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提取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的微生物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79200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提取大豆油脂和蛋白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包括:(1)大豆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大豆粉与KH2PO4等配制成液体培养基;(3)豆粉液体培养基灭菌;(4)将活化后的微生物菌种接入到步骤(3)中进行发酵;(5)发酵产物离心,分别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乳状液破乳,获得游离油;(6)调节水解液pH值,离心后用水清洗沉淀,再离心,将沉淀用水溶解后调节pH值,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总油、总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兼顾游离油得率指标,确定豆粉发酵提取油脂最佳条件及破乳最佳条件,使原料中的油脂实际得率达到80%以上,蛋白得率达到80%以上。所得蛋白无苦味,蛋白中含盐量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挤压膨化预处理后的大豆经微生物发酵同时提取油脂和蛋白的方法,属于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的提取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大豆油脂制取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溶剂浸出法,另一种是机械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出油率较高,粕中残油率低(< 1 %,干基),但是溶剂会有一些残留, 对人体有着较大伤害,而且湿粕在高温脱溶过程中蛋白变性严重,有机溶剂的使用增加了工艺的繁琐性,设备投资大,能耗大,降低生产的安全性,造成环境污染。压榨法制油,油、饼质量差,豆粕中残油率高(5% 7%,干基);粕中蛋白变性严重,只能用作肥料,造成大量优质植物蛋白浪费。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把生物技术(酶)应用于油脂以探求更科学、健康、安全的提取方法。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水酶法技术不仅可以克服常规制油工艺在经济、环境、安全等多方面的弊端,且在提取油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回收油料中其他营养物质,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水酶法提取研究逐步成为当前国内外食品工业的热点,水酶法提取技术是利用油料同时得到油脂和蛋白最理想方法,但也是研究难度较大的工艺方法,特别是低含油量的油料,最典型的是大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提取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大豆粉与KH2PO4配制成液体培养基;(3)豆粉液体培养基灭菌;(4)将活化后的微生物菌种接入到步骤(3)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5)将发酵产物离心,分别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将乳状液破乳,获得游离油;(6)调节水解液pH值,离心,用水清洗沉淀后再离心,将沉淀用水溶解后调节pH值,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获得大豆分离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8.11 CN 201010250617.01.一种同时提取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大豆粉与KH2PO4配制成液体培养基;(3)豆粉液体培养基灭菌;(4) 将活化后的微生物菌种接入到步骤(3)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5)将发酵产物离心,分别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将乳状液破乳,获得游离油;(6)调节水解液pH值, 离心,用水清洗沉淀后再离心,将沉淀用水溶解后调节PH值,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获得大豆分离蛋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大豆预处理的方式是挤压膨化、超声波或磨碎。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灭菌为采用 80-105°C灭菌15-30分钟;优选为80°C灭菌30分钟。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大豆粉4-10% ,KH2PO4O. 075-0. 12%,吐温80 0. 1_1%,余量为去离子水,PH值为6. 9-10 ;优选的,液体培养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连洲吴海波朱秀清李扬赵英张平吴海涛许晶张清春邢常瑞吴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