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1549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支架和水箱下横梁,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水箱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这种装置不需要焊接铁支架,不会增加整车重量,安装起来非常简便,能够有效节省成本,并且能隐藏安装点,起到美观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杠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保险杠一般是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将其安装固定于水箱下横梁上,但是,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一些车型中,水箱下横梁设置得比较高,即保险杠与水箱下横梁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此时,仅是通过螺栓等固定件无法将保险杠固定安装于水箱下横梁上。于是,有人设计出了在水箱下横梁上焊接两个铁支架来安装固定的方法,如图1 所示,铁支架2上的一端5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水箱下横梁1固定,铁支架2上的另一端4通过一螺栓与所述保险杠3固定。但是,这种在水箱下横梁焊接铁支架的安装固定方法具有以下缺点首先,操作时需要增加一道复杂的焊接工序,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铁支架 2上的另一端4通过一螺栓与所述保险杠3固定,螺栓会暴露于汽车外部,不够美观;另外, 增加两个铁支架2会增加整车重量。因此,需要一种既安装方便、美观,又不增加整车重量的保险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杠装置,这种装置安装非常简便,能够节省成本,并且能隐藏安装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支架和水箱下横梁,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水箱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L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之字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互相垂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栓、设于所述水箱下横梁上的第一安装孔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所述水箱下横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是一体成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保险杠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这种装置不需要焊接铁支架,不会增加整车重量,安装起来非常简便,能够有效节省成本,并且能隐藏安装点,起到美观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的保险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保险杠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保险杠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虚线圈所示部分沿B-B’方向未安装时的剖视图;图7是图3中的虚线圈所示部分沿B-B’方向安装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保险杠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2 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6、支架7和水箱下横梁8,所述保险杠6通过所述支架7与所述水箱下横梁8固定连接。重点参考图6和图7,所述支架7包括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711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6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另一端71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2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8连接,安装时将带铰链的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711向上翻折,使整个支架7去配合水箱下横梁8安装,在水箱下横梁8比较高的情况下可省去在其下部安装独立的铁支架的工序,该安装方式可以节省铁支架的成本,不会增加整车的重量,且能隐藏安装点,起到美观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架7大致为L形,当然,所述支架7也可为之字形,以起到良好的连接和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互相垂直连接,从而保证整个支架足够的支撑强度;当然,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也可以其它角度连接,本技术并不限定于垂直连接。重点参考图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栓9、设于所述水箱下横梁8上的第一安装孔 81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72上的第二安装孔721,所述螺栓9穿过第一安装孔81和第二安装孔721将所述水箱下横梁8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是一体成型的,从而保证整个支架7足够的牢度和支撑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711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6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另一端71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2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8连接,这种装置不需要焊接铁支架,不会增加整车重量,安装起来非常简便,能够有效节省成本,并且能隐藏安装点,起到美观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及其连接方式,图2至图7中其它细节之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是知晓的。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支架和水箱下横梁,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水箱下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之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互相垂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栓、设于所述水箱下横梁上的第一安装孔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所述水箱下横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是一体成型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支架和水箱下横梁,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水箱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这种装置不需要焊接铁支架,不会增加整车重量,安装起来非常简便,能够有效节省成本,并且能隐藏安装点,起到美观的作用。文档编号B60R19/24GK202138328SQ20112028527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彭科, 金浩, 钟小民, 陈新, 陈立新 申请人:上海双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支架和水箱下横梁,所述保险杠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水箱下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所述保险杠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水箱下横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科陈立新金浩钟小民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