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合婴儿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85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其包括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包括二侧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侧架包括后脚架、前脚架以及底架,所述前脚架包括上前脚架以及下前脚架,所述后脚架包括上后脚架及与上后脚架相枢接的下后脚架所述上后脚架的上端枢接于所述上前脚架,下端枢接于所述下后脚架的一端,所述下后脚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后部,所述底架的前部枢接于所述下前脚架。该可收合婴儿车架不仅操作简单、稳固牢靠,且其在收合时整体车架能够充分叠合,使得婴儿车架在收合后整体尺寸较为短小,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收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用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广大父母能随时随地带婴儿到户外散步或购物,现在市面上的多数婴儿车均在其车架构造的设计上有所改进,即设计成可折叠式婴儿车,使得婴儿车在使用时可以张开成婴儿车的形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但是,现有的折叠式婴儿车往往不能充分折叠,或者由于用于折叠的部位设计得不合理,而导致婴儿车在乘载婴儿时易变形或不牢固。现有的婴儿车大体包括位于后侧的后脚架管和前侧的前脚架,后脚架管的上端连接后脚架把,其下端连接车后轮,而前脚架的上端亦连接后脚架把,其下端连接车前轮,继而用一底架连接后脚架管与前脚架,从而形成三角形的车架结构。由于后脚架管与前脚架的连接处采用枢接方式,使得婴儿车的整体车架在折叠时,前脚架绕其枢接点旋转以向后脚架管靠拢,以实现婴儿车的收合;或者,后脚架管与底架的连接处采用枢接方式,以及前脚架与底架的连接采用枢接方式,使得婴儿车在折叠时,后脚架管及前脚架绕其枢接点旋转以向底架靠拢。上述婴儿车车架的收合设计虽然对于婴儿车的正常使用并无影响,但是由于枢接点较少,使得婴儿车收合方式单一,致使经折叠之后的婴儿车体积仍较大,不方便使用者携带或收藏。因此,亟待一种操作简单,稳固牢靠且收合后整体尺寸较短小的可收合婴儿车架, 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该可收合婴儿车架不仅操作简单、 稳固牢靠,且其在收合时整体车架能够充分叠合,使得婴儿车架在收合后整体尺寸较为短小,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收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包括二侧架,每一侧架包括后脚架、下后脚架、前脚架以及底架,所述前脚架包括上前脚架以及下前脚架,所述后脚架包括上后脚架及与上后脚架相枢接的下后脚架所述上后脚架的上端枢接于所述上前脚架,下端枢接于所述下下后脚架的一端,所述下后脚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后部,所述底架的前部枢接于所述下前脚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收合婴儿车架在上后脚架与底架之间增加了枢接于上述两者的下后脚架,且前脚架由上前脚架以及与上前脚架相枢接的下前脚架组成,婴儿车架收合时,下后脚架及下前脚架向婴儿车架的后侧倾斜而向底架靠拢收合,且上后脚架及上前脚架向婴儿车架的前侧倾斜而向底架靠拢收合,从而收合婴儿车架。该可收合婴儿车架在收合状态下实现了各个部件充分叠合的同时,坚固牢靠,且其收合后体积较小,方便使用者的携带和收藏。较佳地,所述上前脚架与所述下前脚架的所述枢接处形成第一收合部,所述第一收合部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上前脚架及所述下前脚架且相互配合转动的第一旋转件, 所述上后脚架与所述下后脚架的枢接处形成第二收合部,所述第二收合部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上后脚架及所述下后脚架且相互配合转动的第二旋转件。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中的所述第一收合部位于所述第二收合部的斜上方。该设置使得经收合后的婴儿车架叠合更加充分,实现收合后整体车架的小型化。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还包括一设置于二侧架之间的收合机构,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二连杆及二转动杆,两所述连杆的中部相枢接,两所述连杆各自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架上,两所述转动杆各自的一端相枢接,另一端分别枢接在两所述连杆上,两所述转动杆适用于将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两连杆中部相枢接而成X形连接于两上后脚架的之间,在两根转动杆的带动下,连杆继而带动两根上后脚架的靠拢或分离,实现车架的收合与展开。两根连动杆的相枢接处设置的卡合件使得婴儿车架的使用时,保持整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中每一连杆一端滑动地连接于一所述侧架的上后脚架,另一端枢接于另一所述侧架的上后脚架上。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还包括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包括两连动杆,两所述连动杆的中部相枢接,两所述连动杆相对应的一端分别枢接在两第二收合部上,另一端分别枢接在所述前脚架。该连动组件提高婴儿车架的整体刚度,且,当转动杆带动连杆使得车架收合时,连动组件推抵下后脚架绕其与底架的枢接点转动而向车架后侧倾斜,从而带动车架朝底架靠拢收合。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还包括脚踏板及车手,所述脚踏板为软质材料,所述脚踏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前脚架,所述车手连接于所述上前脚架的上端。由于脚踏板的材质为软质材料,使得婴儿车架左右靠拢时能够实现整体车架的充分收合。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还包括设置于二所述侧架之间的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二座管,每一所述座管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二收合部及所述前脚架。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中的所述收合机构还包括手柄、前轮组以及后轮组, 所述手柄枢接在两根所述转动杆的枢接处,所述前轮组装于所述下前脚架,所述后轮组组装于所述底架的后端。当使用者向上提拉手柄时,两转动杆的组合形态从一字型变成倒置 V型,从而带动车架向中间靠拢收合。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的所述下后脚架与所述底架的后部的枢接处位于所述后轮组与所述前轮组之间。可选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中的所述下后脚架与所述底架的后部的枢接处到所述后轮组的距离与所述下后脚架的长度相同。该设置使得收合后的婴儿车架更加短小紧凑,实现收合后婴儿车架的小型化。较佳地,可收合婴儿车架还包括座椅组件设置于二所述侧架之间,所述座椅组件包括二座管,每一所述座管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下后脚架及所述前脚架。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架还包括两连动杆,两所述连动杆的中部相枢接,两所述连动杆相对应的一端分别枢接在所述上后脚架与所述下后脚架相枢接处,另一端分别枢接在两所述前脚架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合婴儿车架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可收合婴儿车架中A的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架收合过程中的状态图。图5是图4所示可收合婴儿车架收合过程中另一角度的状态6是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架的侧视图。图7至图8是图6所示可收合婴儿车收合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该可收合婴儿车架不仅稳固牢靠,且其在收合时整体车架能够充分叠合,使得婴儿车架在收合后整体尺寸较为短小,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收藏。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可收合婴儿车架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2,可收合婴儿车架 10包括二侧架及位于二侧架之间的收合机构15、连动组件16、脚踏板21、及座椅组件22, 每一侧架包括后脚架、前脚架13、底架14、前轮组件17、后轮组件18以及手把23。其中,前脚架13包括上前脚架131以及与所述上前脚架131相枢接的下前脚架132。本实施例可收合婴儿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架包括二侧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侧架包括后脚架、前脚架以及底架,所述前脚架包括上前脚架以及与所述上前脚架相枢接的下前脚架,所述后脚架包括上后脚架及下后脚架,所述上后脚架的上端枢接于所述上前脚架,下端枢接于所述下后脚架的一端,所述下后脚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底架的后部,所述底架的前部枢接于所述下前脚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昌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