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6971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缓冲接头,包括接头体、钢球,接头体内下部安装有球座,球座上安装钢球,节流口位于钢球上方,球座下方安装有挡圈,节流口为双面槽口式节流口,节流口面积为0.07-0.085mm2。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冲接头,在翻转油缸的有杆腔的接头中内嵌单向节流阀,在驾驶室翻过重心时实现自降,在自降的过程中增加背压使下降过程顺畅平稳无冲击,在驾驶室收回过程中无节流,减少操作力矩和次数,从而降低操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汽车驾驶室翻转装置翻转油缸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室翻转装置翻转油缸在顶起过程中,为防止下滑在缸尾内置液控单向阀,当顶起超过重心在驾驶室本身重力作用下,驾驶室自动下降,且下降速度很快,引起巨大冲击,对其它部件造成极大危害,降低使用寿命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公司现采用双液控单项阀的结构,下降冲击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手动操作次数增加40次,操作强度增大, 效率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大马力重载车型呈不断上升趋势,汽车驾驶室翻转装置需求逐年上升,解决翻转过程中冲击问题和减轻劳动强度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驾驶室翻转装置翻转油缸的双液控单向阀结构手动操作次数多、操作强度增大、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接头。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缓冲接头,包括接头体、钢球,接头体内下部安装有球座,球座上安装钢球,节流口位于钢球上方。所述球座下方安装有挡圈。所述节流口为双面槽口式节流口。所述节流口面积为0. 07-0. 085mm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接头,在翻转油缸的有杆腔的接头中内嵌单向节流阀,在驾驶室翻过重心时实现自降,在自降的过程中增加背压使下降过程顺畅平稳无冲击,在驾驶室收回过程中无节流,减少操作力矩和次数,从而降低操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接头的剖视图。图中接头体1、钢球2、挡圈3、节流口 4、球座5。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接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接头体1、钢球2,接头体1内下部安装有球座5,球座5上安装钢球2,节流口 4位于钢球2上方,球座5下方安装有挡圈3。本缓冲接头的关键点是节流口 4面积,经验证面积在0. 07-0. 085mm2时,下降速度最平稳可靠。节流口 4采用双面槽口式,用2T压力机压制,控制压力机压力即可得到要求面积。节流面积过大下降失稳失去作用,过小下降时间长,效率降低。权利要求1.缓冲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体(1)、钢球(2),接头体(1)内下部安装有球座 (5),球座(5)上安装钢球(2),节流口(4)位于钢球(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5)下方安装有挡圈(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口(4)为双面槽口式节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口(4)面积为 0. 07-0. 085mm2 ο全文摘要缓冲接头,包括接头体、钢球,接头体内下部安装有球座,球座上安装钢球,节流口位于钢球上方,球座下方安装有挡圈,节流口为双面槽口式节流口,节流口面积为0.07-0.085mm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接头,在翻转油缸的有杆腔的接头中内嵌单向节流阀,在驾驶室翻过重心时实现自降,在自降的过程中增加背压使下降过程顺畅平稳无冲击,在驾驶室收回过程中无节流,减少操作力矩和次数,从而降低操作强度。文档编号B62D33/067GK102351015SQ20111020230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欣, 奚家东, 张鑫伟 申请人: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缓冲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体(1)、钢球(2),接头体(1)内下部安装有球座(5),球座(5)上安装钢球(2),节流口(4)位于钢球(2)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张鑫伟奚家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