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机对工件一次性抛光处理时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前机架、后机架和电机,前机架的左侧设置有转轴一,前机架的右侧滑动连接有转轴二,电机固定在前机架上,转轴一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一的右端设置有靠模,转轴一的轴线与转轴二的轴线相重合,后机架与前机架滑动连接,后机架上设置有转轴三和用于对手机面板的侧面进行抛光的毛刷轮,且当靠模转动时转轴三的外侧面能够与靠模的外侧面相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抛光效果良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面板经过粗加工后,其侧面很粗糙,需要对其侧面进行抛光处理,通常是通过旋转的毛刷轮对其侧面进行打磨,使侧面达到良好的抛光效果。手机面板为矩形,对其进行抛光时,需要固定手机面板,通过毛刷轮对面板的一侧面进行抛光,抛光完成后,转动手机面板,之后再固定手机面板,通过毛刷轮对面板的另一侧面进行抛光,这种方式导致操作工序繁琐,抛光效率较低。授权公告号为CN201287293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石英玻璃抛光机,包括走刀架,走刀架上装有主轴,主轴的前端装有抛光轮,走刀架与主轴之间设有转动装置。该抛光机的不足之处是:它需要通过转动装置带动主轴转动才能对材料的各个面进行抛光,导致抛光机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加方便的对手机面板的四个侧面一次完成抛光处理。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该装置包括前机架、后机架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的左侧设置有转轴一,前机架的右侧滑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电机固定在前机架上,所述转轴一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一的右端设置有靠模,转轴一的轴线与转轴二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后机架与前机架滑动连接,后机架上设置有转轴三和用于对手机面板的侧面进行抛光的毛刷轮,且当靠模转动时所述转轴三的外侧面能够与靠模的外侧面相抵靠。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缸驱动转轴二沿轴线方向移动,使转轴二向转轴一靠近,之后将手机面板放置在转轴一和转轴二之间,使手机面板的长度方向与靠模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通过转轴一和转轴二将手机面板固定,后机架在气压源的驱动下向前机架靠近,直到转轴三的外侧面与靠模的外侧面相抵靠,此时,毛刷轮的外侧面与手机面板的侧面相接触,启动电机,使转轴一带动手机面板和转轴二同时旋转,同时启动电机使毛刷轮旋转,对手机面板的侧面进行抛光,在靠模随转轴一转动时,转轴三的外侧面与靠模的外侧面一直相抵靠,使毛刷轮与手机面板的侧面始终相接触,实现对手机面板的侧面进行仿形抛光。在上述的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中,所述靠模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外侧面,所述靠模的外侧面与靠模的上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靠模的外侧面与靠模的下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少靠模外侧面与转轴三外侧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靠模与转轴三实现更加顺畅的配合,在配合过程中减少转轴三与靠模之间的磨损。在上述的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中,所述靠模与转轴一为可拆卸连接,靠模上设置有通孔,靠模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转轴一的右端。靠模与转轴一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机面板尺寸更换相应尺寸的靠模,实现对不同手机面板侧面的抛光处理,此外,当靠模损坏时,方便更换靠模。在上述的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中,所述转轴一与通孔为过盈配合。转轴一与通孔为过盈配合,靠模可以更加稳固的安装在转轴一上。在上述的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中,所述转轴一的右端固定有平板一,所述转轴二的左端固定有平板二,所述平板一和平板二相对设置且平板一和平板二相互平行。转轴一的右端固定有平板一,可以增大转轴一与手机面板的接触面积,转轴二的左端固定有平板二,可以增大转轴二与手机面板的接触面积,实现转轴一和转轴二对手机面板更加稳定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通过转轴三的外侧面与靠模的外侧面相抵靠,使毛刷轮与手机面板的侧面始终相接触,实现对手机面板的四个侧面一次完成抛光处理,达到良好的抛光效果。2、本技术抛光精度高,能够消除粗加工后留下的纹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靠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对手机面板的侧面进行加工的示意图。图中,1、前机架;11、转轴一;111、靠模;111a、通孔;112、平板一;12、转轴二;121、平板二;2、后机架;21、转轴三;22、毛刷轮;3、手机面板;4、气缸;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前机架1、后机架2和电机5,前机架1的左侧设置有转轴一11,转轴一11可以旋转,前机架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转轴二12,转轴二12可以旋转,电机5固定在前机架1上,转轴一11的左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转轴一11的右端设置有靠模111,转轴一11的轴线与转轴二12的轴线相重合,在气缸4或油缸的驱动下转轴二12能够轴向移动,使转轴一11右端与转轴二12左端之间的距离减小,手机面板3放置在转轴一11右端与转轴二12左端之间,转轴一11和转轴二12能够将手机面板3固定,后机架2与前机架1滑动连接,后机架2由外接的气压源驱动,例如,由空压机驱动,后机架2与前机架1之间设置有弹簧,后机架2上设置有转轴三21和用于对手机面板3的侧面进行抛光的毛刷轮22,工作时,靠模111随转轴一11转动,在气压源的驱动下及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转轴三21的外侧面能够与靠模111的外侧面相抵靠。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靠模111与转轴一11为可拆卸连接,靠模111上设置有通孔111a,靠模111通过通孔111a套设在转轴一11的右端。靠模111与转轴一11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机面板3尺寸更换相应尺寸的靠模111,实现对不同手机面板3侧面的抛光处理,此外,当靠模111损坏时,方便更换靠模111。作为优选,转轴一11与通孔111a为过盈配合。转轴一11与通孔111a为过盈配合,靠模111可以更加稳固的安装在转轴一11上。靠模111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外侧面,靠模111的外侧面与靠模111的上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靠模111的外侧面与靠模111的下表面通过圆弧面连接。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少靠模111外侧面与转轴三21外侧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靠模111与转轴三21实现更加顺畅的配合,在配合过程中减少转轴三21与靠模111之间的磨损。如图1、3所示,转轴一11的右端固定有平板一112,转轴二12的左端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该装置包括前机架(1)、后机架(2)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1)的左侧设置有转轴一(11),前机架(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转轴二(12),所述电机(5)固定在前机架(1)上,所述转轴一(11)的左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一(11)的右端设置有靠模(111),转轴一(11)的轴线与转轴二(12)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后机架(2)与前机架(1)滑动连接,后机架(2)上设置有转轴三(21)和用于对手机面板(3)的侧面进行抛光的毛刷轮(22),且当靠模(111)转动时所述转轴三(21)的外侧面能够与靠模(111)的外侧面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该装置包括前机架
(1)、后机架(2)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1)
的左侧设置有转轴一(11),前机架(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转轴
二(12),所述电机(5)固定在前机架(1)上,所述转轴一(11)
的左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一(11)的右端设置
有靠模(111),转轴一(11)的轴线与转轴二(12)的轴线相重
合,所述后机架(2)与前机架(1)滑动连接,后机架(2)上设
置有转轴三(21)和用于对手机面板(3)的侧面进行抛光的毛刷
轮(22),且当靠模(111)转动时所述转轴三(21)的外侧面能
够与靠模(111)的外侧面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面板的侧面仿形抛光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靠模(111)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外侧面,所述
靠模(1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玉,夏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