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检测试验装置,其包括动力传动机构、试验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与试验机构的试验箱输入轴连接,并在试验箱输入轴的前端设置转速转矩传感器;所述试验机构的试验箱内部装有待试摩擦片和试验摩擦钢片;在试验箱上设置有油压入口管接头,其向内连通液压加压机构,向外连接液压系统,在试验箱上分别设置冷却润滑油进油口管接头和冷却润滑油出油口管接头,它们向内连通试验摩擦钢片和待试摩擦片,向外分别连接液压系统。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运行工况进行模拟,易于实施,可以满足离合器设计和分析过程中的验证测试需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试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具有良好散热和摩擦控制性能的湿式多片离合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广泛应用在各种车用自动变速器中。由于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控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换挡性能和可靠性,因此是自动变速器的关键核心部件。在控制湿式多片离合器动力传输与切断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冲击,系统常常通过控制湿式多片离合器传输的转矩和滑移的方式来实现,在控制传递扭矩过程中,如果扭矩传递控制不好持续滑磨时间比较长,摩擦片及对偶钢片会因为滑磨产生的大量热量导致摩擦片和对偶钢片产生烧蚀和变形;另一方面,在离合器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的离合器扭矩容量不够,或者离合器摩擦片或压盘等设计不良导致偏压、偏磨,以致产生离合器摩擦片局部的温升和烧蚀,最终导致传动的失效和变速器的损坏,给汽车的安全行驶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满足湿式多片离合器设计和控制的需要,希望对湿式多片离合器运行工况下摩擦钢片的温度进行测量,希望设计一种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检测的试验装置, 为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热容量和对流换热设计及控制提供试验支持在试验台中可以调节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油压、冷却润滑液流量、主动输入转速和飞轮组惯量(以调整输入的能量),通过设置在试验设备摩擦钢片上的温度传感器、湿式多片离合器冷却油进、出口温度传感器、冷却油流量传感器,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油压传感器、轴向压力传感器、离合器结合转速及传递转矩传感器,实现对不同设定工况下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温升及摩擦控制性能等参数的监控与测试。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610104641. 7《自动控制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和授权的技术专利ZL200620135851.8中介绍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 专利文献表明,这种试验机仅对常规摩擦试验机中所有手动操作形式的不适应自动化控制的结构部分进行了系统改造,只能完成离合器常温下摩擦系数,磨损性能等基本工况试验, 该试验台采用气动方式进行离合器的控制和摩擦件的加载,由于气体可压缩性大,气动压力控制方式性能比较差,试验台没有湿式多片离合器试验油温设定及监控系统,也不能对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圆周和轴向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试验,不能真实反映湿式多片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为了满足对湿式离合器在模拟工况条件下,摩擦钢片轴向和周向温度分布情况的测试需要,本专利采用了温度可控、润滑流量可调的液压泵站系统,设计了测试摩擦钢片温度分布的试验装置,通过在固定的摩擦片上周向和轴向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法,实现了对离合器温度的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检测试验装置,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对湿式多片离合器模拟运行工况下,对离合器摩擦钢片周向及轴向的温度进行测量需求,为离合器的设计和控制提供验证参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的温度检测试验装置,其包括动力传动机构、试验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与试验机构的试验箱输入轴连接,并在试验箱输入轴的前端设置转速转矩传感器;所述试验机构的试验箱内部装有待试摩擦片和试验摩擦钢片;试验箱输入轴与待试摩擦片相联,试验箱的箱体与试验摩擦钢片相联,试验箱的箱体通过固联的制动力臂和固定的力传感器连接;在试验箱输入轴上待试摩擦片前端设置有液压加压机构,在试验摩擦钢片末端设置有轴向压力传感器,液压力作用于待试摩擦片,并传递到轴向压力传感器; 在每一片试验摩擦钢片的周向均勻布置有温度传感器;在试验箱上设置有油压入口管接头,其向内连通液压加压机构,向外连接液压系统,在试验箱上分别设置冷却润滑油进油口管接头和冷却润滑油出油口管接头,它们向内连通试验摩擦钢片和待试摩擦片,向外分别连接液压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线和信号线分别与动力传动机构以及上述各种传感器连接;所述试验机构的液压加压机构包括活塞轴,活塞,轴向尺寸调整环,轴向力传力环,蝶形弹簧,弹簧垫圈,内六角螺栓和压盖。