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进行气、液相传热、传质与反应的装置。特别是气、液相在填料层中完全错流接触的设备。近年发展起来的旋转床超重力场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塔式气、液接触方式,使气、液进入由旋转床的填料层产生的离心力场下进行传质,传热与反应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设备及空间,本申请人在这方面已经获得了一系列专利,在所公开的专利中,大部分是气液相在旋转的填料层中逆流接触的方式,如92100093.6,这种接触方式,转子直径较大,不宜处理大流量气体。而CN95107423.7提出了一种气、液相错流接触的旋转床超重力场装置。该装置由固定的机壳与转子构成,转子中间有中心布液管,转子上装有填料层,填料层装在圆筒形转壳内,与转轴一起转动。转壳周面均布有小孔,转壳与机壳之间有前、后隔板,由动密封密封连接,在前后隔板之间的机壳底部有排液口,进气口,排气口分别开设在机壳的前后壁上。此外,在该装置的转壳内还同时装有叶轮和除雾段,以增强抽吸气体的能力。该装置在运行时,转子以较高的速度旋转产生离心力场,液体从中心进液管上的布液孔喷出,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甩向填料层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气-液接触装置,在固定的机壳内装有转子,转子由中心转轴带动旋转,其上装有填料层,中心进液管从转子一端穿入填料中心,进液管外套有其管壁上开有布液孔的布液管,填料层分为气液接触段和除雾段,机壳上开有排气、排液口,其特征在于,填料层被包封在一锥筒形转壳中,转子呈锥形,转壳周面壳壁完全密闭,大、小端为有孔圆板或筋板将转轴与锥筒形转壳相连,锥形转子大端前面的机壳壁上部开有进气口,下部开有排液口,转子小端后的机壳壁上开有排气孔,锥形转壳小端后的机壳内有封闭的气体导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德顺,蔡纪宁,周昆颖,陈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