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6998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微生物杀虫剂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农药和废水资源化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以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为主要营养原料生产Bt杀虫剂,生产工艺包括:(1)甘薯淀粉废水培养基的配制;(2)液体种子制备;(3)液态发酵;(4)后处理制备所需剂型。该工艺不仅可以低成本地生产环境友好的Bt微生物杀虫剂;而且为高效处理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废水找到有效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减少污染物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农药和废水资源化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总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亿吨以上,占全世界的80%。在全国的农作物主产中,红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位。甘薯种植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甘薯抗灾力强,耐旱,耐贫瘠,丘陵山区也能种植,在其他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甘薯营养价值很高,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出来的“最佳食品”之一,许多专家认为, 甘薯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时,甘薯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甘薯易腐烂,不宜长期存放。甘薯的深加工,可以解决因贮存鲜薯不当而导致大量烂薯的现象,甘薯精制淀粉经过不同深度的加工,可生产出数百种有价值的产品,增值 10-30倍左右。但是,目前的加工工艺,每生产1吨甘薯淀粉大约产出10吨左右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的COD值高达10000mg/L以上,其中淀粉分离后的甘薯细胞液中有机物含量最高,COD可达20000mg/L以上,主要含有溶解性淀粉、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及少量的油脂, 处理不当,极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发黑发臭。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微生物杀虫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为主要培养基原料进行液态发酵生产Bt杀虫剂,包括如下步骤:1、甘薯淀粉废水培养基的配制:在高浓度甘薯淀粉废水中添加豆饼粉0.2%-1.2%,酵母粉0.2%-1.2%,搅拌均匀,于115-126℃灭菌10-35分钟;2、液体种子制备:向装有甘薯淀粉废水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接种斜面保藏的Bt菌株,于25-37℃,120-200转/分振荡培养24-48小时,得到1级液体种子;向装有甘薯淀粉废水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接种体积比为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辉韩庆莉徐圣君庄国强杨建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