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79007 阅读:6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基体树脂28~70,增粘树脂20~46,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0~25,抗氧化剂0.5~2;基体树脂由重量百分比为20~5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和重量百分比为50~80的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组成。采用混炼的方法,将原料在捏合机中混炼。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和方法得到的低温热熔胶脆化温度低、粘接性能好、密封性能好且性能稳定,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金属管道补口防腐领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化生产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熔胶粘剂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热熔胶由于无溶剂、无污染、固化速度快、工艺性能好而有“绿色”胶粘剂之称,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管道补口防腐领域。随着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但要求热熔胶具备良好的粘接性能,而且还要求热熔胶在低温环境中具有高可靠性及良好的现场施工性能。传统管道防腐热熔胶常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为基体材料制备, EVA树脂因为在常温状态下具有优异粘接性能和合适的流动性常被作为基体材料用于热熔胶。在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0395301A、CN101659841A和CN101705061A中EVA树脂作为基体材料设计。但是,EVA树脂在低温状态下(-10°C以下)其粘接性能迅速下降,并且其脆化温度按GB/T23257-2009《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标准测试高于-10°C,不满足标准规定的低于-15°C的要求。在高温状态下(60°C及以上)失去稳定性,使其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不能满足管道防腐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以满足低温工作环境对热熔胶的要求,即脆化温度低、低温环境中具有高可靠性及良好的现场施工性能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热熔胶由基体树脂、增粘树脂、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及抗氧化剂组成,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基体树脂观 70增粘树脂2(Γ46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Γ25抗氧化剂0.5 2。所述基体树脂由重量百分比为2(Γ5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和重量百分比为 50^80的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组成。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玻璃化转移温度低于-30°C,其熔融指数为 3 30g/10mino进一步地,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玻璃转化温度为低于_50°C,其熔融指数为 10 30g/10min。所述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或者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其维卡软化点为35 69°C,其熔融指数为3 50g/10min。进一步地,所述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或者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其维卡软化点小于40°C,其熔融指数为3(T45 g/lOmin。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酚树脂,或者萜烯树脂、松香树脂、石油树脂中的一种,其环球软化点为65 120°C。进一步地,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酚树脂,或者萜烯树脂、松香树脂、石油树脂中的一种,其环球软化点为9(T120°C。所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为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接枝率为 0. 5 2%,其熔融指数为3 50g/10min。所述抗氧化剂为四季戊四醇酯。本专利技术低温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基体树脂、增粘树脂、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抗氧化剂; 第二步,将基体树脂、增粘树脂及抗氧化剂加入捏合机,在捏合机升温至15(T20(TC,保持温度恒定,搅拌15、5min ;之后加入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15、5min ; 第三步,将已混炼完毕的热熔胶制成胶片或颗粒,即是本专利技术低温热熔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一般物性,耐热、耐寒性优异,使用范围宽广,特别是耐寒性特性、其玻璃转化温度可达到-50°C。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是非极性物质,与具有极性的树脂相容,且其密度小于0. 9,具有成本优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增粘树脂为萜烯酚树脂,或者萜烯树脂、松香树脂、石油树脂中的一种,优选萜烯酚树脂,或者萜烯树脂,更优选萜烯酚树脂,萜烯酚树脂由松节油或α -菔烯和苯酚经催化聚合而成,极性高,在本专利技术中比其它树脂具有更强的增粘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是本专利技术热熔胶中的功能性聚合物为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结晶性和流动性,且与多种塑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加工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其中的马来酸酐在钢管道防腐施工时可促进环氧树脂低漆的固化反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与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为基体树脂,制备低温热熔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本专利技术配方及方法制备出的低温热熔胶脆化温度低于-15°C (采用GB/ T23257-2009《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标准测试),在低温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和施工性能;2、利用本专利技术配方及方法制备出的低温热熔胶粘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好且性能稳定;3、利用本专利技术配方及方法制备的低温热熔胶价格便宜,因此在金属管道补口防腐领域能得到广泛应用;4、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有效的共混制备工艺,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化生产前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验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 低温热熔胶的组份比例(重量百分比) 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35 ;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14 ;萜烯酚树脂35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15 ;抗氧化剂1。其中,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熔融指数为13g/10min,熔点为56°C,玻璃转化温度为;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其维卡软化点小于40°C、熔融指数为 35、5g/10min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维卡软化点为66°C ;萜烯酚树脂,环球软化点为9(Γ100 。制备方法按照以上配比,先取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萜烯酚树脂、抗氧化剂物料加入捏合机,在捏合机升温至150°C时,保持温度恒定, 搅拌45min,然后按比例加入乙烯-丙烯酸酯_马来酸酐共聚物,继续搅拌45min,最后将已混炼完毕的热熔胶制成胶片或颗粒,即是本专利技术低温热熔胶。实施例2 低温热熔胶的组份比例(重量百分比)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M ;萜烯酚树脂35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15 ;抗氧化剂1。其中,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熔融指数为13g/10min,熔点为56°C,玻璃转化温度为;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其维卡软化点小于40°C、熔融指数为 35、5g/10min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维卡软化点为66°C ;萜烯酚树脂,环球软化点为9(Γ100 。制备方法按照以上配比,先取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萜烯酚树脂、抗氧化剂物料加入捏合机,在捏合机升温至180°C时,保持温度恒定, 搅拌30min,然后按比例加入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继续搅拌30min,最后将已混炼完毕的热熔胶制成胶片或颗粒,即是本专利技术低温热熔胶。实施例3 低温热熔胶的组份比例(重量百分比)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15 ;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34 ;萜烯酚树脂35 ;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 15 ;抗氧化剂1。其中,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熔融指数为13g/10min,熔点为56°C,玻璃转化温度为;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其维卡软化点小于40°C、熔融指数为 35、5g/10min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维卡软化点为66°C ;萜烯酚树脂,环球软化点为9(Γ100 。制备方法按照以上配比,先取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热熔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基体树脂28~70,增粘树脂20~46,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10~25,抗氧化剂0.5~2;所述基体树脂由重量百分比为20~5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和重量百分比为50~80的乙烯-丙烯酸丁酯或甲酯共聚物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宏荣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