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片型结构分组加工的烟片分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1360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片型结构分组加工的烟片分选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片烟经贮叶柜输出后,首先进入润叶筛分单元,片烟经热风润叶松散,同时筛分为大于和小于25.4mm的叶片;大叶片送入切丝单元,采用限长切丝模式;小叶片进一步经二次筛分,筛分为小于3mm的叶片和3-25.4mm的叶片;二次筛分出的3-25.4mm叶片送入另一切丝单元,该切丝单元采用非限长切丝模式;筛分出的小于3mm的叶片,不经过切丝,直接与大叶片及3-25.4mm叶片切后的叶丝掺配后,进入后续烘丝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滚筒式润叶松散筛分与孔板式振动筛分结合对烟片进行多级分选,可实现不同片型原料切丝过程的分组加工,提高卷烟产品物理质量稳定性,且易于在现有制丝工艺设备基础上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加工工艺,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制丝是烟草原料加工成卷烟产品的必要加工单元。该过程中,烟草原料经过松散回潮、加料、切丝、干燥、掺配加香等加工工序,其内在质量、物理形态均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达到后续卷制和产品吸味品质要求。因此,烟草原料制丝加工过程是决定卷烟产品物理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关键。随着对中式卷烟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目前,精细化分组加工成为制丝过程的重要加工模式。现阶段,烟草原料制丝过程的分组加工,主要考虑烟叶原料品质特性上的差异,将原料进行模块化分组,在松散回潮、加料、叶丝干燥等影响在制品内在质量显著的工序,对不同模块采用差异化的加工方式或加工参数,通过这一精细化加工方式,提升原料感官品质。而对制丝过程中在制品物理形态变化显著的主要工序,如切丝工序,不同片型大小片烟原料切后烟丝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从提高切后烟丝结构均勻性、并降低切丝过程碎丝产生角度考虑,不同片型大小的烟片,包括大片(>25. 4mm)、中小片(3 — 25. 4mm)及碎片烟叶(<3mm),其切丝过程适宜的加工方式也不同。为实现不同片型结构分组加工的烟片原料分选工艺,目前尚未见相关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片型结构分组加工的烟片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片烟经贮叶柜输出后,首先进入润叶筛分单元,该单元中片烟经热风润叶松散,同时筛分为大于25.4mm的叶片和小于25.4mm的叶片;大于25.4mm的叶片送入切丝单元,该切丝单元采用限长切丝模式;小于25.4mm的叶片进一步经二次筛分,筛分为小于3mm的叶片和3-25.4mm的叶片;二次筛分出的3-25.4mm叶片送入另一切丝单元,该切丝单元采用非限长切丝模式;筛分出的小于3mm的叶片,不经过切丝,直接与大于25.4mm叶片及3-25.4mm叶片切后的叶丝掺配后,进入后续烘丝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元朱文魁刘斌易浩陈谦刘朝贤李善莲张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