所述试验机构由试验箱体、活塞轴、端盖和试验箱盖共同构成相对封闭的试验腔,并进行密封;试验箱体一端连接活塞轴,活塞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支撑在试验箱输入轴上,试验箱体的另一端与试验箱盖连接,试验箱盖)通过角接触球轴承支撑在试验箱输入轴上,角接触球轴承通过弹性挡圈、弹性轴挡圈、端盖、 试验箱盖进行轴向定位;活塞支撑在活塞轴上,并进行密封;在活塞一端试验箱输入轴上依次安装有轴向锁紧螺母、压盖、蝶形弹簧、摩擦片安装轮毂,轴向锁紧螺母将压盖、蝶形弹簧、摩擦片安装轮毂轴向定位,在蝶形弹簧、压盖的作用下,将活塞推向左边;摩擦片安装轮毂通过花键装在试验箱输入轴上,待试摩擦片连接在摩擦片安装轮毂上;离合器外毂固定在试验箱体上,试验摩擦钢片安装在离合器外毂上;试验摩擦钢片和待试摩擦片通过轴向尺寸调整环、轴向力传力环与轴向压力传感器贴合;在试验箱上的油压入口管接头连通液压加压机构的活塞前端的空间;所述轴向压力传感器3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系统。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电磁离合器,转动惯量飞轮组和转速及转矩传感器;其中变频电机与电磁离合器相联,电磁离合器与转动惯量飞轮组相连,惯性飞轮组通过转速转矩传感器与试验箱输入轴相连。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泵出油口油路,安全溢流阀油路,比例阀压力控制油路,蓄能器油路,湿式多片离合器压力油路,湿式多片离合器润滑回油路,压力表,湿式多片离合器润滑油路,油泵吸油口油路,油泵回油路,比例电磁阀,安全溢流阀,调速阀,油压压力传感器,保温油箱,蝶阀,吸油过滤器,耐温齿轮泵,精过滤器,油泵电机,蓄能器截止阀,蓄能器, 流量计和油泵电机联轴器;所述保温油箱通过油泵吸油口油路连接耐温齿轮泵;所述油泵电机通过油泵电机联轴器连接驱动耐温齿轮泵,将保温油箱中的油通过油泵吸油口油路, 蝶阀,吸油过滤器吸入耐温齿轮泵;所述耐温齿轮泵的出口端接油泵出油口油路,并在油路上连接压力表、精过滤器和油压压力传感器,并通过油泵出油口油路后,分成安全溢流阀油路、比例阀压力控制油路、蓄能器油路和湿式多片离合器压力油路;安全溢流阀油路上串接有安全溢流阀,并和比例阀压力控制油路上串接的比例电磁阀汇合,通过油泵回油路回保温油箱;蓄能器油路通过蓄能器截止阀接蓄能器;湿式多片离合器压力油路直接与试验箱的油压入口管接头连接,湿式多片离合器压力油路还并联有湿式多片离合器润滑油路,湿式多片离合器润滑油路通过调速阀、流量计接试验箱的冷却润滑油进油口管接头,在湿式多片离合器润滑油路上还接有压力表,油温温度传感器;试验箱的回油通过冷却润滑油出油口管接头经湿式多片离合器润滑回油路汇入油泵回油路,最终流回保温油箱。所述控制系统分为上位机,下位机实时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三个部分,其中显示器,主机构成上位机部分;下位机实时控制器主要由DDR2 RAM、实时控制器构成,上位机、下位机实时控制器之间通过网线连接;多功能采集卡、COM 口、AO及DIO卡、接线盒、变频器、 信号调理电路和放大器构成输入输出模块;所述各传感器的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接线盒、多功能采集卡采入实时控制器;变频电机通过变频器、COM 口与实时控制器发生信息及控制指令交互;实时控制器通过A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检测试验装置,其包括动力传动机构、试验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与试验机构的试验箱输入轴(108)连接,并在试验箱输入轴(108)的前端设置转速转矩传感器(107);所述试验机构的试验箱内部装有待试摩擦片(201)和试验摩擦钢片(202);试验箱输入轴(108)与待试摩擦片(201)相联,试验箱的箱体与试验摩擦钢片(202)相联,试验箱体(109)通过固联的制动力臂(110)与固定的力传感器(111)连接;在试验箱输入轴(108)上待试摩擦片(201)前端设置有液压加压机构,在试验摩擦钢片(202)末端设置有轴向压力传感器(318),液压力作用于待试摩擦片(201),并传递到轴向压力传感器(318);在每一片试验摩擦钢片(202)的周向均匀布置有温度传感器;在试验箱上设置有油压入口管接头(308),其向内连通液压加压机构,向外连接液压系统,在试验箱上分别设置冷却润滑油进油口管接头(322)和冷却润滑油出油口管接头(324),它们向内连通试验摩擦钢片(202)和待试摩擦片(201),向外分别连接液压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线和信号线分别与动力传动机构以及上述各种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联,丁建林,陈小红,陆通,左利静,张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蓝黛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