部,其凸环形倒角部的数量与单片玻璃的数量相一致;根据上述间隔层的高度设置凸环形倒角部的间隔距离, 凸环形倒角部的间隔距离与间隔层的高度相对应。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的专用CNC刀具,所述的相邻两个凸环形倒角部的间隔距离为设置在每相邻的两片单片玻璃之间间隔层的高度距离。相邻两个凸环形倒角部的间隔距离随对应设置在每相邻的两片单片玻璃之间间隔层的高度距离变化而变化。在上述的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的专用CNC刀具,所述的每个凸环形倒角部表面覆有金刚砂涂层。该凸环形倒角部具有两个上下倒角斜面,该两个上下倒角斜面可构成一锐角、或一钝角、或呈直角或呈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由若干片单片玻璃相互叠加成一矩形块状玻璃,在每相邻两片单片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隔层,使相邻的两片单片玻璃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以实现在进行CNC精加工时,同时实现时每片玻璃的外型尺寸和双面边缘倒角加工,加工后不需要再进行抛光,加工玻璃效率成倍提高,单片玻璃相互叠加后进行外形及倒角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单片玻璃表面不易产生划伤,产品一致性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图1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若干单片玻璃相互叠加后的立体矩形状玻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若干单片玻璃相互叠加后的每片单片玻璃被加工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实施例二若干单片玻璃相互叠加后的立体矩形状玻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实施例二若干单片玻璃相互叠加后的立体矩形状玻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实施例一专用CNC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实施例二的专用CNC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实施例三的专用CNC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片玻璃;2、间隔层;2a、间隔片;3、保护层;3a、塑料片;4、粘合剂;5、刀具本体;5a、凸环形倒角部;5b、金刚砂涂层;6、专用CNC刀具一 ;7、专用CNC刀具二 ;8、专用 CNC刀具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针对于每片玻璃5上下两侧边同时倒角,配置专用CNC刀具一 6,该凸环形倒角部 5a的两个倒角斜面构成一锐角;该专用CNC刀具一 6如图5所示。如图1所示,选取厚度为0. 85mm的玻璃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玻璃边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取若干片单片玻璃(1)层叠,在每相邻两片单片玻璃(1)之间设置有间隔层(2),该间隔层(2)具有粘接其两侧玻璃的功能,形成层叠的一矩形块状玻璃;b、在矩形块状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保护层(3);c、针对上述块状玻璃中的间隔层(2)进行固化处理;d、根据单片玻璃(1)及间隔层(2)的厚度,设置一可针对层叠的矩形块状玻璃中每片单片玻璃(1)同时进行边角加工的专用CNC刀具;e、采用专用CNC刀具通过CNC加工技术对上述层叠的矩形块状玻璃中的每单片玻璃(1)进行边角磨削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玉夏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